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2007年盐城市酸雨监测实况及成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介绍了2007年盐城市各月酸雨监测实况,并对其成因进行了分析,以期为指导农业生产及保护生态环境提供参考。
作者
罗梦森
杜德平
王亮亮
乐晓俊
封雷
机构地区
江苏省盐城市气象局
出处
《现代农业科技》
2011年第1期307-308,310,共3页
Modern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关键词
酸雨
监测实况
成因
江苏盐城
2007年
分类号
X517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P426.6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48
参考文献
8
共引文献
87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8
1
郑凤琼.
玉溪市中心城区酸雨变化趋势分析[J]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03,19(z1):62-64.
被引量:1
2
薛岚.
宁德市降雨中的酸雨频率与季节关系探讨[J]
.宁德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15(3):242-243.
被引量:1
3
蒲维维,张小玲,徐敬,赵秀娟,徐晓峰,董璠,于波.
北京地区酸雨特征及影响因素[J]
.应用气象学报,2010,21(4):464-472.
被引量:68
4
张秀艳,刘传顺,尹增风,王春丽.
虎林市酸性降水的季节变化及其气象条件[J]
.黑龙江气象,2010,27(2):23-25.
被引量:2
5
蔡哲,贺志明,唐春燕,吴琼.
南昌市酸雨特征与气象条件关系分析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1):11292-11294.
被引量:5
6
孙宏宇.
通辽市2007—2009年酸雨状况分析[J]
.内蒙古气象,2010(4):41-42.
被引量:2
7
李丹,于庆凯.
大连市酸雨污染特征及原因简析[J]
.环境科学与管理,2010,35(9):128-131.
被引量:7
8
杜子璇,刘荣花,魏璐.
郑州市酸雨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J]
.气象与环境科学,2010,33(2):32-36.
被引量:10
二级参考文献
48
1
杨复沫,贺克斌,雷宇,马永亮,余学春,田中茂,奥田知明,岩濑珠实.
2001~2003年间北京大气降水的化学特征[J]
.中国环境科学,2004,24(5):538-541.
被引量:90
2
吴贤笃,施松微,吴正可.
温州市酸雨特征及气象条件分析[J]
.浙江气象,2004,25(4):20-24.
被引量:8
3
丁国安,徐晓斌,王淑凤,于晓岚,程红兵.
中国气象局酸雨网基本资料数据集及初步分析[J]
.应用气象学报,2004,15(B12):85-94.
被引量:104
4
王玉庆.
中国环境污染的状况和对策[J]
.中国环境科学,1993,13(4):241-245.
被引量:12
5
王文兴,岳燕珍.
影响我国降水酸性因素的研究[J]
.中国环境科学,1993,13(6):401-407.
被引量:82
6
韩贵琳,刘丛强.
贵阳地区雨水化学与Sr同位素地球化学[J]
.环境化学,2005,24(2):213-218.
被引量:32
7
胡敏,张静,吴志军.
北京降水化学组成特征及其对大气颗粒物的去除作用[J]
.中国科学(B辑),2005,35(2):169-176.
被引量:86
8
王文兴.
中国酸雨成因研究[J]
.中国环境科学,1994,14(5):323-329.
被引量:213
9
林长城,林祥明,邹燕,张玲.
福州气象条件与酸雨的关系研究[J]
.热带气象学报,2005,21(3):330-336.
被引量:60
10
黄美元,沈志来,刘帅仁,吴玉霞,肖辉,雷恒池,白春红.
中国西南典型地区酸雨形成过程研究[J]
.大气科学,1995,19(3):359-366.
被引量:33
共引文献
87
1
李宏,李王锋.
首都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的分区管制[J]
.北京规划建设,2012(3):56-59.
被引量:3
2
唐丽娟,杨金彪,韩珏靖,赵云武,袁伟红.
苏州市酸雨特征及其与大气环境的关系分析[J]
.中国农业气象,2011,32(S1):74-78.
被引量:3
3
石敏,张青新,于宁,陈宗娇.
基于气流轨迹大气输送对大连市酸雨形成分析[J]
.环境科学与技术,2011,34(S2):236-241.
被引量:11
4
石强,杨东方.
渤海夏季海水pH值年际时空变化[J]
.中国环境科学,2011,31(S1):58-68.
被引量:18
5
李明明,陈伟健,王雁,陈二萍,刘占贞.
侯马市酸雨变化特征及气象条件关系分析[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1,21(12):162-164.
6
李明明,王雁,韩照宇,闫世明,张逢生.
大同市酸雨变化特征及其与气象要素的关系[J]
.气象与环境学报,2011,27(4):30-33.
被引量:11
7
赵习方,张蔷,赵淑艳,周嵬.
密云水库及增雨汇水区白河入库段水质变化趋势[J]
.气象科技,2011,39(4):507-512.
被引量:1
8
乌兰.
博乐市降水酸度特征初探[J]
.干旱环境监测,2011,25(3):163-166.
被引量:1
9
李明明,陈伟健,王雁,闫世明,卢淑贤.
长治市酸雨变化特征及其与气象要素关系分析[J]
.气象与环境科学,2011,34(B09):70-74.
被引量:3
10
李月臣,闵婕,高阳华,陈洪凯,杨世琦.
三峡库区重庆段酸雨敏感性评价及空间分异特征[J]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28(6):30-35.
被引量:5
1
黄慧诚.
蓝天,离我们还远吗?——关于我省火电厂脱硫治污工作的思考[J]
.环境,2001(7):22-23.
2
肖红专.
昆明市城市酸雨污染与防治浅析[J]
.环境科学导刊,2008,27(B06):94-95.
3
徐克彬,吴泽惠.
宜宾市城市酸雨污染及防治对策[J]
.四川环境,1997,16(1):46-50.
被引量:1
4
吴泽惠.
宜宾市城市酸雨污染及防治对策[J]
.环境科学与技术,1996(1):17-20.
被引量:4
5
许杨,王凯,贾桥莲,孙杰.
2007—2008年武汉市空气质量预报及检验[J]
.气象与环境学报,2012,28(2):81-84.
被引量:23
6
刘健.
江苏城市酸雨问题与对策[J]
.现代城市研究,1998,13(3):46-48.
被引量:6
7
高菊霞,张雅斌,李润强,雒新萍.
利用地面大气电场监测实现雷电预警[J]
.陕西气象,2009(B09):52-55.
被引量:3
8
专家释疑:三峡水库蓄水不会诱发较大地震[J]
.中国三峡建设,2007(2):27-27.
9
舒代宁.
乐山市城市酸雨污染及防治对策[J]
.西南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24(3):288-292.
被引量:2
10
齐峰,李烨,杨卫芳.
北方城市酸雨形成过程的影响因素及防治对策分析[J]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1,36(5):42-45.
被引量:6
现代农业科技
2011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