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课程体系创新与哈佛大学的课程改革
被引量:
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首先阐述了美国哈佛大学本科核心课程的历史沿革与内涵,接着分析了课程改革历程背后所蕴涵的大学思想以及更深层的文化思想,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我国大学的课程体系创新可以从中得到的深刻启迪。
作者
王作权
机构地区
徐州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出处
《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91-93,共3页
关键词
哈佛大学
课程改革
课程体系创新
分类号
G642.3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7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192
同被引文献
47
引证文献
12
二级引证文献
55
参考文献
3
1
顾明远.
文化研究与比较教育[J]
.比较教育研究,2000(4):1-4.
被引量:87
2
赵长林,董泉增.
哈佛大学的课程改革及其启示[J]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0,21(1):112-120.
被引量:26
3
陈向明.
美国哈佛大学本科课程体系的四次改革浪潮[J]
.比较教育研究,1997(3):21-27.
被引量:85
二级参考文献
7
1
李曼丽.
哈佛核心课程述评[J]
.比较教育研究,1998(2):30-33.
被引量:49
2
彭正梅.
美国大学普通教育理论的发展[J]
.全球教育展望,1998,28(4):9-14.
被引量:8
3
陈向明.
美国哈佛大学本科课程体系的四次改革浪潮[J]
.比较教育研究,1997(3):21-27.
被引量:85
4
全国比较教育研究会.国际教育纵横-中国比较教育文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5
王承绪.比较教育学史[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
6
未勃.比较教育-名著与评论[M].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88..
7
姜文闵.哈佛大学[M].湖南教育出版社,1996..
共引文献
192
1
刘宝存,高益民.
全球化时代比较教育学科的转型[J]
.比较教育研究,2021,43(9):29-38.
被引量:10
2
宣华,郭大勇,顾佩.
学分制下学生选课管理的研究与实践[J]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5,26(S1):151-155.
被引量:20
3
邓红.
从哈佛课程改革历程观大学责任的演进[J]
.理论月刊,2008(11):153-155.
被引量:1
4
董西彩.
文化与教育本质的思考[J]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0(S1):92-97.
5
何亮.
浅论高等教育中美术教育的价值和运用[J]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学报,1999,30(5):120-122.
被引量:1
6
郭必裕.
学分制的本质及其发展趋势[J]
.教育发展研究,1998,18(S1):39-41.
被引量:11
7
吴克明.
高校专业设置滞后的多元分析[J]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7(3):91-94.
被引量:21
8
关宇霞,张桂春.
中职校选课制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
.职教论坛,2005,21(07X):29-31.
被引量:1
9
张璠 ,马慧 .
解释学视角下的比较教育目的论[J]
.教育与职业,2005(26):13-15.
被引量:1
10
杨洪.
我国比较教育研究的立足点[J]
.比较教育研究,2005,26(10):19-22.
被引量:7
同被引文献
47
1
陈树文.
哈佛大学商学院案例教学研究[J]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7(4):80-84.
被引量:71
2
刘爱玉,王岚,刘爱芬.
高校创新人才培养与课程体系改革[J]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1):76-78.
被引量:3
3
易红郡.
国外大学课程改革述要[J]
.大学教育科学,1999(2):94-97.
被引量:10
4
姜玲.
哈佛大学的讨论课制度对我国高校的启示[J]
.教育研究与实验,2009(S1):34-37.
被引量:24
5
陈向明.
美国哈佛大学本科课程体系[J]
.全球教育展望,1996,26(5):65-69.
被引量:20
6
王英杰.
大学校长与大学的改革和发展——哈佛大学的经验[J]
.比较教育研究,1993(5):1-10.
被引量:76
7
赵中建.
哈佛大学的课程选修制[J]
.高等教育研究,1987,8(2):111-114.
被引量:8
8
陈向明.
美国哈佛大学本科课程体系的四次改革浪潮[J]
.比较教育研究,1997(3):21-27.
被引量:85
9
宋丽娟,郭芳.
有关问题解决教学的研究[J]
.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26(4):31-35.
被引量:6
10
刘芳,张晓鹏.
新经济背景下我国研究型大学的课程改革[J]
.高教探索,2004(2):49-51.
被引量:8
引证文献
12
1
康思琦.
论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创新[J]
.教育与职业,2006(33):114-115.
被引量:4
2
刘青.
哈佛大学课程选修制的历史演变及其启示[J]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0(2):73-76.
被引量:8
3
庄佩芬.
国际经济与贸易本科课程体系改革探讨[J]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10(2):92-94.
被引量:15
4
李玉鑑,常宝英.
浅谈哈佛大学的教育模式及其启示[J]
.高教论坛,2008(1):71-74.
被引量:4
5
杨敬娟.
美国大学课程历史发展、特色及启示[J]
.航海教育研究,2008,25(2):33-35.
被引量:8
6
李才,任立群,于晓艳,石艳,李相军.
建立“疾病模型与实验病理学”特色课程,培养创新型药学人才[J]
.长春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27(4):130-132.
被引量:3
7
刘如俊.
哈佛大学的办学理念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启示[J]
.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0(4):97-98.
8
余园媛.
开设“疾病模型”新型病理实验教学,培养创新型医药学人才[J]
.重庆医学,2010,39(18):2449-2450.
9
韩翠萍,王静.
加强大学选修课教学与管理的思考[J]
.太原大学学报,2010,11(4):87-89.
被引量:1
10
李晶,杜锋,高艺,曾丽娜.
“问题式”教学模式在过程控制专业课程教学改革中的应用[J]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5(5):179-180.
被引量:6
二级引证文献
55
1
王丽,陶红,王彬.
高职农业类化学课程建设与改革[J]
.教育研究与实验,2009(S1):167-170.
被引量:1
2
石毅,王浩天,周余来,王毅,杨晓虹,颜炜群,丛登立,徐丽梅.
突出生物工程(医学)专业特色,培养学生创新能力[J]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3(9):163-164.
3
黄若君.
以就业创业为导向实施课程体系改革的研究[J]
.沿海企业与科技,2007(12):47-50.
被引量:1
4
葛韵英.
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课程体系改革[J]
.卫生职业教育,2008,26(7):9-11.
被引量:3
5
林金书.
高职农林类专业化学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
.中国林业教育,2008,26(5):67-69.
被引量:3
6
付泳,王峥嵘.
国贸专业教学体系的重构与发展[J]
.发展,2008(12):124-125.
被引量:1
7
韩莹.
浅谈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要素及启示[J]
.科教文汇,2009(1):112-112.
被引量:2
8
李玉.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体系设计研究[J]
.商业经济,2010(3):111-112.
被引量:16
9
汤勇,孙倩.
基于AHP的地方高校选修课程设置方案评价[J]
.宜春学院学报,2010,32(4):163-165.
10
罗俊霞,金泽虎.
应用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建设——以铜陵学院为例[J]
.铜陵学院学报,2010,9(4):104-105.
被引量:3
1
张晓颖.
应用型新建本科院校对外汉语专业课程体系创新探析[J]
.企业导报,2011(10):241-241.
2
王志卫.
体育学科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创新模式研究[J]
.科技信息,2009(36):183-184.
3
曾青云,何健生.
论新时期成人高教课程体系创新[J]
.中国成人教育,2003(5):64-65.
被引量:1
4
胡忠玲.
浅谈如何在当前教育体制下培养创新性人才[J]
.教育教学论坛,2012(21):281-282.
被引量:1
5
刘桂宇.
关于高等艺术院校“形势与政策”课程体系创新的思考——以广西艺术学院“形势与政策”课程教改为例[J]
.科教导刊,2016(8Z):89-90.
被引量:2
6
金戈.
浅谈高职英语课程体系创新[J]
.赤子,2015(1):122-122.
7
李国霞.
小学生阅读联姻于习作的思考[J]
.赤峰学院学报(作文教学研究),2016,0(1):94-95.
8
周淑玲.
“三美”教学提升学生古诗审美水平[J]
.学周刊(上旬),2010(6):207-207.
9
潘世流.
贴近生活是作文教学的第一要素[J]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2010(4):46-47.
被引量:3
10
李波.
地方高校课程体系创新要突出应用性[J]
.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10,32(4):33-36.
被引量:1
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
2003年 第9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