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美俄地基激光反卫星武器发展
被引量:
4
Deveolopment of the Ground-Based Laser ASAT Weapons of the U.S.and Russi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随着卫星在现代战争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反卫星武器也层出不穷。文章首先论述了地基激光反卫星武器定义及攻击方式,介绍了地基激光反卫星武器的特点,阐述了美俄地基激光反卫星武器的发展状况,最后指出了地基激光反卫星武器发展的相关问题。
作者
池卫红
朱绍章
机构地区
装备指挥技术学院
出处
《国防科技》
2011年第3期13-16,共4页
National Defense Technology
关键词
地基
反卫星
激光武器
分类号
TN248 [电子电信—物理电子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52
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36
同被引文献
29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13
参考文献
7
1
袁俊.
前苏联发展反卫星武器的回顾[J]
.现代防御技术,2000,28(5):1-7.
被引量:8
2
任国光.
地基激光反卫的发展现状与大气补偿实验[J]
.激光与红外,2007,37(1):3-9.
被引量:3
3
杲玉芳.
美国激光武器的现状及发展[J]
.舰船电子工程,2007,27(6):38-42.
被引量:4
4
王祥,林春应.
激光反卫星武器攻击方式探讨[J]
.飞航导弹,2008(2):10-14.
被引量:6
5
金鑫,毕义明,方秦.
反卫星武器发展的相关问题研究[J]
.航天电子对抗,2008,24(3):13-15.
被引量:6
6
王洋,曲长文,孙寒冰.
国外反卫星武器技术及其对抗措施分析[J]
.舰船电子工程,2009,29(5):1-4.
被引量:7
7
郭汝海.
化学氧碘激光器(COIL)的研究进展[J]
.光机电信息,2010,27(5):22-28.
被引量:11
二级参考文献
52
1
熊伟,贾鑫.
反卫星方式的技术与性能分析[J]
.电子对抗技术,2004,19(5):36-40.
被引量:6
2
苑立伟,杨建军,阳家宏.
美国反卫星武器综述[J]
.中国航天,2004(10):38-41.
被引量:11
3
肖福根.
在未来空间攻防战中的天基武器技术[J]
.国防技术基础,2002(4):7-9.
被引量:2
4
苑立伟,杨建军.
反卫星武器装备发展探讨[J]
.飞航导弹,2004(12):42-46.
被引量:5
5
任国光.
自由电子激光器为广泛应用开启大门[J]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2005,42(1):3-6.
被引量:10
6
沙国河.
强化学激光器的研究与发展[J]
.中国激光,1994,21(5):387-390.
被引量:4
7
翁凌雯,侯德亭,牛忠霞,林竟羽,周旺.
定向能武器及其应用[J]
.航天电子对抗,2005,21(5):14-16.
被引量:12
8
远林.
反卫星武器解密[J]
.中国新闻周刊,2007(5):60-63.
被引量:3
9
[5]TY Fan.Laser beam combining for high-power high -radiance sources[J].IEEE Journal of Sele Cted Topics in Quantum Electronics,2005,11(3):573~574
10
[6]Xiaojun Li,Fei Luo,Steven lppolito,et al.A technique for the combining of double clad optical fiber lasers[C].Proceedings of SPIE,2003,4974:241
共引文献
36
1
殷礼明,葛之江,刘品雄,申振荣,朱安文.
美俄天基反卫星武器的发展[J]
.航天器环境工程,2005,22(3):125-131.
被引量:6
2
王洋,曲长文,孙寒冰.
国外反卫星武器技术及其对抗措施分析[J]
.舰船电子工程,2009,29(5):1-4.
被引量:7
3
李居迁.
合法性、合理性与后续问题——反卫星实验的法律问题[J]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2(3):46-51.
被引量:3
4
邴启军,冯书兴.
星载红外预警探测器工作机制和对抗方式[J]
.科技导报,2009,27(21):111-115.
被引量:7
5
郭劲,邵俊峰.
机载激光武器技术发展探讨[J]
.光机电信息,2010,27(11):1-6.
被引量:5
6
李建华,赵全习,许伟,张明亮.
激光反无人机作战需求分析[J]
.飞航导弹,2010(12):13-17.
被引量:14
7
郭汝海,时魁,王恒坤,王兵.
高功率半导体激光对光学元件损伤特性[J]
.强激光与粒子束,2011,23(5):1177-1181.
被引量:2
8
徐浩东,李小将,李怡勇,董二奎.
地基激光空间碎片清除技术研究[J]
.装备指挥技术学院学报,2011,22(3):71-75.
被引量:6
9
郑萍.
楼外楼实施名牌战略的探索[J]
.中国烹饪研究,1999,16(4):54-56.
10
张慧芳,高晓雷,郭探,李权,刘海宁,叶秀深,郭敏,吴志坚.
单质碘、碘酸根和碘离子的吸附研究进展[J]
.核化学与放射化学,2011,33(3):129-135.
被引量:13
同被引文献
29
1
顾俊.
21世纪初美国太空军事化的发展及其影响[J]
.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2018,0(24):233-234.
被引量:1
2
袁俊.
前苏联发展反卫星武器的回顾[J]
.现代防御技术,2000,28(5):1-7.
被引量:8
3
赵江,徐世录.
激光武器的现状与发展趋势[J]
.激光与红外,2005,35(2):67-70.
被引量:24
4
闻新,王秀丽,刘宝忠.
美国试验小卫星XSS-11系统[J]
.中国航天,2006(7):22-25.
被引量:18
5
闻新,李东江.
美国自主交会技术验证卫星[J]
.中国航天,2006(12):31-34.
被引量:7
6
袁博,徐军.激光武器反卫星技术研究[J].应用光学,2010(12):68-71.
7
赵炜渝,邢宁.国外军事卫星技术发展及其对抗技术情报研究[R].北京跟踪与通信技术研究所,2007.
8
信息产业部电子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美军光电对抗装备与技术发展现状[R].重点军事电子丁程参考资料,2011.
9
王祥,林春应.
激光反卫星武器攻击方式探讨[J]
.飞航导弹,2008(2):10-14.
被引量:6
10
彭灏.
美国“轨道快车”系统及其军事应用[J]
.现代军事,2007(12):50-53.
被引量:5
引证文献
4
1
王京,李建良,杜洪杰.
美国反卫星激光武器发展现状与趋势[J]
.电子对抗,2015,0(2):1-4.
被引量:1
2
霍明亮,姚永伟,王小龙,郭倩倩,蔺博宇.
美国空天力量建设发展综述[J]
.飞航导弹,2020(3):71-76.
被引量:7
3
丁宇,杨军,郑荣山,石岚,张洁.
俄罗斯“佩列斯韦特”激光武器系统深度解析[J]
.光电技术应用,2020,35(5):6-12.
被引量:5
4
周冰洁,王永志,张大庆,马含,高洁.
星载激光告警载荷应用需求与发展趋势[J]
.制导与引信,2022,43(4):51-56.
二级引证文献
13
1
福特Prodigy复合电动汽车:节省能源的先锋[J]
.大众汽车,2000(4):12-12.
2
刘刚,于淼.
静止轨道光学成像卫星研究现状及建议[J]
.飞控与探测,2020,3(5):21-27.
被引量:4
3
徐小涛,庞江成,李超.
星座卫星移动通信系统最新发展及启示[J]
.国防科技,2021,42(1):100-105.
被引量:9
4
金涛,唐立文,张睿,周雯雯.
美军航天力量军事训练体系建设分析[J]
.飞航导弹,2021(7):85-90.
被引量:1
5
张雷,赵满运,杜昕民.
美军太空作战样式探析[J]
.飞航导弹,2021(9):80-83.
被引量:2
6
汪彬,李恒年,谢石林,王奥.
一种靶材表面激光辐照功率的间接测量方法[J]
.激光与红外,2022,52(3):343-348.
7
卢硕,霍子民,储海荣.
激光角度欺骗和高重频复合干扰有效概率研究[J]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2022,43(7):223-233.
8
吴涛涛,王茜,武晓龙.
定向能武器在无人化战争中的制胜机理及运用特点[J]
.国防科技,2022,43(5):137-142.
被引量:5
9
王飞,周爱美,王宇霄.
俄罗斯激光武器发展现状与发展战略探析[J]
.舰船电子对抗,2023,46(1):47-50.
10
李怡勇,刘海涛.
2022年美国军事太空领域发展动向研究[J]
.战术导弹技术,2023(3):26-31.
1
杜荣顺.
反卫星和卫星防御[J]
.航天器工程,1992,1(2):52-56.
2
熊伟,贾鑫.
反卫星方式的技术与性能分析[J]
.电子对抗技术,2004,19(5):36-40.
被引量:6
3
蒋盘林.
反卫星电子攻击综述[J]
.通信对抗,2016,35(2):42-46.
被引量:1
4
汪文峰,杨建军,黄学宇.
反卫星武器作战效能评估模型[J]
.战术导弹控制技术,2005(4):36-37.
5
马利双,苏保成.
浅析军用卫星防护技术手段[J]
.科技风,2009(19):207-207.
被引量:1
6
王敏.
反卫星光电传感器激光对抗技术[J]
.光电对抗与无源干扰,1999(2):19-22.
被引量:6
7
雷达设备与系统[J]
.电子科技文摘,2003,0(12):72-72.
8
赵跃,佘诗武.
浅谈高技术条件下电子战武器发展[J]
.雷达与电子战,2009,0(2):17-21.
9
袁大发,唐勇.
美国研制的高能激光武器系统[J]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2004,41(12):15-18.
被引量:5
10
李修乾.
空间碎片激光清除系统中的激光参数选择[J]
.激光杂志,2013,34(5):5-6.
国防科技
2011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