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奇蒿中挥发油的分析
被引量: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报道了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对奇蒿挥发油进行分离和鉴定。共分离出60余种化合物。
作者
许怀勇
机构地区
四川雅安市三十七医院
出处
《中成药》
CAS
CSCD
1999年第5期252-253,共2页
Chinese Traditional Patent Medicine
关键词
奇蒿
挥发油
气相色法
质谱法
化合物
分类号
R284.1 [医药卫生—中药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38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9
参考文献
2
1
薛敦渊,李兆琳,陈耀祖.
阴行草中挥发油的分析[J]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1986,7(10):905-908.
被引量:3
2
肖永庆,屠呦呦.蒿属中药南刘寄奴脂溶性成分的分离鉴定[J]药学学报,1984(12).
共引文献
2
1
汪凤山,刘娟.
阴行草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
.黑龙江医药科学,2008,31(6):61-62.
被引量:15
2
赵明波,魏荷琳,李军,屠鹏飞.
Determination of luteolin and acteoside in Siphonostegiae Herba by 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J]
.Journal of Chinese Pharmaceutical Sciences,2012,21(4):333-337.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38
1
吴巧凤,余陈欢,刘丹华.
不同产地六月霜挥发油化学成分比较研究[J]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2008,20(2):286-287.
被引量:1
2
李华.
刘寄奴应用心得[J]
.浙江中医杂志,1989,24(6):274-275.
被引量:3
3
刘运德,杨湘龙,齐新,胡国武,朱元元.
奇蒿抗真菌成分研究[J]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1995,1(4):5-7.
被引量:9
4
修国珍,何春招.
奇蒿乳兔汤治疗婴幼儿腹泻86例[J]
.福建中医药,1997,28(2):7-7.
被引量:3
5
凌一揆.中药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139.
6
清·赵学敏.本草纲目拾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63.422.
7
《中医辞典》编辑委员会.简明中医辞典[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9.120.
8
李智.刘寄奴临床新用[J].中医杂志,1992,33(2):54-54.
9
冉先德 徐和根 等.中华药海[M].哈尔滨市出版社,1996.1184.
10
何铸.中药刘寄奴的考证[J].中药材科技,1981,16(4):42-42.
引证文献
3
1
金立,高蓓蓓,张新凤.
六月霜不同部位及贮藏年份间挥发性成分分析[J]
.分子植物育种,2021,19(8):2777-2784.
被引量:1
2
张光霁.
六月霜的茶用颗粒剂的开发研究[J]
.中国医药学报,2002,17(12):756-757.
被引量:4
3
张光霁.
六月霜(奇蒿)的研究进展[J]
.浙江中医学院学报,2003,27(2):83-86.
被引量:8
二级引证文献
9
1
张艳萍,张虹.
气相色谱法分析奇蒿多糖的单糖组成及其含量[J]
.食品与发酵工业,2005,31(2):108-110.
被引量:13
2
曹华茹.
六月霜花果总黄酮水提取工艺研究[J]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2(4):4-6.
被引量:3
3
曹华茹,毛燕,王学利.
GC-MS法测定六月霜的挥发油成分[J]
.浙江林学院学报,2006,23(5):538-541.
被引量:3
4
吴惠岭,郑云燕,傅剑云,夏勇,鹿伟,宋燕华,蔡德雷,严峻.
六月霜的安全性评价[J]
.现代预防医学,2008,35(10):1919-1922.
被引量:4
5
郑云燕,蔡德雷,严峻,宋燕华,吴惠岭,傅剑云.
六月霜饮料原浆对SD大鼠致畸作用的研究[J]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0,20(10):2479-2481.
被引量:1
6
黄雅萍,王鸿燕,叶陈奎,陈式挺,李建法.
正交试验优化六月霜中总黄酮的提取工艺[J]
.天津药学,2010,22(5):3-5.
被引量:2
7
陈俊,徐雷,曹青青,赵亮,崔龙久,王靖,张国庆,谭蔚锋.
中药奇蒿氯仿、乙酸乙酯提取物的抗菌化学组分研究[J]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16,37(2):236-241.
被引量:7
8
盘涌,李泽宇,曹瑞,柳贤福.
广西刘寄奴的紫外-可见光谱分析[J]
.广州化工,2019,47(10):80-81.
被引量:2
9
戴亚峰,胡莉,尚亮亮,黄月纯,纵瑞叶,刘舒萍,王诗文.
霍山石斛枫斗溯源及不同贮藏年份挥发性成分分析[J]
.中国现代中药,2024,26(7):1119-1126.
1
杜昕.
奇蒿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的研究述要[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18).
被引量:3
2
年华,郑汉臣,秦路平,张巧燕.
奇蒿的研究进展[J]
.药学实践杂志,2002,20(5):305-309.
被引量:10
3
刘运德,杨湘龙,齐新,胡国武,朱元元.
奇蒿抗真菌成分研究[J]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1995,1(4):5-7.
被引量:9
4
修国珍,何春招.
奇蒿乳兔汤治疗婴幼儿腹泻86例[J]
.福建中医药,1997,28(2):7-7.
被引量:3
5
张虹,许钢,汪如新.
奇蒿营养成分分析[J]
.食品研究与开发,2000,21(1):33-35.
被引量:3
6
唐琛霞,阮金兰.
两种刘寄奴的挥发油成分比较[J]
.医药导报,2004,23(9):674-675.
被引量:3
7
刘国应.
刘寄奴的传说[J]
.开卷有益(求医问药),2016,0(11):43-43.
8
年华,秦路平,郑汉臣,张巧燕,邢新.
奇蒿不同溶剂提取物对大鼠烧伤创面愈合的作用[J]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04,25(12):1385-1387.
被引量:3
9
汪建平,蔡炜坚,张桢漪,付琼.
中药奇蒿与白苞蒿的生药学比较研究[J]
.湖北中医学院学报,2006,8(3):32-32.
被引量:6
10
陈俊,徐雷,曹青青,赵亮,崔龙久,王靖,张国庆,谭蔚锋.
中药奇蒿氯仿、乙酸乙酯提取物的抗菌化学组分研究[J]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16,37(2):236-241.
被引量:7
中成药
1999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