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死刑案件中的被害人工作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在死刑案件中应当从保障被害人求刑权、程序权、知情表达权、民事求偿权、犯罪防范能力等五个方面做好被害人工作。而且,被害人工作的效果有赖于成熟完备的立法、完善的工作机制保障,建议赋予被害人量刑建议权、被害人谅解作为法定量刑情节和被害人刑事抗诉请求申诉权等程序参与权,完善被害人救助制度,加强对因赔偿改判死刑案件的检察监督,增强死刑案件网络舆情应对和涉检信访风险评估预警能力,建立合理的死刑案件质量评价体系。
出处 《人民检察》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9期24-28,共5页 People's Procuratorial Semimonthly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3

二级参考文献8

  • 1韩轶.刑罚目的层次性辩说——兼论刑罚的最终目的[J].法商研究,2004,21(4):44-54. 被引量:14
  • 2卢建平.论法治国家与刑事法治[J].法学,1998(9):39-42. 被引量:17
  • 3[美]约翰·罗尔斯.正义论.何怀宏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
  • 4[12][美]E·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律哲学和法律方法[M].邓正来,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530.
  •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82.
  •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八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1.
  • 8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13.

共引文献84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