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阐述了我国生态农业研究概况,概述了生态农业的内涵与特点及发展现状,分析了其制约因素,提出了发展对策。
出处
《现代农业科技》
2010年第9期319-321,共3页
Modern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参考文献6
-
1路明.建设生态农业是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摘要)[J].农村能源,2000(1):1-2. 被引量:7
-
2章家恩,骆世明.现阶段中国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实践和理论问题探讨[J].生态学杂志,2005,24(11):1365-1370. 被引量:62
-
3全国生态农业县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中国农业生态[M].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6.
-
4乔桂银.生态农业发展的制约因素与对策建议[J].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9(6):95-99. 被引量:20
-
5高春雨,李宝玉,邱建军.中国生态农业组织管理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09,25(24):392-397. 被引量:4
-
6赵永博.生态农业及其发展模式研究[D].西安:西北大学,2009.
二级参考文献23
-
1唐春根,李鑫.国内外农业产业化发展模式比较分析[J].世界农业,2007(2):9-11. 被引量:14
-
2黄淑玲.我国沙尘暴灾害及减灾对策[J].宿州学院学报,2005,20(3):89-92. 被引量:3
-
3章家恩,骆世明.农业生态安全及其生态管理对策探讨[J].生态学杂志,2004,23(6):59-62. 被引量:40
-
4刘新平,付水广.我国食品安全的现状及亟待解决的问题[J].南昌高专学报,2005,20(2):99-102. 被引量:6
-
5齐鑫山,胡景安.黄淮海地区生态农业模式分类[J].生态学杂志,1995,14(4):41-47. 被引量:11
-
6陈彦彦.生态农业制度的障碍分析与法律对策[J].中国农学通报,2006,22(8):613-616. 被引量:6
-
7曹俊杰.我国发展现代生态农业的条件及对策分析[J].复印报刊资料(农业经济研究),2006(9):128-133. 被引量:6
-
8余方镇.论我国农业产业化系统构建及运作协调[J].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37(1):51-55. 被引量:2
-
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EB/OL].http://www.stats.gov.cn/tjgb/ndtjgb/qgndtjgb/t20090226-402540710.htm,2009-2-26.
-
10中央政府门户网站.农业部发布2008年1-5月我国农产品进出口情况[EB/OL].http://www.gov.cn/ztzl/2008/07/09/content_1040580.htm.
共引文献85
-
1乔丽芳,马杰,余春林,张毅川.郑州黄河滩地生态重建研究[J].生态科学,2006,25(6):537-541. 被引量:2
-
2孙捷,朱宝,韩福秋.农民的农业生产行为选择研究述评[J].江西社会科学,2012,32(2):71-76. 被引量:5
-
3汪绍盛,方天纵,笪志祥.建立农业生态环境补偿机制与保护于桥水库水质安全关系研究[J].海河水利,2010(6):19-21. 被引量:3
-
4杨德伟,陈治谏,廖晓勇,倪化勇.三峡库区小流域生态农业发展模式探讨——以杨家沟、戴家沟为例[J].山地学报,2006,24(3):366-372. 被引量:8
-
5刘长海,骆有庆,廉振民,陈宗礼.陕北黄土高原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7):4463-4464. 被引量:8
-
6王小虎.新农村建设中发展生态农业的思考[J].农业环境与发展,2007,24(4):1-4. 被引量:6
-
7牛新胜,马永良,郝晋珉,孙振钧,牛灵安,吴菲,侯卢旭.生态学在我国粮食主产区新农村建设中的运用[J].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7):8648-8650. 被引量:1
-
8彭玉林,青先国.超级杂交稻生产力研究进展[J].作物研究,2007,21(B12):608-611. 被引量:5
-
9吴洪涛,武春友.中国生态农业模式在推广阶段的问题与对策[J].经济问题,2008(10):76-78. 被引量:6
-
10何怀兵.浅论现代农业的发展思路[J].商,2012(23):186-186.
同被引文献104
-
1周晓钟.我国生态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商场现代化,2008(2):380-381. 被引量:8
-
2周文静,杨忠国.农业科技园区与新农村建设的关系[J].南方农业,2007,1(3):49-52. 被引量:6
-
3梁树春.对石油农业与生态农业的再认识——兼论我国现代化农业模式的选择[J].农业现代化研究,1988,9(3):14-17. 被引量:7
-
4王继军,谢永生,卢宗凡,权松安.退耕还林还草下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初探[J].水土保持学报,2004,18(1):134-137. 被引量:42
-
5颜景辰,雷海章.世界生态农业的发展趋势和启示[J].世界农业,2005(1):7-10. 被引量:51
-
6肖忠东,周密,孙林岩.中国生态农业模式研究与实证分析[J].科学学研究,2005,23(2):208-212. 被引量:12
-
7王梅,张华盛.农业发展模式选择的思考[J].经济问题,2005(6):52-54. 被引量:9
-
8倪国华,郑风田.粮食安全背景下的生态安全与食品安全[J].中国农村观察,2012(4):52-58. 被引量:74
-
9魏德功.现代农业的基本内涵与现代农业园区建设[J].改革与战略,2005,21(10):12-16. 被引量:51
-
10朱明芬,陈随军.试论都市农业园区功能及其强化对策[J].浙江农业学报,2006,18(1):7-11. 被引量:14
引证文献13
-
1李定美,陈澄,陈丹.21世纪新兴职业——农业生态工程设计师的优势与潜力分析[J].轻工科技,2011,27(12):125-126.
-
2陈兴建,黄苏燕.论我国农业现代化过程中生态农业建设[J].生态经济(学术版),2013(2):208-210. 被引量:1
-
3沈权平.中国生态农业发展的问题及对策[J].商业经济,2013(11):8-10. 被引量:2
-
4韦袭芹,黄川,李善乐,马大文.巴马县生态特色农业发展现状与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4(17):274-276. 被引量:4
-
5刘强,李晓.基于福利经济学的生态农业发展困境分析[J].江苏农业科学,2014,42(11):459-461.
-
6王新新,顾保根,蒋雪君,沈新芬,王成科,芦芳.金山区生态农业发展的成效、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以种植业为例[J].上海农业学报,2015,31(1):101-105. 被引量:1
-
7任春英.我国生态农业发展的现状及对策[J].农业经济,2015(12):6-8. 被引量:5
-
8董家田,俞菊生,罗强,马莹.农业园区创新功能对上海都市农业发展的促进作用[J].农学学报,2016,6(6):56-60. 被引量:1
-
9王德旗.山东省生态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7(20):210-211. 被引量:2
-
10赵哲,陈建成,刘雨,程经纬,刘伟.生态农业替代石油农业——东北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46(4):53-60. 被引量:10
二级引证文献33
-
1潘雪佳.东北地区绿色农业种植技术的优势及推广对策[J].粮食科技与经济,2020(12):99-100. 被引量:7
-
2南亚男.关于多元化替代石油能源的技术发展及趋势的探讨[J].南北桥,2018,0(14):2-2.
-
3苏永利,王贤斌.发展生态农业:维护消费安全的必然选择[J].现代化农业,2014(9):41-43.
-
4高晓玲,丁刚.宝应县生态农业发展现状及解决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5(5):286-288. 被引量:1
-
5洪学志,蓝海清,郭秀平.广西巴马有机农业(种植业)生产现状调查报告[J].科技广场,2015(11):233-237.
-
6朱琳敏,王德平,邓楠楠.生态循环农业研究综述[J].现代农业科技,2016(16):224-227. 被引量:21
-
7张乐萌.关于我国生态农业发展的法律保障问题的思考[J].河北农机,2017,0(2):50-51. 被引量:2
-
8韩静.我国生态农业的发展现状和对策研究[J].小品文选刊(下),2016,0(10):152-152.
-
9刘倩,杨海.湘南丘陵地区生态畜牧业发展策略研究[J].黑龙江畜牧兽医(下半月),2017(9):25-27. 被引量:5
-
10尹黎明.稻田氮磷面源污染防控研究进展[J].湖南水利水电,2017(6):5-9. 被引量:2
-
1林嘉兴.谈技术创新联盟的发展现状与趋势[J].商业时代,2009(26):47-48. 被引量:6
-
2代兴荣.会泽县林下经济发展模式探讨[J].现代园艺,2015,38(6):217-218.
-
3杨洁,刘家顺.发展循环型农业运作方式的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8):4791-4792. 被引量:4
-
4王志阳.漳台合作发展特色农业之研究[J].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2(3):38-41.
-
5张亚彬,孙墨琳.我国发展现代农业的路径研究[J].商,2013(20):301-301.
-
6谢水清.论农村物流的内涵与特点[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6(3):51-53. 被引量:41
-
7陈健斌.精益化理念在机械生产管理中的应用[J].科技尚品,2017,0(1):106-106.
-
8国际有机农业与我国生态农业和绿色食品[J].中国农业信息快讯,2001(8):16-18.
-
9邹兴全,张甲,潘明安,晏承兴,李承端.重庆市万州区“种-加-养-沼-经”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研究[J].广东农业科学,2013,40(21):196-200. 被引量:1
-
10姜苹,常永吉,张亚军.农村物流特点浅析[J].现代经济信息,2009(19):28-28. 被引量: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