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强化“三个意识”建设高等教育强国
被引量:
28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1995年正当“九五”计划开始执行的时候,面对当时的形势,我们提出了把一个什么样的高等教育带入21世纪的问题,指出要把一个体制、结构更加合理,水平、质量更高,效益更高的高等教育带入21世纪。这样一个立意凝聚了高等教育的上上下下。在1992年召开的第四...
作者
周远清
出处
《教学与教材研究》
CSSCI
1999年第4期4-5,共2页
关键词
高等教育
中国
21世纪
教育改革
分类号
G649.21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336
引证文献
28
二级引证文献
132
同被引文献
336
1
石中英.
教育强国:概念辨析、历史脉络与路径方法——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有关教育强国建设的重要论述[J]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23,44(1):9-18.
被引量:103
2
韩志明.
大国治理的负荷及其应对机制——以规模问题为中心的理论考察[J]
.南京社会科学,2021(4):82-91.
被引量:23
3
张艺,陈凯华.
官产学三螺旋创新的国际研究:起源、进展与展望[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20,41(5):116-139.
被引量:29
4
夏纪梅.
外语教学的学科属性探究———“语言教育学”论引发的思考[J]
.语言教学与研究,1999(4):4-14.
被引量:29
5
阎光才.
于危机中重思高等教育的公共性[J]
.大学(研究),2009(12):11-20.
被引量:4
6
李立国,黄海军.
迈向高等教育强国之路——我国距离世界高等教育强国还有多远[J]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0(21):4-8.
被引量:3
7
康学伟.
论中国高等教育的六大矛盾及改革对策[J]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30(4):1-6.
被引量:3
8
王冀生.
我国高等教育新的伟大历史使命──由“两个战略性转变”到高等教育强国[J]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16(4):8-14.
被引量:1
9
王冀生.
高等教育是一种特殊产业[J]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16(3):3-9.
被引量:5
10
周远清.
加强文化素质教育 提高高等教育质量[J]
.中国大学教学,1996(1):4-7.
被引量:79
引证文献
28
1
王莉.
英语教学中的素质教育之我见[J]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0(2):103-105.
2
严运桂,龙厚雄.
《大学语文》与大学生素质教育[J]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1(3):109-110.
被引量:12
3
张炜,张蓉,刘延松.
建设高等教育强国视角下博士研究生教育的思考--中美博士研究生规模与结构的比较[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8(8):72-77.
被引量:6
4
冯超英,丁平.
试论面向21世纪的旅游高等教育[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28(S1):61-62.
5
徐绪卿.
论建设高等教育强国与国家示范性民办高校[J]
.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09,9(2):5-10.
被引量:2
6
徐绪卿.
浅论高等教育强国与国家示范性民办高校建设[J]
.大众商务(教育版)(民办教育研究),2009(7):32-37.
7
李晓群.
谈高校扩招效应与教育质量控制[J]
.重庆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2(2):30-34.
8
王静修,马陆亭.
给教学工作予永恒的支持——学习周远清教育思想的体会[J]
.中国高教研究,2012(12):13-18.
被引量:3
9
吴蕾.
高职大学语文教学刍议[J]
.新校园(中旬刊),2013(1):33-33.
10
李日星.
人文学科的教育使命与教育模式[J]
.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2(2):71-77.
被引量:6
二级引证文献
132
1
李和平,郭婧.
困境与破局:高水平民办高校的发展之路——基于新制度主义的视角[J]
.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21,21(6):12-20.
被引量:7
2
徐宇.
大变局下高职创新创业课程的思政引领评价机制探究[J]
.职业教育,2024(4):26-28.
被引量:2
3
寇军强.
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三度”课程建设[J]
.学园,2020(36):65-66.
4
马浚锋.
省域高等教育加持度研究[J]
.现代教育管理,2021(3):25-35.
被引量:3
5
高耀.
“双一流”建设中需要厘清的三个基本理论问题:目标、实施与评价[J]
.高等教育研究,2022,43(12):43-52.
被引量:3
6
亢孟军,杜清运,苏世亮,翁敏.
通识教育背景下GIS专业核心课程建设模式[J]
.测绘通报,2023(S02):15-18.
7
刘亚敏.
人文学科教育改革探论[J]
.理工高教研究,2002,21(4):30-32.
8
吕桂兰.
构建开放式大学语文教学模式 提高学生综合语文能力[J]
.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9,26(4):101-102.
被引量:7
9
葛海燕.
中国古典文学在人文素质教育中的重要性[J]
.飞天,2009(20):94-95.
被引量:1
10
王春春.
浅谈中国通识教育之争[J]
.医学教育探索,2003,2(4):6-9.
被引量:3
1
郑栋鹏.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者应增强三个意识[J]
.潍坊学院学报,2004,4(3):154-155.
被引量:1
2
孙广发,陈敏,徐庆侠.
高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三个意识的探讨[J]
.课程教育研究,2012(27):130-130.
被引量:1
3
我园近年来的德育工作[J]
.幼儿教育,1989,0(5):4-5.
4
张世明.
高考文言文试题解答的“三个意识”[J]
.语文天地,2013(9):5-6.
5
朱建英.
有效课堂中教师应具备的几个意识[J]
.学校管理,2012,0(1):20-21.
6
洪大文.
例谈文本细读起点的问题设计[J]
.教学与管理(小学版),2010(2):45-47.
7
王晶.
语文阅读教学要具备三个“意识”[J]
.商情,2010(6):151-151.
8
闫为佳.
校长教学管理片段二 树立“三个意识” 紧抓“四个重点”[J]
.黑龙江教育(小学版),2003(2):21-21.
9
庞荣惠.
小学低年级作文训练要增强三个意识[J]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1(S1):267-268.
被引量:1
10
王海艳.
浅谈“问题教学法”的三个意识[J]
.广西教育,2007(7):33-33.
教学与教材研究
1999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