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劳动非商品论”批判——劳动商品性质问题讨论集之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劳动能不能作为商品?有的学者说劳动能作为商品,但是很多学者都反对这种观点。马克思得出了劳动不是商品的结论,学者们说劳动不能作为商品就都是从马克思的结论出发的。但是学者们基本都误解了马克思。劳动在资本主义社会没有作为商品,马克思从资本主义现实出发得出劳动不是商品的结论是正确的,但是教条式地把它运用到社会主义现实就是不正确的了。
作者
关柏春
机构地区
吉林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出处
《社会科学论坛》
2011年第11期19-32,共14页
Tribune of Social Sciences
关键词
劳动
商品
资本主义
社会主义.
分类号
F014.2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9
参考文献
10
共引文献
19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10
1
何炼成.关于劳动力商品或劳动商品的问题——答关柏春的“批判”[J]社会科学评论,2006(04).
2
黄正山.
劳动力的特性和劳动的商品属性[J]
.学术探索,2003(S1):40-42.
被引量:6
3
王建民.
论活劳动商品[J]
.文史哲,2001(3):90-99.
被引量:9
4
缪国亮.
如何科学运用“劳动力商品”和“劳动商品”概念?——兼评郑志国的“价值增殖规律”[J]
.岭南学刊,1999(2):68-71.
被引量:4
5
关柏春.破解循环论证之谜[J]学术月刊,1992(12).
6
曾瑞全.
社会主义劳动商品论能成立吗——与关柏春同志商榷[J]
.学术月刊,1990,22(8):50-53.
被引量:8
7
林子力.
劳动商品化、财产社会化和市场机制的生成——价格改革理论和战略探讨[J]
.经济研究,1988,23(9):3-12.
被引量:8
8
张淑兰.
活劳动不是商品 劳动力是商品——与赵履宽、杨体仁同志商榷[J]
.理论探讨,1987(2):78-81.
被引量:4
9
郭念唐.
略论活劳动不能成为商品[J]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10(1).
被引量:4
10
KARL MARX.CAPITAL. . 1959
二级参考文献
9
1
冯子标,牛仁亮.
简论服务劳动创造价值[J]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1985,5(4):20-22.
被引量:1
2
陈志标.
国民收入范畴的重新考察——兼论“国民生产总值”指标的理论依据[J]
.经济研究,1981,16(4):39-46.
被引量:4
3
林子力.
劳动商品化、财产社会化和市场机制的生成——价格改革理论和战略探讨[J]
.经济研究,1988,23(9):3-12.
被引量:8
4
于光远.
在社会生产成果的统计中应不应该包括劳务[J]
.经济研究,1983,18(7):24-37.
被引量:4
5
方民生.
论劳务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作用[J]
.经济研究,1982,17(5):36-42.
被引量:2
6
于光远.
社会主义制度下的生产劳动与非生产劳动[J]
.中国经济问题,1981(1):1-8.
被引量:43
7
周其仁.
市场里的企业:一个人力资本与非人力资本的特别合约[J]
.经济研究,1996,31(6):71-79.
被引量:2178
8
宋则行.
服务部门劳动也创造价值[J]
.经济学家,1996(6):75-79.
被引量:3
9
陆立军.
略论劳务生产——学习《资本论》札记[J]
.江海学刊,1982(2):26-30.
被引量:2
共引文献
19
1
关柏春.
再论“劳动价值论”的时代意义——从“劳动价值”到“劳动没有价值”再到“劳动具有价值”[J]
.《资本论》研究,2022(1):104-124.
2
关柏春.
澄清某些学者对马克思《资本论》一个论点的误解:究竟是归谬反驳,还是偷换概念?——兼与林子力、黄正山、朱富强、秦凤白等学者商榷[J]
.《资本论》研究,2021(1):184-211.
3
关柏春.
纠正对马克思一个观点的误解[J]
.岭南学刊,2005(1):60-64.
4
陈志新,潘建林.
劳动力品牌内涵及其特性——由“衢州保姆”引发的思考[J]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4(4):80-82.
被引量:3
5
王建民.
马克思为什么要“舍象”非物质生产劳动[J]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2(6):49-51.
被引量:2
6
王建民.
论活劳动商品[J]
.文史哲,2001(3):90-99.
被引量:9
7
张福军.
应科学运用马克思的工资和利息理论——兼与关柏春等有关观点的商榷[J]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07(3):88-91.
被引量:1
8
关柏春.
当代社会工资问题新探[J]
.当代财经,2009(9):8-19.
9
关柏春.
对社会主义经济学家劳动商品观点的论评——劳动商品性质问题讨论集之六[J]
.社会科学论坛,2012(3):41-62.
10
关柏春.
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现代化(大纲)[J]
.社会科学战线,2012(8):43-48.
1
袁晓刚.
浅谈会计信息的“商品论”[J]
.科技信息,2008(13):295-295.
2
刘英,沈占波.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劳动力商品性质的探讨[J]
.南开经济研究,1996(2):45-48.
3
王京学.
浅析社会主义劳动力商品与劳动力市场[J]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1994,21(1):64-65.
4
冯可.
试议会计师事务所的属性[J]
.中国注册会计师,2000(6):16-17.
被引量:1
5
王瑞华,剂树勤.
劳动力商品化刍议[J]
.理论研究,1994(6):28-29.
6
卢宏定.
论企业无形资产的商品性质[J]
.经济改革,1998(1):40-43.
7
顾剑明.
关于劳动力在我国是否具有商品性质的一点想法[J]
.河北财经学院学报,1986,7(4):13-14.
8
刘兆峰.
社会主义劳动力商品论[J]
.山西财经学院学报,1992,20(2):12-15.
9
张炳申.
劳动力商品性质再认识[J]
.南方经济,1994,23(4):9-11.
10
张大义,高万林.
开拓住宅市场是发展房地产业的关键[J]
.学术交流,1996(1):52-55.
社会科学论坛
2011年 第1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