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煤矿突水预测方法综述
被引量: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介绍了我国煤矿水害形势,指出了煤矿突水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了目前煤矿突水预测的主要方法优缺点及适用条件,指出了煤矿突水预测方法中存在的问题,认为在以往突水预测中工程地质模型研究是一个薄弱环节。展望了突水预测方法的发展前景,提出了基于GIS的煤矿突水预测体系的设想,以提高突水预测的准确性。
作者
吴慧蕾
梁艳坤
王文学
高岳
机构地区
中国矿业大学资源与地球科学学院
出处
《能源技术与管理》
2011年第3期105-107,共3页
Energy Technology and Management
关键词
煤矿突水
预测
GIS
工程地质模型
分类号
TD745.21 [矿业工程—矿井通风与安全]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50
参考文献
11
共引文献
433
同被引文献
54
引证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6
参考文献
11
1
范天吉.煤矿防治水综合技术手册[M].长春:吉林音像出版社,2003.
2
施龙青,韩进,宋扬,张伯平,张希平,卜昌森.
用突水概率指数法预测采场底板突水[J]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1999,28(5):442-444.
被引量:51
3
刘伟韬,张文泉,李加祥.
用层次分析-模糊评判进行底板突水安全性评价[J]
.煤炭学报,2000,25(3):278-282.
被引量:62
4
李世峰,金瞰昆,赵英凯,王屹.
聚类判别矿井突水及应用[J]
.矿业安全与环保,2008,35(1):30-32.
被引量:8
5
武强,张志龙,张生元,马积福.
煤层底板突水评价的新型实用方法Ⅱ——脆弱性指数法[J]
.煤炭学报,2007,32(11):1121-1126.
被引量:204
6
刘再斌,靳德武,刘其声.
基于二项logistic回归模型与CART树的煤层底板突水预测[J]
.煤田地质与勘探,2009,37(1):56-61.
被引量:14
7
许江涛,邓寅生,文广超,许亚坤,王海宁.
事故树分析法在矿井水害防治中的应用[J]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2009,29(4):405-409.
被引量:13
8
王延福,靳德武,曾艳京.
矿井煤层底板突水预测新方法研究[J]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1999,26(4):33-37.
被引量:15
9
张敏江,王延福.
华北聚煤区煤矿工作面回采过程中突水预报专家系统[J]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1992,19(2):25-29.
被引量:6
10
蓝金辉,马宝华,蓝天,周兆英.
D-S证据理论数据融合方法在目标识别中的应用[J]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41(2):53-55.
被引量:81
二级参考文献
50
1
陈文学,曹庆贵,单国文.
事故树分析系统设计与老空区透水分析[J]
.工业安全与环保,2004,30(11):33-35.
被引量:6
2
赵广兴,高新春,张建国,王国际.
事故树分析法在煤矿专项安全评价中的应用[J]
.中国煤炭,2005,31(7):63-65.
被引量:13
3
胡昌平,周永红.
信息集成服务回顾与展望[J]
.图书馆论坛,2005,25(4):1-7.
被引量:24
4
施式亮.
瓦斯爆炸事故树的微机分析模型及应用程序[J]
.西安矿业学院学报,1995,15(2):113-117.
被引量:2
5
武强,曹红梅,张作辰,李文鹏,陈育峰.
地理信息系统在地下水模型中应用初探[J]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1996,23(1):43-44.
被引量:14
6
武强,庞炜,戴迎春,俞佳.
煤层底板突水脆弱性评价的GIS与ANN耦合技术[J]
.煤炭学报,2006,31(3):314-319.
被引量:72
7
李世峰,李耀华.
模糊综合判别矿井突(涌)水水源[J]
.煤炭工程,2006,38(9):71-73.
被引量:6
8
谢芳.
集成系统中信息集成的关键技术[J]
.科技广场,2006(8):56-57.
被引量:1
9
王恩元,柏发松.
事故树分析软件的编制及其应用[J]
.煤矿安全,1996(11):16-19.
被引量:4
10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西安分院 峰峰矿务局.华北型煤矿奥灰水防治研究[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0.294-315.
共引文献
433
1
刘磊.
基于ICUOWGA-FSPA的煤层底板突水危险性评价及其应用[J]
.中国水运(下半月),2022,22(4):107-110.
2
李博.
内蒙古自治区唐家会煤矿6煤底板突水危险性评价[J]
.中国煤炭地质,2020,32(S01):69-71.
3
李岩.
山西王家岭矿10^(#)煤层底板突水危险性评价[J]
.中国煤炭地质,2020,32(S01):66-68.
被引量:1
4
吴杰,陈通.
桑树坪煤矿奥灰岩6号涌水点封堵与利用技术[J]
.煤矿安全,2020,0(2):152-154.
被引量:1
5
蓝金辉,周兆英,李勇.
混合结构的数据融合方法在目标识别中的应用[J]
.仪器仪表学报,2001,22(z2):313-314.
被引量:2
6
熊小龙,王洁,由大德,王磊.
基于数据融合的智能故障诊断仿真研究[J]
.现代防御技术,2008,36(5):161-164.
被引量:2
7
孙道贺,王宝树.
智能化雷达辐射源识别方法研究[J]
.计算机仿真,2004,21(4):105-108.
被引量:4
8
宁坤,刘翌南,杨洁,傅明.
基于数据融合的识别方法研究[J]
.无线电工程,2004,34(12):56-57.
被引量:1
9
于辉光,郭德勇,吴建亭.
平顶山十三矿突水特征与原因分析[J]
.矿业安全与环保,2005,32(1):1-3.
被引量:6
10
郑孝勇,朱广成.
一种新的多信息融合算法——比亲算法的提出[J]
.现代雷达,2005,27(3):32-35.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54
1
尹尚先,武强.
煤层底板陷落柱突水模拟及机理分析[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4,23(15):2551-2556.
被引量:69
2
张玉军,康永华,刘秀娥.
松软砂岩含水层下煤矿开采溃砂预测[J]
.煤炭学报,2006,31(4):429-432.
被引量:55
3
柴登榜.矿井地质工作手册[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1981,10..
4
国家安伞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煤矿安全规程[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2011.
5
张平卿.
浅析寒武系灰岩水的特征与防治对策[J]
.中州煤炭,2008(4):66-67.
被引量:2
6
张平卿.
浅谈底板灰岩水的突水危险性分区[J]
.中州煤炭,2009(10):102-103.
被引量:5
7
黄存捍,冯涛,王卫军,刘辉.
基于分形和支持向量机矿井涌水量的预测[J]
.煤炭学报,2010,35(5):806-810.
被引量:43
8
左宇军,李术才,秦泗凤,李利平.
动力扰动诱发承压水底板关键层失稳的突变理论研究[J]
.岩土力学,2010,31(8):2361-2366.
被引量:27
9
张霄,李术才,张庆松,李海燕,武文东,刘人太,林明远.
矿井高压裂隙涌水综合治理方法的现场试验[J]
.煤炭学报,2010,35(8):1314-1318.
被引量:62
10
李松营.
华兴公司煤矿特大型突水治理方案优化[J]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29(5):572-575.
被引量:10
引证文献
5
1
张平卿.
平顶山矿区灰岩水区域治理实践[J]
.煤矿安全,2013,44(10):169-172.
被引量:1
2
郎红梅.
煤矿突水灾害地质条件分析及防治措施[J]
.城市地理,2014,0(6X):41-41.
3
韦韬,李博,王中美,王先庆,张文平.
基于尖点突变模型的煤层底板突水危险性评价[J]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0,35(1):23-29.
被引量:4
4
慕丰宇,戴长雷.
七台河KYX煤矿涌水量预测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
.绿色科技,2023,25(18):146-150.
被引量:1
5
徐新宇,杜崇.
基于Aquifertest计算大海则矿井水文地质参数及涌水量[J]
.绿色科技,2024,26(10):268-272.
二级引证文献
6
1
原伟强.
平煤十矿灰岩含水层水文地质特征分析[J]
.煤炭与化工,2015,38(7):49-50.
2
李彦民,周晨阳,李凤莲.
基于代价敏感理论的多决策树煤层底板突水预测模型[J]
.工矿自动化,2020,46(12):76-83.
被引量:4
3
管彦太,乔伟.
宝塔山砂岩含水层水文地质特征及突水危险性研究[J]
.煤炭科技,2021,42(5):63-69.
被引量:1
4
谭文辉,张丽萍,李子建.
基于GIS的金属矿巷道突水预测[J]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3,38(2):10-18.
被引量:1
5
熊欣标,谢雄刚,杨培君,杨进,杨枝城,梁海彬.
基于PCA-Logistic回归模型的矿井底板突水危险性研究[J]
.煤矿安全,2023,54(10):176-181.
被引量:4
6
徐新宇,杜崇.
基于Aquifertest计算大海则矿井水文地质参数及涌水量[J]
.绿色科技,2024,26(10):268-272.
1
刘阳,史庆军,李晶,马慧彬,刘德胜,张忠武.
我国煤矿瓦斯涌出量预测方法综述[J]
.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1(21):72-72.
2
陶一明,刘瑞英.
基于BP神经网络的煤矿突水预测系统的设计[J]
.内蒙古煤炭经济,2012(12):66-67.
被引量:2
3
李铁良,陶玉梅,刘先平,齐俊峰.
采空区瓦斯涌出特征与抽放方法综述[J]
.煤矿安全,2003,34(4):22-24.
被引量:21
4
冯杰.
水采的瓦斯治理方法综述[J]
.煤矿安全,1998(3):32-34.
5
陈莲芳,崔洪庆.
我国煤层隐伏小断层预测方法综述[J]
.煤炭技术,2014,33(8):10-12.
被引量:10
6
公衍伟,蒋承林,吴爱军.
基于多元线性回归理论的煤矿突水预测[J]
.煤炭技术,2012,31(3):112-114.
被引量:5
7
邓华,修涛.
煤矿底板突水因素分析及防治[J]
.山东煤炭科技,2011,29(4):221-222.
被引量:5
8
赵云胜,张国屏.
坑道通风参数计算方法综述[J]
.西部探矿工程,1994,6(2):51-53.
被引量:1
9
魏军,题正义.
灰色聚类评估在煤矿突水预测中的应用[J]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5(S2):44-46.
被引量:14
10
刘静常,巨兴仁.
工作面隅角瓦斯处理方法综述[J]
.陕西煤炭技术,1994(2):9-12.
能源技术与管理
2011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