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近年来国家文化安全研究的回顾与思考
被引量: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文化是一个民族生存的根基,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具有全局性战略性的地位和作用。尤其是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日益深入,国家文化安全问题日益凸显并引起学者们的高度关注,国家文化安全的研究成为近年来理论研究的一个热点。综合考察现有研究状况,须进一步深化相关基础理论研究,拓宽研究视野,加强宏观战略和微观措施研究。
作者
赵子林
机构地区
晓庄学院公共管理学院
出处
《兰州学刊》
CSSCI
2011年第2期29-33,共5页
基金
晓庄学院博士科研启动项目成果
关键词
国家文化安全
研究现状
问题
分类号
D619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87
参考文献
25
共引文献
462
同被引文献
24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3
参考文献
25
1
贾英健.
积极应对全球化趋势下的国家文化安全问题[J]
.内部文稿,2001(14):13-14.
被引量:3
2
童萍.
当代中国文化安全的现状和对策[J]
.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07,30(2):63-65.
被引量:9
3
石中英.
学校教育与国家文化安全[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00,20(11):11-14.
被引量:62
4
刘宽亮,岳澎.
关于文化安全问题的学理探索[J]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1(4):41-45.
被引量:8
5
韩源.
全球化背景下维护我国文化安全的战略思考[J]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4(4):9-16.
被引量:64
6
胡惠林.
论20世纪中国国家文化安全问题的形成与演变[J]
.社会科学,2006(11):5-18.
被引量:17
7
刘跃进.
解析国家文化安全的基本内容[J]
.北方论丛,2004(5):88-91.
被引量:60
8
宋效峰.
文化全球化与中国的文化安全[J]
.探索,2005(5):166-169.
被引量:7
9
韩源.
国家文化安全引论[J]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8(6):90-94.
被引量:37
10
吴满意,孙程芳,谢海蓉.
中国文化安全面临的挑战及其战略选择[J]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4(3):118-121.
被引量:12
二级参考文献
87
1
王公龙.
文化主权与文化安全[J]
.探索与争鸣,2001(9):37-39.
被引量:24
2
秦亚青.
国际体系的无政府性——读温特《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J]
.美国研究,2001,15(2):135-145.
被引量:51
3
爱德华.萨伊德,谢少波.
文化与帝国主义[J]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1999,51(4):50-55.
被引量:92
4
李兴.
论国际政治中的政治文化因素[J]
.欧洲研究,1998,19(1):27-34.
被引量:8
5
周永生.
冷战后的日本文化外交[J]
.日本学刊,1998(6):71-85.
被引量:10
6
杨春时.
五四精神的命运[J]
.学习与探索,1989(3):28-33.
被引量:4
7
沈洪波.
经济全球化与我国国家文化安全问题[J]
.云南社会科学,2004(4):114-117.
被引量:2
8
于炳贵,郝良华.
全球化进程中的国家文化安全问题[J]
.哲学研究,2002(7):10-16.
被引量:23
9
马振超.
国家安全观念的内涵分析[J]
.公安大学学报,2000,0(6):31-33.
被引量:10
10
克拉克.S.贾奇,初习.
美国的文化霸权[J]
.国外社会科学文摘,2002(8):27-30.
被引量:2
共引文献
462
1
方小兵.
“总体国家安全观”视域下的语言安全研究[J]
.语言政策与规划研究,2019(1):46-55.
被引量:10
2
周正履,仝文宁.
安全视域下的网络语言问题研究[J]
.语言政策与语言教育,2022(1):11-19.
被引量:2
3
谢若初.
为新时代东方外交史学科建设注入新动力[J]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45(4):31-38.
4
刘峥.
话语权问题的界与度[J]
.中国外语研究,2019(1):116-120.
5
江文清.
总体国家安全观下的外语教育安全问题新思考[J]
.外语教育,2020(1):251-259.
6
吴楠.
国家文化安全研究综述与展望[J]
.中国文化产业评论,2023,32(1):132-148.
7
韩源,白中英.
中国国家文化安全评估指标体系设计[J]
.中国文化产业评论,2023,32(1):98-117.
8
邵晓霞.
“重叠共识”视域下我国民族团结的实现逻辑[J]
.民族论坛,2020(4):15-20.
被引量:2
9
郑德群.
公平竞争审查文化安全例外规定研究[J]
.经济法论丛,2024(1):69-81.
10
徐晓林,毛子骏,朱钰谦.
非传统安全在中国:研究、实践及二者的交互[J]
.风险灾害危机研究,2020(1):26-48.
同被引文献
24
1
赵建军,姚艳虹.
旅游对目的地居民心理及行为影响分析[J]
.金融经济,2007(14):120-121.
被引量:4
2
宋雅萍.
论主体间性[J]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2008(1):198-207.
被引量:55
3
孙正国.
全球性与全球化:“人类灾难”神话的母题阐释[J]
.民族艺术,2003(1):22-27.
被引量:7
4
范国祥.
联合国人权委员会与国别人权[J]
.人权,2002(2):55-55.
被引量:5
5
王一川.
“全球性”境遇中的中国文学[J]
.文学评论,2001(6):22-27.
被引量:15
6
章锦河,张捷,刘泽华.
基于旅游场理论的区域旅游空间竞争研究[J]
.地理科学,2005,25(2):248-256.
被引量:124
7
《外交部长周恩来要求取消所谓“中国国民政府代表团”参加联合国的一切权利致联合国秘书长电》,1949年11月15日,载世界知识出版社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关系文件集(1949-1950)》(第1集),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57年版,第85页.
8
《外交部长周恩来否认所谓"中国国民政府代表团"在联合国大会的合法地位致联合国大会主席电》,1949年11月15日,载世界知识出版社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关系文件集(1949-1950)》(第1集),第87页.
9
[英]格林.教育、全球化与民族国家[M].朱旭东等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07.
10
姜海涛.
旅游场:旅游体验研究的新视角[J]
.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19(3):321-325.
被引量:7
引证文献
4
1
李晓燕.
“主体间承认”与体系内文化安全——以中国参与国际人权机制为例[J]
.世界经济与政治,2014(7):103-117.
被引量:3
2
池永文.
论国家教育的民族性与全球性[J]
.教育研究与实验,2014(6):51-54.
3
杨定明.
习近平国家文化安全观思想研究[J]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36(3):9-13.
4
李雅敬.
基于场理论对旅游目的地文化安全问题产生的解释[J]
.福建茶叶,2020,42(5):111-112.
二级引证文献
3
1
孙吉胜.
参与和互构:中国参与国际社会文化体系探析[J]
.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2015,32(5):21-45.
被引量:1
2
康华茹.
“前白皮书时代”中国国际人权话语考略——以中国政府在联合国人权委员会的发言和立场文件为中心[J]
.人权研究,2021(2):65-85.
被引量:4
3
韩沁钊.
文化自为对文化自信的主体化建构[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52(2):167-176.
被引量:10
1
李抒望.
让节约成为我们整个生活的一部分[J]
.攀登(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5(1):113-114.
2
苑丽梅,苑丽华.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呼唤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J]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5):14-15.
3
轩遄.
照辩证法办事[J]
.新湘评论,2015(5):1-1.
4
崔红.
试论企业维稳工作的思考[J]
.管理观察,2012(26):76-77.
5
魏兴.
毛泽东思想与中华民族凝聚力[J]
.党史博采(下),2007(09X):4-5.
被引量:2
6
倪健民.
光辉的思想 行动的指南——学习江泽民同志国际战略思想(上)[J]
.理论前沿,2001(20):6-8.
被引量:2
7
综合信息[J]
.政策,2011(6):78-80.
8
刘吉红.
进一步培育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J]
.青海师专学报,2009,29(3):18-21.
9
孔向日,吕炳澄.
建立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新秩序与青少年犯罪的综合治理[J]
.理论与现代化,1990(4):37-40.
10
李文.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世界意义[J]
.杭州,2016(21):24-25.
兰州学刊
2011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