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语言模糊和语用模糊
被引量: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语用模糊是对模糊言语作出解释。此模糊言语既可表现为模糊语言,也可表现为非模糊语言。本文从模糊词语产生语用模糊,模糊词语的精确表达及非模糊词语的语用模糊三个方面,探讨了模糊语言的语用功能,指出语用模糊的范畴进一步扩大,学界对语用模糊的定义、具有不完整性。
作者
尹蕊
机构地区
四川外语学院研究生部
出处
《池州学院学报》
2009年第4期69-71,共3页
Journal of Chizhou University
关键词
模糊语言
非模糊语言
语用模糊
分类号
H03 [语言文字—语言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54
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552
同被引文献
17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4
参考文献
7
1
范武邱.
模糊语言研究中凸现出的几个问题[J]
.现代外语,2007,30(2):155-162.
被引量:26
2
侯国金.
语用含糊的标记等级和元语用意识[J]
.外国语,2005,28(1):41-47.
被引量:66
3
李秋梅.
关于语用模糊的再思考——兼与语义模糊相对比[J]
.山东外语教学,2003,24(1):65-68.
被引量:35
4
徐盛桓.
关联原则与优化思维——关联理论的阐释与献疑[J]
.外国语,2002,25(3):2-10.
被引量:69
5
何自然.
再论语用含糊[J]
.外国语,2000,23(1):7-13.
被引量:227
6
俞东明.
语法歧义和语用模糊对比研究[J]
.外国语,1997,20(6):30-36.
被引量:221
7
何自然.
浅论语用含糊[J]
.外国语,1990,13(3):30-34.
被引量:98
二级参考文献
54
1
郭贵春.
哈贝马斯的规范语用学[J]
.哲学研究,2001(5):36-43.
被引量:17
2
樊宝英.
略论中西文论接受思想的异同[J]
.齐鲁学刊,1999(4):31-33.
被引量:6
3
蒋严.
语用推理与“都”的句法/语义特征[J]
.现代外语,1998,21(1).
被引量:117
4
蒋骁华.
近十年来西方翻译理论研究[J]
.外语教学与研究,1998,30(2):31-36.
被引量:48
5
沈家煊.
英语中的歧义类型[J]
.现代外语,1985,8(1):26-35.
被引量:87
6
俞东明.
语法歧义和语用模糊对比研究[J]
.外国语,1997,20(6):30-36.
被引量:221
7
何自然.
浅论语用含糊[J]
.外国语,1990,13(3):30-34.
被引量:98
8
余虹.
西方现代诗学的语言学转向[J]
.文艺理论研究,1995(2):76-84.
被引量:10
9
吴世雄,陈维振.
论语义范畴的家族相似性[J]
.外语教学与研究,1996,28(4):14-19.
被引量:73
10
周湘萍.
情景描述的民族审美差异及根源[J]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24(5):64-66.
被引量:3
共引文献
552
1
张雅琦.
广告中语用含糊的元语用分析[J]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2020(30):35-37.
2
白新杰.
语言的模糊性探究[J]
.汉字文化,2020(2):3-5.
被引量:1
3
刘云鹏.
商务英语信函中模糊语言分析[J]
.文存阅刊,2018,0(23):148-148.
4
梅进丽.
试论模糊限制语的语用功能[J]
.咸宁学院学报,2003,23(4):107-109.
被引量:1
5
吴萍萍.
含蓄否定(英文)[J]
.上海电机学院学报,2006,9(S1):42-46.
6
刘乃美.
汉英歧义的成因及其运用[J]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2006(S1):124-125.
被引量:1
7
王桂兰.
略谈歧异与模糊[J]
.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5,20(z1):157-159.
被引量:1
8
黄成夫.
英汉语言歧义的结构现象分析[J]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4,21(S1):231-233.
被引量:3
9
鲁苓.
源流·理据·功用——“语言模糊性”解读[J]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1,17(4):74-76.
被引量:5
10
杨贤玉,彭家玉.
论模糊词语在日常口语体中的文体功能[J]
.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1,8(2):31-33.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
17
1
伍铁平.
模糊语言学综论[J]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29(6):88-90.
被引量:79
2
俞东明.
语法歧义和语用模糊对比研究[J]
.外国语,1997,20(6):30-36.
被引量:221
3
杨毓隽.
模糊限制语与言语交际[J]
.外语教学,2002,23(4):49-53.
被引量:44
4
李佐文.
试论模糊限制语的人际功能[J]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1,23(6):5-8.
被引量:15
5
吴亚欣.
自然语言的不确定性和语用学研究[J]
.外语教学,2001,22(1):18-22.
被引量:13
6
曾文雄.
模糊限制语的语言学理论与应用研究[J]
.外语教学,2005,26(4):27-31.
被引量:43
7
黄国文.
系统功能句法分析的目的和原则[J]
.外语学刊,2007(3):39-45.
被引量:67
8
Bloor T,Bloor M.The Functional Analysis of English: A Hallidayan Approach. . 1995
9
Lakoff,G.Hedges: A study in meaning criteria and the logic of fuzzy concepts. Papers from the Eighth Regional Meeting,Chicago Linguistic Society . 1972
10
栾兰,李雪莲.
语义的模糊性及其功能[J]
.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2(2):29-31.
被引量:3
引证文献
1
1
桂永霞.
模糊语言的多功能性质研究[J]
.江苏外语教学研究,2011(1):48-52.
被引量:4
二级引证文献
4
1
桂永霞.
语言的模糊性与汉语“人”的英译[J]
.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2(3):72-73.
被引量:1
2
桂永霞.
语言的模糊性与(红)颜色及其隐喻[J]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34(5):107-110.
被引量:14
3
桂永霞.
语言的模糊性与全球“绿色文化”[J]
.怀化学院学报,2013,32(1):88-90.
被引量:2
4
桂永霞.
英汉语“红色(red)”的文化隐喻差异[J]
.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3(1):81-83.
被引量:2
1
王建英.
动态助词“了”的语用功能和翻译形式研究[J]
.牡丹江大学学报,2008,17(12):25-26.
2
郑建新,梁文青.
英语语用歧义的美学功能[J]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8(2):69-74.
被引量:4
3
李艳.
从模糊性谈科学语言和艺术语言的关系[J]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46-147.
4
唐树芝.
论口语表达中的模糊性——模糊语言研究之三[J]
.晓庄学院社会科学学报,2003,32(1):101-103.
被引量:1
5
刘道影.
国际商务谈判中模糊语策略分析[J]
.商场现代化,2008(17):214-215.
被引量:6
6
李秋梅.
语义模糊、语用模糊和模糊修辞的界限与联系[J]
.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15,23(3):45-48.
被引量:15
7
陈意德.
论模糊修辞及其语用功能[J]
.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1,8(2):27-30.
被引量:19
8
苏联波.
模糊语言不模糊[J]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4(6):36-37.
被引量:6
9
刘佐艳.
模糊言语的美学功能和民族文化特点[J]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7,30(6):35-38.
被引量:5
10
张梦娟.
英语模糊言语及其修辞作用探析[J]
.海外英语,2015(1):56-57.
池州学院学报
2009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