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汉英非基本颜色词隐喻衍生法探究
被引量: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隐喻在汉英非基本颜色词的形成中发挥着巨大作用。通过对这些隐喻的源域的分类发现,在诸如植物域、动物域、人体域等方面,汉英语存在着许多共同之处。在其他源域方面,如人类交际域和化工域等方面,汉英表现出了明显的不同之处。
作者
徐艳丽
机构地区
东北林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出处
《边疆经济与文化》
2011年第1期72-74,共3页
The Border Economy and Culture
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DL10CC56
DL10CC40)
关键词
非基本颜色词
隐喻衍生法
源喻
分类号
H314.1 [语言文字—英语]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6
参考文献
9
共引文献
51
同被引文献
31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1
参考文献
9
1
BERLIN B, P KAY. Basic Color Terms: Their universality and Evolution [ M ].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69.
2
桂诗舂.应用语青学[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143-144.
3
李红印.
颜色词的收词、释义和词性标注[J]
.语言文字应用,2003(2):90-97.
被引量:30
4
张雄.
文学文本中的隐喻认识[J]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8(4):104-107.
被引量:9
5
李北达.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4).
6
王力,等.古汉语常用字字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426.
7
庄和诚.英语浏源趣谈[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8.
8
LAKOFF G, M JOHNSON. Metaphors We Live By [ M ]. Chicago :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0 : 117 - 118.
9
KOVECSES ZOLTAN. Metaphor: A Practical Introduction [ M ]. Oxford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2 : 16 - 20.
二级参考文献
16
1
程荣.
汉语辞书中词性标注引发的相关问题[J]
.中国语文,1999(3):218-224.
被引量:22
2
徐复岭.
《汉语大词典》语法问题指瑕[J]
.辞书研究,1999(6):103-111.
被引量:3
3
姚小平.
基本颜色调理论述评——兼论汉语基本颜色词的演变史[J]
.外语教学与研究,1988,20(1):19-28.
被引量:138
4
符淮青.
汉语表“红”的颜色词群分析(下)[J]
.语文研究,1989(1):39-46.
被引量:16
5
雅克·德里达.文学行动[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6
商务印书馆辞书研究中心编.应用汉语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7
保罗·德曼.解构之图[M].李自修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8
圣经. 现代英文译本/现代中文译本[M].香港:香港圣经联合公会,1979.
9
海明威.老人与海[M]. 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1989.
10
詹姆斯·乔伊斯.芬尼根守灵[M]. 南京:译林出版社,1996.
共引文献
51
1
赵心阳.
试论新批评派关于比喻的分析[J]
.文艺生活(下旬刊),2018,0(7):20-20.
2
李红印.
汉语色彩范畴的表达方式[J]
.语言教学与研究,2004(6):56-62.
被引量:21
3
邵长娟.
中国古代五刑刑名考[J]
.株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12(4):27-30.
被引量:1
4
陈林侠.
当代小说改编中的叙事修辞[J]
.艺术广角,2007(6):4-10.
5
王德堃.
读《中医药创新发展规划纲要》有感——兼论数学物理学方法在中医药研究中的应用[J]
.山西中医,2008,24(4):33-35.
被引量:1
6
陈辉,张继东.
上古颜色词“黑”、“白”联想意义的产生[J]
.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08,10(3):74-76.
7
苏向红.
新兴颜色词语的特点及其成因[J]
.修辞学习,2008(4):71-76.
被引量:7
8
娄博.
浅析不能被强势程度副词“很”修饰的形容词[J]
.文教资料,2009(21):30-31.
9
薛芳芸.
从《医古文》中表“死”义的词语看汉民族文化价值观[J]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4(10):690-693.
10
肖凯.
跨文化视角下的中国古诗翻译探微[J]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7(3):125-126.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31
1
钟守满.
颜色词的语义认知和语义结构[J]
.外语教学,2001,22(4):37-42.
被引量:31
2
王嘉龄.
优选论[J]
.当代语言学,1995(1):1-4.
被引量:43
3
许菊.
母语迁移的认知理据[J]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25(1):159-162.
被引量:20
4
张祝祥,杜凤兰.
英汉基本颜色词“黑”、“白”的认知语义分析[J]
.外语与外语教学,2007(5):47-50.
被引量:48
5
.牛津高级英汉双解词典[Z].北京:商务印书馆、牛津大学出版社,1997..
6
Lakoff. G & Johnson . M. Metaphors We Lives By [ M]. Chicago :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0.
7
现代汉英词典[Z].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9.
8
Berlin Brent & Kay Paul. Basic Color Terms:Their Uni- versity and Evolution [ M ]. Berkley : University of Califor- nia Press, 1969, (2).
9
Langacker. Foundations of Cognitive Grammar [ M ]. Pe- king: Peking University Press ,2004.
10
杨丁秀.
从连通主义看二语色彩词习得中的母语迁移[J]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8(5):96-98.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3
1
葛红玲.
双向优选论视角下色彩隐喻义习得的母语迁移[J]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2012(12):69-71.
2
肖小月.
英汉隐喻、转喻类颜色词源域与色系对比分析[J]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0(4):142-147.
被引量:1
3
元甜甜.
英汉非基本颜色词的构成及隐喻认知对比[J]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2014(12):149-151.
二级引证文献
1
1
魏小陆,王红玲.
隐喻指称的认知语用研究[J]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4(2):121-124.
被引量:1
1
杨元媛.
基于语料库的科技英语论文四词词簇特点研究[J]
.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3(4):45-52.
被引量:12
2
蔡金亭,陈晦.
动词突显度对英语过渡语中一般过去时标记的影响[J]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5,21(6):92-97.
被引量:7
3
赵光存.
英语前缀trans-意象图式与语义分析[J]
.六盘水师范学院学报,2016,28(2):63-65.
边疆经济与文化
2011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