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生而知之”辨 被引量: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孔子关于"生而知之"的思想理论应该首先从认知路径的划分上去把握,应该着眼社会历史实践进行相关分析,简单悬置或虚化这一理论是不妥的。孔子重视"生而知之"应该引起我们的注意。
作者 杜汉生
出处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1期1-4,24,共5页 Journal of Hubei Normal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8

  • 1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5:33.
  • 2王守仁.答顾东桥书[A].张立文主编.王阳明全集[C].北京:红旗出版社,1996.
  • 3黄玉顺.孔子之精神境界论[J].孔子研究,2002(4):4-13. 被引量:9
  • 4王夫之.读四书大全说·沦语·季氏[A].船山全书,岳麓书社,1996.
  • 5康有为.论语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4.28,61,234.
  • 6蒋伯潜.十三经概论[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553.
  • 7康德.判断力批判[M].宗白华译.商务印书馆,1987.101,101,80,104.
  • 8哥德.哥德谈话录[M].译林出版社,2002.270.

共引文献136

同被引文献17

  • 1徐长福.亚里士多德实践哲学的理论特质[J].学习与探索,2006(4):32-37. 被引量:15
  • 2张岱年.中国古代哲学的基本特点[J].学术月刊,1983,15(9):5-10. 被引量:5
  • 3陈来.价值·权威·传统与中国哲学[J].哲学研究,1989(10):26-32. 被引量:14
  • 4张拭.《癸巳论语解》,四库本,卷四.
  • 5朱熹.《朱子全书》,第7册,上海古籍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72页.
  • 6朱熹.《朱子全书》,第6册,上海古籍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126、871页.
  • 7朱熹.《朱子全书》,第14册,上海古籍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1246、831页.
  • 8Menon R. Recent advances in cored wires for hardfacing. Welding Journal, 2002, 82(11): 53-58
  • 9Babu S S, David S A, Quintana M A. Modeling microstructure development in self-shielded flux cored arc welds. Welding Journal, 2001, 81(4): 91-97
  • 10程颐,程颢.《二程集》,北京,中华书局,1981.

引证文献2

二级引证文献2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