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油脂氧化机理及抗氧化措施的介绍
被引量:
40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阐述了油脂氧化机理的3种类型酶促氧化、光氧化、自动氧化。分析影响油脂氧化的因素,从优化储油条件和添加抗氧化剂两个方面介绍抑制油脂氧化的各种措施。
作者
张明成
机构地区
绥化市段氏面业有限公司
出处
《农业机械》
2011年第6期49-52,共4页
Farm Machinery
关键词
油脂氧化机理
自动氧化
自由基
抗氧化剂
分类号
TS221 [轻工技术与工程—粮食、油脂及植物蛋白工程]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06
参考文献
15
共引文献
373
同被引文献
467
引证文献
40
二级引证文献
203
参考文献
15
1
阚健全.食品化学[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2:49-50
2
徐芳,卢立新.
油脂氧化机理及含油脂食品抗氧化包装研究进展[J]
.包装工程,2008,29(6):23-26.
被引量:57
3
Pokomy, J. Major Factors Affecting the Autoxidation of Lipids Academin Press, London, 1987: 141-206.
4
王世润.
豆油氧化变哈反应机理的研究[J]
.天津轻工业学院学报,1997(1):8-13.
被引量:2
5
周胜强.油脂氧化酸败的主要诱因一光氧化.粮油储藏,:28-29.
6
孙丽芹,董新伟,刘玉鹏,姜爱莉,王凤玲,翁新楚.
脂类的自动氧化机理[J]
.中国油脂,1998,23(5):56-57.
被引量:74
7
程宏,隗合贵,李庆鹏,陈钊,管伟举.
油脂充氮储藏技术的研究[J]
.食品科技,2010,35(3):161-163.
被引量:13
8
黄业传.
油脂储藏技术研究进展[J]
.粮食与油脂,2003,16(2):17-19.
被引量:21
9
曹平.
天然抗氧化剂抑制油脂氧化的研究进展[J]
.中国油脂,2005,30(7):49-53.
被引量:32
10
宋永生,张炳文,郝征红,迟玉森.
大豆异黄酮对油脂氧化抑制作用的研究[J]
.济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16(3):218-220.
被引量:8
二级参考文献
106
1
穆同娜,张惠,景全荣.
油脂的氧化机理及天然抗氧化物的简介[J]
.食品科学,2004,25(z1):241-244.
被引量:107
2
李敏.
简述抗氧化肽的作用[J]
.内蒙古农业科技,2002,30(S2):146-148.
被引量:7
3
徐晓玲.
油脂食品及含油食品包装技术探讨[J]
.广东包装,2004(3):26-27.
被引量:2
4
李跃宾.
活性包装——未来的趋势[J]
.塑料包装,2004,14(3):55-57.
被引量:2
5
王新芳.
油脂氧化及氧化稳定性的测定方法[J]
.德州学院学报,2004,20(6):46-50.
被引量:33
6
邹坤,张如意,赵玉英.
天然产物抗氧化构效关系及作用机理的研究概况[J]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1993,5(1):66-72.
被引量:27
7
翁新楚.
抗氧化剂及其抗氧化机制[J]
.郑州粮食学院学报,1993(3):20-29.
被引量:50
8
翁新楚.
脂类的空气氧化[J]
.中国粮油学报,1993,8(3):22-28.
被引量:33
9
唐平,金建昌,刘东红.
食品品质的光影响机理及影响因素研究进展[J]
.粮油加工与食品机械,2005(2):79-81.
被引量:7
10
曹平.
天然抗氧化剂抑制油脂氧化的研究进展[J]
.中国油脂,2005,30(7):49-53.
被引量:32
共引文献
373
1
潘英明,梁英,王恒山,韦小芳,朱金婵,朱志仁.
槐花米中清除自由基活性成分的提取及其性能研究[J]
.现代化工,2006,26(z1):188-190.
被引量:14
2
邓鹏,程永强,薛文通.
油脂氧化及其氧化稳定性测定方法[J]
.食品科学,2005,26(z1):196-199.
被引量:73
3
张文华,曹明容.
常见酚类化合物抗油脂氧化活性-结构关系的理论研究[J]
.皮革科学与工程,2010,20(5):10-15.
被引量:5
4
裴振东,许喜林.
油脂的酸败与预防[J]
.粮油加工与食品机械,2004(6):47-49.
被引量:48
5
袁莎,张志强,张立实.
我国食品污染物限量标准与CAC标准的比较研究[J]
.现代预防医学,2005,32(6):587-589.
被引量:25
6
曹平.
天然抗氧化剂抑制油脂氧化的研究进展[J]
.中国油脂,2005,30(7):49-53.
被引量:32
7
姜爱莉,王长海,张秀妍.
丹参酮类化合物对海鞘油脂氧化稳定性影响[J]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2005,45(4):511-516.
被引量:4
8
徐刚,钟乐伦.
饲料氧化酸败及防除措施[J]
.现代畜牧兽医,2005(8):19-20.
被引量:3
9
张玲,俞从正,杨红敏,胡强.
羟基自由基对皮革中Cr^(3+)氧化为Cr^(6+)作用的研究[J]
.中国皮革,2010,39(5):20-23.
被引量:3
10
孙寒潮,刘通讯.
鸡肉酶解过程中脂肪的抗氧化研究[J]
.食品工业科技,2006,27(2):68-70.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467
1
王军萍,刘怡,李哲,朱琳,韩兴昊,刘振东.
川西千里光不同部位精油GC-MS分析[J]
.中药材,2020(3):629-634.
被引量:2
2
王瑜,邹俊波,史亚军,张小飞,邰佳,梁玉琳,郭东艳.
姜黄挥发油加速氧化稳定性考察及抗氧剂筛选[J]
.中药材,2019(11):2627-2630.
被引量:5
3
王惠云,向阳葵,段瑞,陈娟.
不同锌源与水平羟基蛋氨酸锌对蛋鸡产蛋后期生产性能和蛋品质的影响[J]
.饲料研究,2020,43(1):91-95.
被引量:9
4
王兴东,赵江.
氮气的包装功效以及相关检测[J]
.包装工程,2007,28(9):213-214.
被引量:5
5
王元凤,金征宇.
不同溶剂分级提取的茶多糖的组成及降血糖活性[J]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2006,18(5):813-817.
被引量:8
6
穆同娜,张惠,景全荣.
油脂的氧化机理及天然抗氧化物的简介[J]
.食品科学,2004,25(z1):241-244.
被引量:107
7
张峰,高群,孔令雷,朱玉云.
黄精多糖抗肿瘤作用的实验研究[J]
.中国实用医药,2007,2(21):95-96.
被引量:79
8
安胜欣,王纪纪,唐小琼,章宏俊,黄显清.
微波辅助提取芦荟多糖的研究[J]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32(3):37-40.
被引量:6
9
刘羽鹏,郑艳春.
食用大豆油储藏期间酸价过氧化值羰基价变化的分析[J]
.黑龙江粮食,1996(1):45-46.
被引量:8
10
冷静,汪巩.
鱼油中的多不饱和ω—3脂肪酸对人体健康的作用[J]
.中国油脂,1992,17(S1):250-257.
被引量:19
引证文献
40
1
曹珊珊,李嵩,李红,王彬,金文,孙建春.
散装油罐储藏油脂品质变化规律的研究[J]
.粮食储藏,2019,48(6):38-42.
被引量:6
2
金建德,盛林霞,应玲红,陈舒萍,卫国,夏志根,马鹏程,夏东旭.
实罐储存大豆原油品质变化规律及敏感指标探究[J]
.粮食储藏,2020,49(1):41-44.
被引量:2
3
柴向华,黄海娟,吴克刚.
除降食用油过氧化物方法研究[J]
.粮食与油脂,2012,25(1):19-21.
4
刘春艳,李昌模,若文靓,刘慧琳,姚云平,石贞,杜欣军.
加热过程甘油二酯油和调和油的氧化稳定性评价[J]
.粮油食品科技,2012,20(2):15-18.
被引量:5
5
钟岩文.
世纪之交的世界政党形势[J]
.当代世界,2000(2):10-12.
6
张哲,于静,周正香,祝浩,孙娅娜,崔芳,朱蕾.
应用气相色谱法对63种市售散装植物油全脂肪酸组成的分析研究[J]
.农产品加工(下),2013(10):76-78.
被引量:5
7
洪志龙,胡广林,庞锦伟,李平,徐航丹.
蟒蛇油中铁锰铜锌的测定与去除研究[J]
.食品工业科技,2014,35(11):291-294.
8
许合金,冯幼,黎相广,张百赟,代发文.
油脂氧化及其对鱼类的影响[J]
.饲料与畜牧(新饲料),2014(11):10-12.
9
陈喜梅,董守正.
花生油氧化稳定性控制技术刍议[J]
.中外食品工业(下),2014,0(11):57-57.
10
高伟,丁阳平,杨坚.
内源性痕量物质及其联合胶体对脂肪氧化的影响[J]
.食品与机械,2015,31(3):242-245.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203
1
曹珊珊,李嵩,李红,王彬,金文,孙建春.
散装油罐储藏油脂品质变化规律的研究[J]
.粮食储藏,2019,48(6):38-42.
被引量:6
2
何腊平,李兰香,周换景,李翠芹,夏朝双,张义明.
1,3-甘油二酯的制备研究进展[J]
.食品研究与开发,2013,34(15):113-116.
被引量:8
3
刘品华,冯亚娟,谢景文,王齐仙,张天爽.
紫外光下4种抗氧化剂在猪油中的抗氧化效果[J]
.食品工业科技,2018,39(24):51-56.
被引量:3
4
刘吉凯,李晓晖,袁洪,吴红,肖志红,李昌珠.
食用植物油中脂肪酸对人体健康影响的研究[J]
.食品工程,2015(2):4-5.
被引量:13
5
胡光辉,刘伟丽,钱冲,黄曌,高峡.
气相色谱技术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J]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16,7(11):4312-4317.
被引量:28
6
程伟青,严拯宇.
脂肪乳注射液中大豆油的稳定性考察[J]
.井冈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38(1):93-96.
被引量:2
7
杜亚军,田志芳,周柏玲.
燕麦脂肪及其对加工影响综述[J]
.粮食与油脂,2017,30(5):4-7.
被引量:8
8
张思源,杨菁,李妙莲,万速文,王慧,陈小娟.
甘油二酯油的分析及其在面包中的应用初探[J]
.中国食品添加剂,2017,28(5):137-142.
被引量:2
9
侯宗坤,严莹,张超,王田田,耿荣庆,王伯初.
瓜蒌籽油与不同植物油脂肪酸的分析比较[J]
.食品工业,2017,38(7):274-277.
被引量:3
10
刘建,娄永江.
紫贻贝脱腥工艺条件的优化及其腥味物质分析[J]
.食品工业科技,2017,38(17):193-201.
被引量:10
1
蔡新华,钱小君.
油脂抗氧化剂的研究进展[J]
.粮食与食品工业,2013,20(4):33-36.
被引量:35
2
徐芳,卢立新.
油脂氧化机理及含油脂食品抗氧化包装研究进展[J]
.包装工程,2008,29(6):23-26.
被引量:57
3
赵贵兴.
维生素E抗油脂氧化的功能[J]
.黑龙江农业科学,2003(1):45-48.
被引量:20
4
李丽峰,黄灵芝,董君英,徐果果.
猕猴桃籽油氧化影响因素的研究及抗氧化措施[J]
.粮油加工,2008(2):70-73.
被引量:2
5
孙登文,雷炳福,刘福祯.
维生素E抗油脂氧化的功能探讨[J]
.中国油脂,1996,21(3):23-27.
被引量:37
6
桑卫国,丁玉庭,张朝晖,袁煌,赵阳.
鱼肝油精制前后光氧化的比较研究[J]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2001,29(2):115-119.
被引量:3
7
唐平,金建昌,刘东红.
食品品质的光影响机理及影响因素研究进展[J]
.粮油加工与食品机械,2005(2):79-81.
被引量:7
8
国家粮食局:开展国家临时存储油库存专项检查[J]
.粮油加工(电子版),2014,0(11):83-83.
9
刘萼华.
生姜对几种食用植物油抗氧化效果实验研究[J]
.粮食储藏,2005,34(5):41-43.
被引量:4
10
曹君,李红艳,邓泽元.
植物油氧化稳定性的研究进展[J]
.食品工业科技,2013,34(7):378-382.
被引量:45
农业机械
2011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