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我国汽车召回探析 被引量: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在西方国家,汽车召回大多是企业的主动行为,而不是迫于政府或者什么部门的压力。而我国的大多数企业则认为汽车召回不可行,原因在于目前的市场不成熟。成熟的市场,需要成熟的企业。只有在相互促进的动态发展过程中,企业、政府和消费者才会一起成熟起来。从暂时来看,召回对企业的发展的确不利,企业不仅免费维修要耗费巨资,而且信誉会受到很大影响,甚至产生品牌危机,股价大跌。但是,从长远来看,它对企业是有利的,因为此举有效地避免了消费者因汽车本身的原因受到人身伤害,同时可以促使制造商更加关注产品质量,改进设计和生产。因此,企业不仅应该对缺陷产品实施召回,而且应该主动召回。
作者 康贤刚
出处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64-166,共3页 Theory Monthly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5

  • 1万启彬.汽车供应链管理.汽车,2003,(1).
  • 2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规定[DB/OL].中国汽车召回网,2009-08-07.
  • 3王素.国外汽丰召回概况.汽车之窗,2008,(1).
  • 4中国物资再生协会.中国报废汽车回收拆解业现状与展望[DB/OL].中国物资再生网:2009-07-05.
  • 5江正立.报废汽车利用研究.中国物资,2006,(3).

同被引文献1

引证文献1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