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瘀血与妇科疾病的关系
被引量: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笔者认为瘀血与妇科临床疾病具有广泛的联系。文中介绍了包括经、带、胎、产、和妇人杂病中的多种与瘀血有关的妇科常见疾病,但临床辨别疾病时必须坚持辨证论治的原则。
作者
雒挺托
孙宏善
机构地区
陕西国际商贸学院
韩城市西庄中心卫生院
出处
《现代中医药》
CAS
2010年第4期66-67,共2页
Modern Chinese Medicine
关键词
瘀血
妇科疾病
关系
分类号
R255.7 [医药卫生—中医内科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7
参考文献
8
共引文献
67
同被引文献
37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11
参考文献
8
1
李梃.医学入门[M].江西: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
2
张晓金.
痛经的现代研究进展[J]
.陕西中医,2000,21(12):574-575.
被引量:18
3
张锡珍.
活血祛瘀治疗崩漏70例临床报道[J]
.上海中医药杂志,1995,29(4):5-6.
被引量:9
4
匡奕璜.
活血化瘀法是治疗崩漏的基本法则[J]
.中医杂志,1996,37(7):402-404.
被引量:19
5
浦永芬,杨在纲.
带下病从淤论治初探[J]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1994,16(3):11-13.
被引量:7
6
梁君儿.
对慢性盆腔炎湿瘀内结证候的探讨[J]
.中国医药学报,1995,10(4):6-7.
被引量:19
7
杨鉴冰,杨秀玲,王惠萍.
化瘀安胎汤治疗血瘀型胎漏胎动不安68例[J]
.陕西中医,1994,15(12):531-531.
被引量:8
8
张保平.
不孕症辨治举隅[J]
.河北中医,2006,28(3):190-190.
被引量:1
二级参考文献
7
1
杨思林.炎痛喜康治疗原发性痛经26例疗效观察[J].中国农村医学,1990,(4):23-23.
2
吴锐.逐瘀温宫汤治疗血瘀兵寒型功能性痛经的临床与实验研究[J].陕西中医学院妇科研究生硕士学位论文,1985,.
3
刘昭阳.痛经片治疗功能性痛经的临床及实验研究[J].陕西中医学院妇科研究生硕士学位论文,1987,.
4
李晓燕.痛经片的药理实验研究[J].陕西中医学院妇科研究生硕士学位论文,1988,.
5
刘瑞芬.
试析崩漏患者的中医证型与西医病名、基础体温卵巢功能失调类型及血红蛋白的关系[J]
.上海中医药杂志,1990(10):15-18.
被引量:18
6
谢春光,蓝肇熙,杜联,张发荣,王雪华,姜德友,李敬孝,谢彦.
当归芍药散对痛经患者血液流变性及PGF_2α水平的影响[J]
.中西医结合杂志,1990,10(7):410-412.
被引量:33
7
周晓爱.
活血化瘀为主治疗痛经的临床疗效与甲皱微循环观察[J]
.广西中医药,1992,15(6):1-3.
被引量:23
共引文献
67
1
王转红,李军,赵玲玲,王必勤,秦秋果,栾艳秋.
化毒超微粉治疗湿毒瘀阻证女性下生殖道HR-HPV持续感染30例临床研究[J]
.中医杂志,2020,61(4):325-329.
被引量:8
2
黄晓桃,张明敏,黄光英.
针刺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研究[J]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04,26(7):432-433.
被引量:17
3
宋昌红.
愈痛贴治疗寒湿凝滞型痛经临床疗效观察[J]
.四川中医,2005,23(7):82-83.
被引量:6
4
王玲,牛新华.
论蒲黄配伍临床新用除顽疾[J]
.中医药信息,1996,13(2):13-14.
被引量:1
5
宋春桃,杨嘉.
电疗仪及压丸法刺激耳穴治疗痛经100例[J]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医学版),2006,23(3):54-54.
被引量:2
6
秦小珑.
中医药治疗慢性盆腔炎近况[J]
.河北中医,1996,18(6):36-37.
7
唐玉秋.
愈痛贴治疗寒湿凝滞型原发性痛经临床研究[J]
.山东中医杂志,2006,25(10):671-673.
被引量:10
8
陈志霞,黄健玲.
中医药治疗慢性盆腔炎湿热瘀结证研究进展[J]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6,13(10):99-101.
被引量:1
9
肖艳,贺丰杰,庞研.
活血化瘀法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的探讨[J]
.陕西中医,2006,27(10):1242-1243.
被引量:1
10
黄昀.
原发性痛经与体育锻炼关系研究进展[J]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06,28(6):1081-1083.
被引量:13
同被引文献
37
1
赵丹.
血瘀寒凝——治用少腹逐瘀颗粒[J]
.吉林中医药,2005,25(2):61-61.
被引量:5
2
胡志强,侯书伟.
浅析《医林改错》中桃仁红花的运用[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8(5):33-33.
被引量:12
3
董月彦.
综合治疗盆腔炎168例[J]
.现代中医药,2007,27(4):37-38.
被引量:1
4
段富津.方剂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55.
5
张玉珍.中医妇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9:194-196.
6
王清任撰.李天德,张学文整理.医林改错[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
7
俞宜年,林慧光.
对通因通用法的认识[J]
.中华中医药杂志,2009,24(4):482-484.
被引量:11
8
符小航,张勤,李勤.
人工流产后月经过少、闭经的机理探讨[J]
.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09,32(6):6-7.
被引量:24
9
罗颂平.
岭南医学之妇科学术与临证特色[J]
.中华中医药杂志,2012,27(3):519-521.
被引量:30
10
袁萌,孙增坤,倪红梅,何裕民.
中医学:女子不同于男子[J]
.中华中医药学刊,2013,31(7):1528-1530.
被引量:4
引证文献
3
1
李皓帆,潘芙宁,屈小会.
少腹逐瘀汤治疗不孕症的临床应用[J]
.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12,35(4):42-44.
被引量:7
2
袁烁,邱嘉菡,邓高丕.
邓高丕运用通因通用法治疗子宫瘢痕憩室引起的经期延长[J]
.中医学报,2021,36(11):2368-2371.
被引量:4
3
李家珍,伍娟娟.
从补肾活血法论治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J]
.中国民间疗法,2024,32(8):29-31.
二级引证文献
11
1
胡成玲.
以活血化瘀为原则治疗血瘀型不孕症的疗效研究[J]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2015,2(8):114-115.
2
鲍邢杰.
少腹逐瘀汤的现代研究进展[J]
.中医药导报,2015,21(22):88-91.
被引量:8
3
冯丽英.
论活血化瘀在女子不孕症治疗中的作用[J]
.数理医药学杂志,2017,30(6):905-906.
4
吴修红,赵闯,杨东霞,孙泽,王旭,张金琦,孙晓兰,张淑香,马艳春.
少腹逐瘀汤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J]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2017,20(5):612-616.
被引量:37
5
张佳勉,范学宇,凌娜.
少腹逐瘀汤加减联合宫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不孕症临床观察[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21,23(3):151-154.
被引量:17
6
李佳芮,张雪松,樊美玲,崔明华,陈欣.
绝经期女性经期延长发病机制及中医治疗[J]
.中国老年学杂志,2022,42(23):5906-5909.
被引量:1
7
徐玉珂,陈智聪,朱长刚,高建明,潘虎.
基于频数分析中药治疗气虚血瘀和瘀热互结型子宫切口憩室用药规律[J]
.中医药临床杂志,2023,35(1):93-98.
被引量:1
8
方小婷,王国华,张宝颐,屈心驰.
基于国家专利治疗女性不孕症的数据挖掘研究[J]
.中国性科学,2023,32(4):71-75.
被引量:3
9
吴燕,李赟.
李赟运用“一基三分法”论治剖宫产疤痕憩室所致的经期延长[J]
.中医药临床杂志,2023,35(8):1491-1494.
被引量:1
10
郭晶晶,鲁清浪,凌娜.
桃仁-红花药对在月经病中的运用[J]
.中医研究,2024,37(10):91-95.
1
刘升堂,徐波,胡翠莲.
小儿发热的辨治[J]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08,30(3):55-56.
2
李云文,胡传杏子,孙彩芬.
失眠证候临床辨别[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5,11(1):48-49.
被引量:9
3
张加雄,王凌.
浅析中成药的合理应用[J]
.中国实用医药,2010,5(1):37-39.
被引量:10
4
闻晓东,吴子明.
中医药治疗AIzheimer’s病的进展[J]
.湖南中医药导报,2001,7(3):98-100.
5
陈新,胡元骏.
内病外治 轻松化顽疾[J]
.东方养生,2013(1):70-73.
6
郑璐玉,张玉华,李飞.
祛痰方剂的源流探析[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1,17(8):839-840.
被引量:1
7
曾遥.
浅析小柴胡汤治疗“不大便”与“大便硬”[J]
.内蒙古中医药,2012,31(16):118-118.
被引量:1
8
刘明磊,王清照.
探讨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医辩证规律[J]
.大家健康(学术版),2016(2).
被引量:1
9
吴斌,温万芬,王米渠,李炜弘,张卫.
寒热实验研究进展及前瞻[J]
.四川中医,2002,20(1):18-21.
被引量:13
10
陈峻.
中药制剂质量控制技术分析[J]
.中国科技博览,2013(17):216-216.
现代中医药
2010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