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黔西南布依族文化审美心理现象探析——黔西南布依族文化心理的发展与变迁
被引量: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柔"是黔西南布依族文化审美心理思想的内核与逻辑起点,其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女性倾向,二、中和素朴,三、宁静素雅,四、崇尚友善,它们以不同的形式显现在布依族的传统文化之中。
作者
黄守斌
韦磐石
张军
张翔
彭建兵
赵燕
机构地区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
出处
《黔西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9年第4期38-41,共4页
Journal of Southwest Guizhou Teachers College for Nationalities
基金
2009年贵州省省长基金项目(人文社科类):黔西南布依族文化心理的发展与变迁
关键词
黔西南
布依族文化
审美心理
柔美
分类号
B849 [哲学宗教—应用心理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6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25
同被引文献
30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3
参考文献
4
1
孙郁.
简朴之美[J]
.前线,2006(8):60-60.
被引量:3
2
张海明.
中国古代朴素美理论的发展及在美学史上的意义[J]
.文艺研究,2004(5):38-46.
被引量:14
3
谷因.
布依族稻作文化及其起源[J]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1):89-92.
被引量:12
4
黄世贤,毛 鹰编,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民族事务委员会.浪哨歌[M]贵州人民出版社,1987.
二级参考文献
6
1
谷因.
骆是夏越民族最早的名称[J]
.贵州民族研究,1994,14(3):89-97.
被引量:5
2
梁庭望.
水稻栽培——壮族祖先智慧的结晶[J]
.广西民族研究,1992(1):65-71.
被引量:14
3
严文明.
中国稻作农业的起源[J]
.农业考古,1982(1):19-31.
被引量:123
4
郭象注庄子此语道:"夫声不可胜举也,故吹管操弦,虽有繁手,遗声多矣.而执籥鸣弦者,欲以彰声也,彰声而声遗,不彰声而声全.故欲成而亏之者,昭文之鼓琴也;不成而无亏者,昭文之不鼓琴也."
5
瓦雷里:法译本《陶潜诗选序》,见梁宗岱《诗与真·诗与真二集》,外国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188页.
6
[法]瓦雷里.法译本《陶潜诗选序》[A].梁宗岱.《诗与真·诗与真二集》[C].外国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188页.
共引文献
25
1
颜全己.
论环境人类学视角下的镇宁布依族文化[J]
.人口·社会·法制研究,2022(1):161-170.
2
白振有.
论三毛散文语言的审美特征[J]
.飞天,2009(18):12-14.
被引量:1
3
白振有.
试论三毛散文语言朴素自然的审美特征[J]
.作家,2008,0(10):44-44.
被引量:2
4
钱少武.
试析李广田散文朴素美的传统根源[J]
.韶关学院学报,2009,30(5):43-47.
5
钱少武.
创作和评价之“真”——论京派批评的潜在价值取向[J]
.江汉论坛,2010(4):108-111.
被引量:2
6
崔明昆,赵文娟,孙敏,朱丽娟.
布依族染色植物资源的民族植物学研究——以云南罗平县多依村调查为例[J]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31(4):21-25.
被引量:12
7
黄守斌.
布依族审美心理的形成探析[J]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7(4):71-74.
被引量:3
8
黄守斌.
中和素朴:布依族在生活中演绎的审美意识[J]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1(4):46-49.
被引量:1
9
兰鲜凤.
季羡林散文对淡美的追求[J]
.文学教育,2012(17):39-41.
10
钱柳柳.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如何保护传承传统文化[J]
.神州,2013(21):22-22.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
30
1
韦启光.
儒学与贵州少数民族文化的融合[J]
.贵州民族研究,2004,24(2):38-43.
被引量:9
2
何岭.
祖师神崇拜:布依族八仙乐名称文化透视[J]
.艺术探索,2004,18(6):38-39.
被引量:2
3
王坤.
鼓励学生自己提问题[J]
.教育学报,1998(7):14-16.
被引量:22
4
孟慧英.
布依族的神话与宗教[J]
.贵州民族研究,1987,7(4):113-121.
被引量:10
5
康家伟.
布依族古歌中的原始意识[J]
.贵州民族研究,1985,5(4):68-73.
被引量:5
6
周政文.
傩戏艺术的美学阐释[J]
.大家,2010(11):72-73.
被引量:1
7
王晓朝.
文化视域与新世纪宗教文化研究的基本走向[J]
.世界宗教研究,2002(3):24-30.
被引量:13
8
何岭.
布依族婚礼八仙乐整体性量化分析——以贵州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布央”八仙乐为考察案例[J]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5(4):13-26.
被引量:6
9
马骁.
从生理的角度看宗教需求的产生[J]
.宗教学研究,2007(1):206-208.
被引量:3
10
罗中枢.
论信、信念、信仰、宗教信仰的特征及意义[J]
.宗教学研究,2007(2):128-131.
被引量:26
引证文献
3
1
覃会优.
布依族傩戏及其面具的艺术特点与当代价值[J]
.大众文艺(学术版),2012(7):218-219.
被引量:2
2
彭建兵.
外来宗教对布依族信仰文化心理发展变迁的影响[J]
.宗教学研究,2014(2):177-183.
被引量:1
3
陈雁翔.
少数民族地区高中英语课堂学生自主提问的调查与思考[J]
.教育研究(2630-4686),2019,2(12):166-167.
二级引证文献
3
1
蒋华.
贵州傩文化研究述评[J]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4,35(2):80-81.
被引量:1
2
王加雪,彭建兵.
老安章布依族村寨原始信仰文化及其社会价值分析[J]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2,6(27):140-143.
3
王卫静.
贵州傩戏及其面具的艺术研究与应用探索[J]
.艺术品鉴,2018(12X):82-83.
1
韦磐石.
黔西南布依族宗教信仰的发展与变迁[J]
.人民论坛(中旬刊),2010,0(12):180-181.
被引量:3
2
韦磐石,张军,张翔,彭建兵,黄守斌,赵燕.
论布依族文化审美情感的当代价值取向——黔西南布依族文化心理的发展与变迁[J]
.黔西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1):22-26.
被引量:3
3
张晶,韦磐石,张军,张翔,彭建兵,黄守斌,赵燕.
布依族物质文化的视觉美——黔西南布依族文化心理的发展与变迁[J]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0,0(1X):45-48.
4
张翔,韦磐石,赵燕,张军,彭建兵,黄守斌.
黔西南布依族传统伦理文化心理探析——黔西南布依族文化心理的发展与变迁[J]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0,0(1X):41-44.
5
戴信军.
装饰·意味·天性——中西文化审美趣谈[J]
.海内与海外,2002(12):55-57.
6
赵燕,韦磐石,张翔,张军,彭建兵,黄守斌.
布依族伦理道德心理发展探析——黔西南布依族文化心理的发展与变迁[J]
.黔西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1):27-31.
7
彭建兵.
天主教传布黔西南布依族地区述略[J]
.贵州文史丛刊,2015(1):23-29.
8
李景隆.
宗教文化审美探析[J]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8(2):125-129.
9
刘如,夏晓燕.
论社会转型时期道德观念的变迁[J]
.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5(2):6-7.
被引量:1
10
刘文明.
论早期基督教禁欲主义的兴起及其反女性倾向[J]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16(3):25-28.
被引量:2
黔西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9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