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针刺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研究方法的分析与思考
被引量: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近年来国内学者们围绕针刺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开展了大量的临床研究,结果均显示疗效肯定,且相比西药治疗具有安全无不良反应的优点。但由于研究方法存在缺陷,研究结果无法在国际学术平台上进行交流并得到认可。借鉴循证医学方法,运用严谨的科研设计、科学的治疗方案以及严格的临床研究质量控制体系和数据管理平台进行规范深入的研究,势在必行。
作者
黄科
机构地区
重庆
出处
《吉林中医药》
2009年第11期949-951,共3页
Jilin Journal of Chinese Medicine
关键词
消化不良/针灸疗法
临床研究方法
质量控制体系
科研设计
数据管理平台
分类号
R723.11 [医药卫生—儿科]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01
参考文献
29
共引文献
370
同被引文献
99
引证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56
参考文献
29
1
王子臣,王文莉.
芒针为主治疗非溃疡性消化不良疗效观察[J]
.中国针灸,2002,22(3):149-150.
被引量:21
2
石奕丽.
针刺配合拔罐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35例疗效观察[J]
.新中医,2003,35(10):45-46.
被引量:6
3
李宏军,李国萍.
针刺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观察[J]
.中国针灸,2004,24(2):88-90.
被引量:33
4
赵亚萍,刘晓辉,丁敏.
针刺八脉交会穴和下合穴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45例临床观察[J]
.江苏中医药,2005,26(9):30-30.
被引量:27
5
陈建永,潘锋,徐建军,章正娴.
针刺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症状及胃电图的影响[J]
.浙江中医杂志,2004,39(7):314-315.
被引量:19
6
储浩然,马骏,孔红兵.
针药并用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观察[J]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04,23(3):25-26.
被引量:14
7
肖红.
针刺加大承气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38例[J]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05,10(4):250-250.
被引量:7
8
姚筱梅,姚树坤,张瑞星,常丽丽.
针刺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内脏敏感性的影响[J]
.针刺研究,2006,31(4):228-231.
被引量:35
9
唐胜修,徐祖豪,唐萍,梁列新.
针刺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对照研究[J]
.四川中医,2006,24(4):101-102.
被引量:29
10
刘文全,王健,郝志友.
针刺对功能性消化不良胃肠动力影响的临床研究[J]
.中国针灸,2001,21(5):267-269.
被引量:75
二级参考文献
101
1
翟俊霞,王海英.
针灸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进展[J]
.中国中医药科技,2004,11(4):256-256.
被引量:6
2
钱立伟,林亚平,韦志群,刘凌宇,姚雪祥,邹木金.
补泻手法对胃、十二指肠患者幽门括约肌的影响[J]
.中国医药学报,1993,8(2):27-29.
被引量:6
3
钱立伟,韦志群,刘凌宇,邹木金,林亚平,姚雪祥.
电针足三里穴对人体幽门运动功能影响的研究[J]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3,13(6):336-339.
被引量:44
4
赵荣莱.
从脾胃升降理论探讨开发胃动力中药的设想[J]
.中医杂志,1993,34(1):50-51.
被引量:31
5
张锦坤,侯晓华.
非溃疡性消化不良的诊断和治疗[J]
.临床内科杂志,1994,11(4):6-7.
被引量:42
6
张安莉,陈日新,康明非,程立红,许金水.
针灸治疗胃动力障碍症临床疗效研究[J]
.中国针灸,1994,14(5):1-3.
被引量:47
7
金冠球,肖正达,朱剑耀,姚季生,谢宇野,张思义,李永平,吕礁.
92例非溃疡性消化不良患者的胃电图、胃动素、胃泌素及粘膜肥大细胞的观察[J]
.中华消化杂志,1995,15(1):54-55.
被引量:37
8
刘萌,滕松茂.
耳针治疗胃肠神经官能症的临床观察[J]
.上海针灸杂志,1995,14(6):247-248.
被引量:13
9
汪鸿志,江华.
消化不良的临床与分型[J]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1995,15(1):9-10.
被引量:129
10
苏薇薇,范尚廉.
针刺对血浆胃肠激素和胃分泌机能的影响[J]
.中华消化杂志,1989,9(3):148-150.
被引量:24
共引文献
370
1
郭小军,周灿,王柯,闫宇.
开塞露纳肛加足三里穴注射甲氧氯普胺治疗腹部术后腹胀60例[J]
.陕西医学杂志,2008,37(6):730-732.
被引量:3
2
邵瑛.
艾灸“后三里”对疳积大鼠胃肠激素的影响[J]
.中国针灸,2004,24(z1):109-111.
3
周惠芬,王玲玲,衣运玲,王耀帅.
针灸治疗功能性胃肠病的优势[J]
.针灸临床杂志,2010,26(2):1-5.
被引量:55
4
马婷婷,李瑛,田小平,梁繁荣.
针刺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学现状与思考[J]
.中国针灸,2008,28(S1):91-93.
被引量:1
5
田小平,李瑛,马婷婷,梁繁荣.
电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研究的应用现状[J]
.中国针灸,2008,28(S1):96-97.
被引量:3
6
杨雪娟,安书成.
针刺对胃运动和胃电的影响及其机制分析[J]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31(S2):233-237.
被引量:3
7
翟俊霞,王海英.
针灸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进展[J]
.中国中医药科技,2004,11(4):256-256.
被引量:6
8
郑德先,刘清军,郑春长,姜金凯,翟爱华.
针灸与胃动力药在钡餐透视中增加胃动力的研究[J]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2004,2(2):129-130.
被引量:2
9
庞军,陈家兴,周海丰,雷龙鸣,伦轼芳,黄锦军,苏宏敢,周永强,韦江林.
足反射疗法结合推拿治疗胃肠道功能紊乱患者526例临床观察[J]
.双足与保健,2004(5):10-13.
10
张泓,严洁,易受乡,常小荣,刘玉群,林亚平,阳仁达.
电针足阳明经穴对胃窦胆囊收缩素受体基因表达的影响[J]
.中国针灸,2004,24(10):717-719.
被引量:7
同被引文献
99
1
朱欢,胡幼平.
经筋疗法的临床应用回顾[J]
.针灸临床杂志,2007,23(2):56-57.
被引量:10
2
郑振芳.
中医辨证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经验总结[J]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09,18(3):74-75.
被引量:11
3
陈建永,潘锋,徐建军,章正娴.
针刺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症状及胃电图的影响[J]
.浙江中医杂志,2004,39(7):314-315.
被引量:19
4
黄裕新,王景杰,王晓斌,王键.
胃经穴位电针调节胃运动的神经作用机制[J]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2004,13(4):358-362.
被引量:46
5
徐三荣,林庚金.
心理因素与功能性消化不良关系的研究现状[J]
.国外医学(内科学分册),2002,29(2):67-69.
被引量:14
6
龚洪翰,王永正,肖香佐,邱春梅,汪丽娅,纪玉强,王敏,王敏君,王进华,曾献军.
fMRI探讨针刺足三里穴和下巨虚穴的大脑功能区分布[J]
.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2003,12(3):133-136.
被引量:48
7
张万岱,危北海,陈治水.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西医结合诊治方案(草案)[J]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5,25(6):559-561.
被引量:160
8
赵亚萍,刘晓辉,丁敏.
针刺八脉交会穴和下合穴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45例临床观察[J]
.江苏中医药,2005,26(9):30-30.
被引量:27
9
陈建永,潘锋,徐建军,詹程珥.
针刺对功能性消化不良胃动力的影响[J]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5,25(10):880-882.
被引量:77
10
周福生,祝淑贞.
功能性消化不良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J]
.临床消化病杂志,2005,17(5):256-258.
被引量:104
引证文献
6
1
陈媛,杨玥,郑华斌,侯天舒,封敏,余曙光.
针灸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穴位选择与机理研究分析[J]
.陕西中医,2012,33(2):252-253.
被引量:6
2
苏浩,田小平.
针灸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研究现状与思考[J]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28(4):588-589.
被引量:4
3
刘翀羽.
针刺对功能性消化不良作用研究进展[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22(2):215-217.
被引量:14
4
王磊,曹丽翠,黄银兰.
针刺经络辨证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J]
.吉林中医药,2014,34(2):199-201.
被引量:7
5
杨洋,艾芬,马朝阳,万文俊,李海燕.
辨证针刺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观察[J]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35(4):411-414.
被引量:15
6
戴明,方晓燕,吴燚雯,曹菲,陈卉怡,徐前方,宋毅,倪承浩,裴建.
腹三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研究[J]
.上海针灸杂志,2018,37(6):599-604.
被引量:14
二级引证文献
56
1
王宇亮,党中勤,牛学恩,孙晓娜,张玉峰,张广玉.
加味六君子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伴抑郁症40例临床观察[J]
.中医杂志,2013,54(17):1480-1482.
被引量:13
2
李朵朵,岳增辉,许丽超,谢涛,胡岗珠,杨俊.
电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远期疗效的临床观察与评价[J]
.针灸临床杂志,2014,30(2):1-4.
被引量:7
3
李朵朵,岳增辉,许丽超,谢涛,胡岗珠,杨俊.
辨证取穴针刺对功能性消化不良远期疗效的临床评价研究[J]
.中国针灸,2014,34(5):431-434.
被引量:28
4
康朝霞,张红星,唐雷,徐派的,王计雨,韩永丽.
电针对功能性消化不良大鼠胃肠动力及血浆胃饥饿素的影响[J]
.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8,20(5):5-8.
被引量:5
5
吴梦蝶,黄馨云,赵爽,郑雪,秦梦璐,吴焕淦,李璟.
循经取穴隔药饼灸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随机对照研究[J]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18,20(9):1585-1589.
被引量:6
6
王立东,戴明,吴焕淦,翁志军,吴璐一,刘慧荣,丁邦友.
足阳明胃经与胃的相关性研究进展[J]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30(3):558-561.
被引量:12
7
方奇.
疏肝健脾汤联合穴位敷贴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随机平行对照研究[J]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4,28(8):40-42.
被引量:4
8
程秋实,汪龙德,刘俊宏,毛兰芳.
中医药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研究进展[J]
.中华中医药学刊,2015,33(1):70-72.
被引量:50
9
王芬,王永兰.
中西医结合治疗幽门螺杆菌导致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观察[J]
.中医药导报,2015,21(4):75-78.
被引量:6
10
李彩华.
六君子汤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治疗效果研究[J]
.中医临床研究,2015,7(2):120-121.
被引量:5
1
胡小英,陈晓刚,许华,罗菲,高烁烁,黄蓓.
七味白术散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肠道微生态的研究[J]
.陕西中医,2012,33(7):807-809.
被引量:14
2
唐纯芬.
50例早产儿的护理体会[J]
.现代医药卫生,2008,24(16):2506-2506.
3
蒋丽芳,魏洪平,吴莉萍,吴敏.
布拉氏酵母菌散对轮状病毒肠炎患儿肠道微生态的影响[J]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15,27(5):558-560.
被引量:24
4
覃龙威.
30例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的临床治疗体会[J]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4,27(6):751-752.
被引量:1
5
李文斌,夏世文,王琳,刘汉楚,程红斌,谢集建,刘坚,常立文.
注射用牛肺表面活性物质防治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多中心调查[J]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3,28(14):1061-1064.
被引量:45
6
冯春霜,张敏.
小儿误服鼠药原因的分析与思考[J]
.中原医刊,2002,29(11):34-35.
7
陈梅,汪受传,杨燕,艾军,李瑞丽.
中西药治疗方案对小儿病毒性肺炎297例合并用药率比较研究[J]
.中医儿科杂志,2008,4(6):19-22.
被引量:4
8
刘娟,尚彪,张娟.
Lowell评分在观察高渗盐水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中的应用[J]
.世界中医药,2016,11(B03):679-680.
被引量:1
9
张茵,张玉强.
儿科住院病人抗菌药物使用现状的分析与思考[J]
.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04(1):22-23.
10
郑丹丹.
新生儿黄疸早期干预的进展[J]
.医学理论与实践,2005,18(11):1282-1283.
被引量:1
吉林中医药
2009年 第1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