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中医药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优势探讨
被引量:
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探讨了中医药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理论,从辨证施治和针灸疗法两方面综述了中医药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研究进展,认为中医药能体现出生理-心理-社会相结合的医疗模式,显示出其特有的优势。
作者
唐红梅
白雪
机构地区
泸州医学院附属中医院
出处
《中医药导报》
2011年第10期90-92,共3页
Guiding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Pharmacy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中医药治疗
分类号
R255.2 [医药卫生—中医内科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21
参考文献
20
共引文献
161
同被引文献
137
引证文献
11
二级引证文献
139
参考文献
20
1
祝美珍,王琳.
缺血性中风的证治研究概述[J]
.广西中医药,2010,33(3):3-5.
被引量:4
2
史爱菊.
中医辨证论治脑出血脑水肿324例临床观察[J]
.山西中医学院学报,2004,5(4):29-30.
被引量:3
3
李晓陵,石伟林,王嘉彦.
CT诊断观察活血化瘀法治疗缺血性脑中风44例[J]
.中国中医药科技,2002,9(4):243-244.
被引量:1
4
刘善京,吴学芳.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脑梗塞疗效观察[J]
.辽宁中医杂志,2003,30(8):658-659.
被引量:5
5
周小华,李振光,刘绪银.
活血通脑汤加减治疗缺血性中风急性期84例临床观察[J]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08,3(3):154-156.
被引量:13
6
卢灿辉,王烈泉,林汉平,林武,郑纯水,卢永兵.
益气活血通络汤治疗急性脑梗死83例临床观察[J]
.中国中医药科技,2006,13(1):46-47.
被引量:15
7
庞继梅,廖九光,张为民.
中西医结合治疗中风后抑郁症疗效观察[J]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4(7):499-501.
被引量:4
8
谭爱玲,吕端.
养阴柔肝通络法治疗缺血性中风后痉挛30例临床观察[J]
.江苏中医药,2006,27(8):24-25.
被引量:10
9
李敬道,宣雅波,刘慧林.
辨证使用中药注射剂治疗急性期脑梗塞的临床研究[J]
.北京中医药,2009,28(11):877-879.
被引量:6
10
陈志明.
中医治疗缺血性中风的临床体会[J]
.医学信息(下旬刊),2010,23(4):151-152.
被引量:2
二级参考文献
121
1
范金茹.
王行宽教授对缺血中风的论述与临证经验撷菁[J]
.中华中医药学刊,2002,24(11):9-10.
被引量:10
2
陈玉其.
针灸治疗脑梗塞近况[J]
.针灸临床杂志,2003,19(12):46-47.
被引量:4
3
张立山,戴雁彦,武维屏.
毒损肺络与SARS[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3,9(12):18-19.
被引量:3
4
陈坚,张素平,王慕真,梁瑞华.
醒脑静对急性脑梗塞患者血浆内皮素和一氧化氮含量的影响[J]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4,10(20):11-13.
被引量:13
5
赵英霖,王爱丽.
急性脑梗死中医治疗现状的思考[J]
.上海中医药杂志,2005,39(2):8-9.
被引量:19
6
张琦,田金英,张弛.
脉络宁治疗缺血性中风恢复期90例[J]
.陕西中医,2005,26(2):149-149.
被引量:2
7
高纪理,王志杰,张明远,王俊生,陈九伦.
水蛭对血小板聚集率升高的心脑血管病的治疗作用[J]
.中医杂志,1993,34(5):261-261.
被引量:58
8
张勇,刘玲,王海燕,田代志,孔明望.
涤痰汤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神经保护作用[J]
.湖北中医杂志,2005,27(3):6-8.
被引量:20
9
赵钦波.
分期辨治急性脑梗塞42例临床小结[J]
.新中医,1994,26(7):40-41.
被引量:5
10
高利.
从清开灵注射液的不良反应谈辨证使用中药注射剂[J]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05,12(2):116-116.
被引量:22
共引文献
161
1
迟显苏,魏竞竞,刘红喜,刘悦,郭春莉,张允岭,梁晓.
基于“治未病”理论从瘀毒微观指标探讨缺血性脑卒中的防治[J]
.上海中医药杂志,2022,56(9):43-47.
被引量:4
2
王金桥.
200例缺血性中风的中医治疗效果观察[J]
.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2014,0(32):299-299.
被引量:1
3
黄伶俐.
活血通络汤治疗急性缺血性脑梗死后遗症的临床体会[J]
.世界临床医学,2017,11(8):159-159.
被引量:3
4
范文辉,范文迁,杨晨.
活血通脑汤加减治疗缺血性中风急性期80例临床效果观察[J]
.今日健康,2016,15(11):130-131.
5
朱衡.
益气活血通络汤治疗气虚血瘀型急性脑梗死51例[J]
.福建中医药,2013,44(3):29-30.
被引量:7
6
卢灿辉,卢友详,卢锋,吴春洪,卢永兵.
疏血通注射液在心脑血管疾病应用体会[J]
.中国中医急症,2007,16(2):241-242.
7
丁文静.
脑梗塞的中医研究概况[J]
.黑龙江中医药,2007,36(2):59-61.
被引量:10
8
黄丽,涂丽,高铁祥.
益气法与化瘀法对脑梗死大鼠脑组织VEGF蛋白表达影响的实验研究[J]
.中国中医药科技,2007,14(4):229-230.
被引量:3
9
侯丽,郭海英.
中医综合康复法治疗脑卒中偏瘫痉挛状态的临床研究进展[J]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8,23(3):283-285.
被引量:22
10
王涛,杨光福,孙金兰.
中西医结合分期分型辨证治疗脑梗死研究进展[J]
.河北职工医学院学报,2008,25(2):79-81.
被引量:5
同被引文献
137
1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撰写组.
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0[J]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2010,2(4):50-59.
被引量:1878
2
蔡华英,胡兴越.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评价和处理[J]
.浙江医学教育,2002,1(0):50-54.
被引量:1
3
林建雄,冯晔,陈建霖,张寓智,林鑫烈,李科宏,马成珉,张禾坤.
中风病急性期中医证候分布分析[J]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4,27(4):83-85.
被引量:37
4
余梦瑶,罗霞,陈东辉,赵弋清,邹游,杨志荣,张杰.
鸡血藤煎剂对小鼠细胞分泌细胞因子的影响[J]
.中国药学杂志,2005,40(1):27-30.
被引量:14
5
黄强民,张雄文,王俊,刘燕,张峻云.
腰臀肌筋膜触发点疼痛和其下肢牵涉痛的诊断与治疗[J]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5,20(3):193-195.
被引量:18
6
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J]
.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9-380.
被引量:33091
7
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1995)[J]
.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81-383.
被引量:15780
8
李宝栋,王志勇,闫瑞萍,杨京花,刘国华.
芪参还五胶囊对大鼠缺血脑组织超微结构的影响[J]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2006,28(6):346-349.
被引量:3
9
马斌,高颖.
中风病恢复期证候要素的研究[J]
.江苏中医药,2007,39(1):27-29.
被引量:39
10
郭建队,杨秀清.
醒脑通络片对气虚血瘀型脑缺血再灌注大鼠作用的实验研究[J]
.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07,30(1):46-48.
被引量:3
引证文献
11
1
李琦,吕静,杨妹琴,陈朝琴,余刚.
丁苯酞联合血栓通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的效果[J]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2014,34(6):107-109.
被引量:43
2
周赛男,蔺晓源,易健,郭乐,刘莉,郭纯,刘柏炎,蔡光先.
补阳还五汤对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及细胞形态的影响[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3,19(2):251-254.
被引量:45
3
宋蕾,王慧莉,宋世雄.
补阳还五汤加味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TGF-β_1、VEGF的影响[J]
.中医药导报,2013,19(2):38-39.
被引量:12
4
龙佳佳,庄小强,谭树生,言丽燕.
针刺肌筋膜触发点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痉挛的效果[J]
.中国医药导报,2013,10(17):113-115.
被引量:10
5
江颖.
活血化瘀法治疗缺血性卒中的研究进展[J]
.中国地方病防治,2014,29(B08):367-367.
6
江颖,方兴,张永全.
活血化瘀法治疗缺血性卒中的研究进展[J]
.世界中医药,2016,11(5):936-940.
被引量:15
7
赵健.
中医药治疗脑卒中进展[J]
.内蒙古中医药,2017,36(7):121-122.
被引量:1
8
杨云芳,白雪,杨思进,黄江,唐红梅.
针灸对脑梗死急性期临床疗效的影响[J]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7,1(4):210-211.
被引量:4
9
杨云芳,白雪,杨思进,江云东,黄江,唐红梅.
中医非药物治疗脑梗死急性期的临床研究[J]
.中国中医急症,2018,27(1):64-65.
被引量:6
10
谢清,周德生.
周德生教授应用鸡血藤治疗缺血中风的临床经验[J]
.中医临床研究,2019,11(17):60-62.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
139
1
周海春,周艳敏.
中医治疗脑梗死急性期重症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J]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21,29(S01):231-233.
被引量:1
2
李鑫璐,吴桐,王健.
补阳还五汤治疗卒中后偏瘫的研究进展[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0(82):65-66.
被引量:1
3
牛雯颖,毕悦,张玉昆,肖洪彬,冯月男,敖鹏,赵永厚,卞敬琦.
补阳还五汤适应证研究进展[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21,23(8):29-33.
被引量:42
4
李晓琼,林荣清,杨璧璘,卢健锋,胡跃强.
中医药治疗缺血性中风研究新进展[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9,0(11):145-147.
被引量:27
5
杨敏.
血栓通联合丁苯酞治疗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颅内动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20,0(5):19-20.
被引量:3
6
李应宏.
补阳还五汤配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48例[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3,19(13):304-307.
被引量:20
7
陆勤康,张军涛,赵娜,忻双华,董飞,査桂平,赖晓明.
补阳还五汤联合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视功能减退[J]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37(10):1160-1164.
被引量:12
8
马继红.
补阳还五汤加减配合针灸推拿治疗脑中风后遗症56例[J]
.光明中医,2013,28(12):2595-2596.
被引量:20
9
黎胜驹,李爱民.
补阳还五汤合六味地黄汤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恢复期临床证候的影响[J]
.中国医药科学,2014,4(5):102-104.
被引量:5
10
赵光恒,张芳,刘仁斌.
补阳还五汤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及同型半胱氨酸的影响[J]
.河北中医,2014,36(4):544-546.
被引量:5
1
王建春,陈惠.
胃食管反流病的中医药治疗进展与优势探讨[J]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11(5):737-740.
被引量:20
2
仝选甫.
中医治疗原发性肝癌优势探讨[J]
.中国民间疗法,1997,5(3):6-6.
被引量:1
3
王庆苗,李旭萍,马鸿斌,陈玉.
中医药防治肾性蛋白尿的优势探讨[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0,8(20):1-2.
被引量:2
4
文平,周宜.
中西医结合治疗抑郁症优势探讨[J]
.山东中医杂志,2015,0(12):903-906.
被引量:12
5
刘包欣子,邹玺,周锦勇,王瑞平.
中医药在肿瘤化疗呕吐中的优势之刍议[J]
.时珍国医国药,2012,23(11):2835-2836.
被引量:27
6
刘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中西医治疗优势探讨[J]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中医临床版),2006,13(2):38-40.
被引量:10
7
王幼立.
中医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优势探讨[J]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09,11(17):151-151.
8
李姿慧,蔡荣林,王键.
针药结合治疗痹证优势探讨[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9(5):64-65.
被引量:3
9
张庚,熊英.
中医药在心血管疾病防治中的临床特色优势探讨[J]
.现代养生,2015,0(12):236-236.
10
仝选甫.
中医药论治耳鼻喉疾病优势探讨[J]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1998,5(2):12-12.
中医药导报
2011年 第10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