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高职教育中校企合作动力机制初探
被引量:
4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高职教育是学校主体与企业主体双主体实施的教育,企业主体的不到位导致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路径的断裂。企业主体缺位的根本原医l在于其主动机制的缺失,由此,探索校企合作的动力机制是实现校企合作的前提。需求互动机制、利益补偿机制、股份办学机制是符合当前我国高职院校与企业实际的三大机制,将推动校企合作由形式走向实质、由被动走向主动、由单向走向互动。
作者
邱永成
机构地区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
出处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6期8-10,共3页
Education and Vocation
关键词
高职教育
校企合作
动力机制
分类号
G710 [文化科学—职业技术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0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479
同被引文献
146
引证文献
48
二级引证文献
243
参考文献
5
1
黄亚妮.
高职教育校企合作模式初探[J]
.教育发展研究,2006,26(10):68-73.
被引量:380
2
于泓,常辽华,郁道银.
积极开展产学研合作教育 努力探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J]
.中国高教研究,2003(7):63-64.
被引量:22
3
吴建设.
高职院校校企“双赢”合作机制的理性思考[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23(1):49-51.
被引量:67
4
盛月富.
校企合作办学摭谈[J]
.中国远程教育,2002(12):66-68.
被引量:5
5
陈丹.
我国校企合作教育中企业收益评估标准初探[J]
.教育与职业,2005(22):40-43.
被引量:14
二级参考文献
10
1
黄亚妮.
高职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的国际比较[J]
.高教探索,2004(4):70-72.
被引量:128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和中国高教学会产学研合作教育分会主编.必由之路-高等职业教育产学研结合操作指南[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
张恩祥,李春旺,黄标.高职校企合作模式与运行机制的研究与实践[EB/OL].http://www.buu.edu.cn/home/05cg/webpage/zccl/gasolin/38.doc
4
刘晓明,杨如顺.高职校企合作的现状、问题及模式选择[EB/OL].http://www.tech.net.cn/y-jyjs/cxhz/5395 .shtml
5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编.全国高职高专教育产学研结合经验交流会论文集[C].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6
梁众,韩忠军.产、学、研合作教育发展的新趋势[Z].上海产学合作教育协会网.2004.
7
毕克新,周欣荣,姜照华.
可持续发展的产学研联合的机制[J]
.科学学研究,1997,15(4):50-55.
被引量:25
8
秦旭,陈士俊.
产学合作的系统分析及运行机制研究[J]
.科学管理研究,2002,20(5):70-72.
被引量:24
9
刘晓明,杨如顺.
高职校企合作的现状、问题及模式选择[J]
.职教论坛,2003,19(14):30-31.
被引量:202
10
朱懿心,倪天祥,常小勇.
坚持产学研合作 培养应用型人才[J]
.中国高教研究,2004(2):47-48.
被引量:81
共引文献
479
1
王松.
从利益共同体到情感共同体:职业教育校企深度合作的着力点分析[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1(1):64-68.
被引量:16
2
向庆峰.
实训场地基建设备规模化以及资源共享策略对企业员工培训效果、培训质量提高的意义和促进[J]
.课程教育研究,2020(40):113-114.
被引量:2
3
欧香龙.
校企合作实践与探讨[J]
.科技经济导刊,2019(33):104-104.
4
赵砚科.
调律专业合作办学的实践案例分析[J]
.电子技术(上海),2021,50(2):160-161.
5
段兰兰,谌玮.
我国职业教育1+X证书制度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J]
.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电子版),2020,0(8):132-133.
被引量:18
6
袁根华.
模具专业顶岗实习中企业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
.中国校外教育,2017,0(A01):149-150.
7
李振祥.
高职产学合作障碍分析及对策研究[J]
.中国成人教育,2007(6):92-93.
被引量:5
8
何伟,沈晶.
校企合作建设校外实习基地几个问题的探讨[J]
.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学报,2007,9(2):64-66.
被引量:21
9
马晓梅.
试论电大系统生源下降的原因及对策[J]
.新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3,7(2):59-60.
被引量:1
10
付裕.
职业技能视角下的中韩高职教育比较研究[J]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3,33(7):161-162.
同被引文献
146
1
李高峰.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模式的分析与思考[J]
.成人教育,2009,29(9):32-34.
被引量:103
2
云子.
论校企合作机制[J]
.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综合版),2011,9(2):124-126.
被引量:4
3
李剑眉.
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教学的现状分析及展望[J]
.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28(S1):95-96.
被引量:5
4
王淑萍,孔庆仪,王静.
高职校企合作动力机制研究[J]
.当代职业教育,2010(9):4-7.
被引量:16
5
张再兴.
深入认识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紧迫性[J]
.思想教育研究,2004(11):11-11.
被引量:18
6
孙琳,李里.
职业教育的本质属性与发展模式选择[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22(4):13-15.
被引量:41
7
贾素萍.
职业院校教师职业倦怠问题研究的意义探讨[J]
.职业教育研究,2006(4):24-25.
被引量:30
8
黄亚妮.
高职教育校企合作模式初探[J]
.教育发展研究,2006,26(10):68-73.
被引量:380
9
吴兴富.
高职教育发展的创新重点和关键[J]
.职业教育研究,2006(6):32-33.
被引量:5
10
童炳金,林洪辉.
校企共建实训基地的模式与机制创新[J]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6(2):19-22.
被引量:44
引证文献
48
1
叶华光.
高职教育的特性分析与未来发展走向——与普通高等教育比较的视角[J]
.教育发展研究,2010,30(1):42-46.
被引量:25
2
陈立军.
技术服务是航海类校企深层合作的助推器[J]
.航海技术,2010(2):74-75.
3
庞世俊,庞少召.
职业教育中校企合作的驱动方式解构、问题与策略[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0,26(15):37-41.
被引量:13
4
庞世俊,庞少召.
职业教育中校企合作的驱动方式解构、问题与策略[J]
.交通职业教育,2010(2):4-8.
被引量:10
5
庞世俊,庞少召.
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驱动方式解构、问题与策略[J]
.职教通讯,2010(4):25-30.
被引量:7
6
林泉.
校企合作双赢机制建立初探[J]
.北方经贸,2010(11):152-153.
被引量:7
7
肖英芳.
高职商务英语专业校企“双赢”合作模式的建构[J]
.科技信息,2010(29):239-239.
被引量:3
8
冯天祥,贺定修.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症结及对策——以东莞为例[J]
.中国成人教育,2011(2):93-95.
被引量:2
9
赵苏.
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作用与实践[J]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0,23(6):19-20.
被引量:4
10
匡德花,黄顺杨,罗碧纯.
“嵌入式”校企合作——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新路径探析[J]
.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5(1):10-13.
被引量:16
二级引证文献
243
1
仝小芳,吴书安,王欣.
高职院校“教研产服”四位一体育人平台的构建与实践[J]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0(21):188-190.
被引量:5
2
Bottom Up与Top Down[J]
.管理学家(学术版),2013(12):34-34.
3
阙细春.
我国当代高职教学管理创新研究[J]
.大家,2011(23):190-191.
被引量:1
4
姚兴禄.
大职教背景下校企合作——职教集团有效运作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
.职业教育,2014(4):8-10.
被引量:1
5
赵永红,吕昕.
高职教育发展战略论纲[J]
.唐山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0(2):8-15.
6
叶华光.
高等教育职业性与学术性的协调发展[J]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0(3):70-74.
被引量:3
7
仇耀辉,庞少召.
职业教育中校企合作的对应层次关系、法则与策略[J]
.教育与职业,2010(27):8-10.
被引量:8
8
杨寿林.
困境与契机——用系统思维方式积极探索解决高职学生就业难题新模式[J]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10,27(3):83-85.
被引量:2
9
李德方.
现阶段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问题及对策——基于入学与就业的视角[J]
.职教论坛,2010,26(34):20-23.
被引量:3
10
李文芳,陈荣坤,陈樱,付建丽.
校企深度合作动力机制构建研究——以酒店管理专业为例[J]
.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3(1):23-26.
被引量:5
1
焦信敏,赵鹏.
推进校企深层次合作 提升校企合作动力[J]
.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13(3):36-39.
被引量:21
2
黄臻.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动力及策略探析[J]
.青年与社会,2013(12):162-162.
3
明航.
校企合作模式的国际比较[J]
.教育与职业,2010(30):12-14.
被引量:13
4
宋莹.
以高校生产性实训基地为平台的校企合作动力探析[J]
.纺织服装教育,2014,29(1):24-26.
被引量:1
5
陈文军.
加强中职学校的德育教育 提高中职生的综合素质[J]
.知识文库,2016,0(15):214-214.
6
张翌鸣,黄日强.
企业主体职业教育模式初探[J]
.河南社会科学,2012,20(12):87-89.
被引量:2
7
陈君奇,欧阳莉.
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校企合作”新模式探索[J]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19(1):50-52.
被引量:3
8
李济球.
高等职业教育校企深度合作中企业动力调查与思考[J]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5(3):4-8.
被引量:7
9
朱建.
大力推进企业界参与校企合作的动力机制[J]
.中国电力教育(下),2008(2):15-17.
被引量:26
10
叶煜,邹承俊,何兴无,尹华国.
农业类高职院校IT专业校企合作探究[J]
.当代职业教育,2012(6):4-6.
被引量:1
教育与职业
2009年 第2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