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被引量:
3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校企合作培养人才已成为我国高职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基本方向。然而不可否认的是,目前我国的校企合作还处于很不成熟的阶段,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文章从办学体制、法律法规等方面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以不断提高职院校企合作办学的成效。
作者
袁卫国
机构地区
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党委
出处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3期25-26,共2页
Education and Vocation
关键词
高职院校
校企合作
分类号
G718.5 [文化科学—职业技术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34
引证文献
33
二级引证文献
84
同被引文献
134
1
杨永青.
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立法保障研究[J]
.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7(3):93-97.
被引量:10
2
江玲.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困境与前途[J]
.江苏社会科学,2010(S1):142-145.
被引量:32
3
高彬.
厂商理论的新发展:中间层厂商理论——兼评斯普尔伯《市场的微观结构》一书[J]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2(2):16-17.
被引量:3
4
李明,马江.
基于中间层理论的厂商定价行为研究[J]
.财经科学,2005(3):89-93.
被引量:3
5
刘志选,刘连新.
试论我国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的先天不足[J]
.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7(2):34-37.
被引量:1
6
黄秋明,肖珍教.
当前高职院校教育教学质量现状调查[J]
.中国高教研究,2005(10):58-59.
被引量:36
7
庄泽,程无畏.
构建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J]
.辽宁高职学报,2005,7(6):135-136.
被引量:42
8
荣朝和.
企业的中间层理论以及中间层组织在运输市场中的作用[J]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3):1-5.
被引量:27
9
石丽敏.
国外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的分析与研究[J]
.高等农业教育,2006(12):81-84.
被引量:163
10
马丁·特罗 王香丽 等.从精英向大众高等教育转变中的问题[J].外国高等教育资料,1999,(1).
引证文献
33
1
牛士华.
高职院校深化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创新探索[J]
.北方经贸,2012(7):168-168.
被引量:3
2
马广,赵俞凌,徐婧.
高职院校校企“双主体”育人模式探究——以金华职业技术学院众泰汽车学院为例[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30(7):138-140.
被引量:25
3
朱晓红.
加快高职校企合作产学一体化发展的关键问题研究[J]
.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1(6):30-32.
被引量:1
4
杨永青.
构建体育职业院校校企、校队合作长效机制研究[J]
.体育研究与教育,2013,28(1):80-85.
被引量:3
5
李守可.
江苏沿海高职教育服务沿海开发的困境及对策[J]
.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3(1):58-61.
6
李守可.
基于沿海开发背景的南通高职院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探析[J]
.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2(1):8-12.
7
李守可.
论江苏沿海高职教育与沿海开发的互动与耦合[J]
.教育与教学研究,2013,27(6):104-107.
8
李守可.
基于江苏交通“三大三化”战略的交通职业教育现代化认知[J]
.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4(2):73-77.
9
朱有明,赵善庆.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工作质量提升对策研究[J]
.当代职业教育,2013(11):73-75.
被引量:3
10
肖健,郑炜.
我院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的现状与思考[J]
.海峡药学,2013,25(12):236-237.
二级引证文献
84
1
李露.
风景园林专业本科职业认知课程教学模式探索[J]
.中国建设教育,2023(1):85-90.
2
张思阳.
产教融合视域下旅游类高职校企合作路径选择[J]
.广西质量监督导报,2020(8):73-74.
被引量:1
3
王超,徐珂,徐树清.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双主体”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
.轻工科技,2012,28(12):122-123.
4
刘进.
以创新体制机制为抓手,深入推进校企合作——以四川职业技术学院“321”工程建设为例[J]
.职业时空,2012,8(12):6-8.
被引量:1
5
王美娥.
高职涉外酒店管理专业育人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3,29(2):88-90.
被引量:6
6
刘虔铖,李震.
校企“双主体”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以医疗器械质量管理与检测专业为例[J]
.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3,27(2):239-242.
被引量:4
7
鲁宛生,王林景,王林生.
基于校企“双主体”计算机专业育人模式的探索[J]
.软件工程师,2013(8):50-51.
被引量:1
8
翁幼珍.
高职校企“双主体”合作育人策略探索[J]
.产业与科技论坛,2013,12(22):143-144.
被引量:1
9
石巨文,徐培江.
兵团职业院校人才培养问题探析[J]
.时代经贸,2014,12(4):142-143.
10
王林生,王风燕,韩冰.
依托校企双主体,深入推进SMT工艺与生产课程教学改革[J]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13(2):43-46.
被引量:2
1
胡大威.
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校企深度合作办学长效机制的思考[J]
.职教通讯,2011(16):65-67.
被引量:3
2
罗丹桂.
论新时期高职院校高素质技能人才的培养[J]
.文史博览(理论),2007(9):54-55.
3
明廷华.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
.价值工程,2012,31(19):245-245.
被引量:3
4
戴前虎.
“以就业为先导”理念在高职院校中的应用[J]
.当代教育论坛(管理版),2010(4):118-119.
被引量:2
5
秦都雍,孙丽华.
转变教育观念是高职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先导[J]
.新乡学院学报,1999,20(2):73-75.
被引量:1
6
谭辉平.
高职院校工学结合培养高技能人才的保障机制研究[J]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0(4):62-64.
被引量:3
7
甘悦宁.
试论中职语文教学的教法与创新[J]
.商情,2012(42):107-107.
被引量:2
8
王鹏.
高职校企合作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J]
.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5(5):20-22.
被引量:6
9
张颖.
终身教育理念下的高职教育改革与发展[J]
.现代企业教育,2012,0(7S):7-8.
被引量:2
10
熊启琴.
试析素质教育与高职教育改革[J]
.韶关学院学报,2001,22(5):111-114.
被引量:1
教育与职业
2011年 第3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