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纽约公约》在中国的司法实践
被引量:
22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958年,联合国通过了《承认和执行外国仲裁裁决公约》。在其后50年间,该公约对国际商事仲裁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中华人民共和国于1986年12月2日决定加入《纽约公约》,并于次年1月22日向联合国递交批准书,该公约自1987年4月22日起正式对我国生效。在公约通过50周年,我国批准《公约》20余年之际,回顾《纽约公约》的生命历程及其所影响的整个国际商事仲裁体系,
作者
万鄂湘
出处
《法律适用》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6,共3页
Journal of Law Application
关键词
《纽约公约》
司法实践
国际商事仲裁
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国
外国仲裁裁决
《公约》
生命历程
分类号
D997.4 [政治法律—国际法学]
D925.2 [政治法律—诉讼法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299
引证文献
22
二级引证文献
192
同被引文献
299
1
姜霞.
论仲裁证据制度的独立性[J]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1(5):34-37.
被引量:7
2
任东来.
大国崛起的制度框架和思想传统——以美国为例的讨论[J]
.战略与管理,2004(4):16-22.
被引量:21
3
张心泉,张圣翠.
论我国临时仲裁制度的构建[J]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10,13(4):149-156.
被引量:46
4
邓锐,徐同义.
我国域外送达制度及其完善[J]
.山东法官培训学院学报,2010,26(1):111-114.
被引量:5
5
刘贵祥,沈红雨.
我国承认和执行外国仲裁裁决的司法实践述评[J]
.北京仲裁,2012(1):1-24.
被引量:7
6
许庆坤.
论国际合同中当事人意思自治的限度[J]
.清华法学,2008,2(6):80-88.
被引量:27
7
金彭年.
国际私法上的公共秩序研究[J]
.法学研究,1999,21(4):110-122.
被引量:20
8
陈安.
中国涉外仲裁监督机制申论[J]
.中国社会科学,1998(2):97-105.
被引量:20
9
朱景文.
关于法律与全球化的几个问题[J]
.法学,1998(3):3-10.
被引量:50
10
刘晓红.
论海峡两岸商事仲裁裁决的相互承认与执行[J]
.政法论坛,1998,16(4):105-108.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22
1
高杨.
境外仲裁机构在中国内地仲裁裁决的法律性质——兼论“仲裁地”法律概念在我国的发展[J]
.北京仲裁,2022(4):5-26.
2
李泓辉.
我国国际私法学2007年—2010年研究重点及演进[J]
.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5):119-122.
3
刘贵祥,沈红雨.
我国承认和执行外国仲裁裁决的司法实践述评[J]
.北京仲裁,2012(1):1-24.
被引量:7
4
陈运来.
我国农业保险仲裁的现实缺位及立法对策[J]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0(2):81-85.
被引量:5
5
张潇剑.
中美两国执行国际商事仲裁裁决比较研究[J]
.河北法学,2011,29(4):31-37.
被引量:3
6
潘军强.
论国外商事仲裁裁决在中国的承认和执行[J]
.商品与质量(理论研究),2011(4):134-134.
7
刘晓红.
非内国仲裁裁决的理论与实证论析[J]
.法学杂志,2013,34(5):77-87.
被引量:15
8
张潇剑,韩辉.
有哪些仲裁研究值得关注?——2009年中文法学期刊仲裁研究论文综述[J]
.北京仲裁,2010(2):27-47.
被引量:4
9
王雅静.
非内国仲裁裁决在我国的承认与执行——以宁波工艺品公司案为例[J]
.经济视角(下),2013(9):180-181.
10
何其生.
国际商事仲裁司法审查中的公共政策[J]
.中国社会科学,2014(7):143-163.
被引量:75
二级引证文献
192
1
周荃.
金融创新背景下司法与监管的协调与融合:基于司法裁判的视角[J]
.证券法苑,2020(2):465-483.
被引量:1
2
宋连斌,陈曦,陈希佳.
中国商事仲裁年度报告(2019)[J]
.中国国际私法与比较法年刊,2020(2):167-206.
3
林君怡,张琳琳.
对中国法院适用《纽约公约》正当程序条款的反思——基于实证研究的方法(1995~2018)[J]
.中国国际私法与比较法年刊,2018,21(2):160-184.
被引量:1
4
桑远棵.
中国法院拒绝承认与执行外国仲裁裁决的实证研究[J]
.仲裁研究,2021(2):116-131.
被引量:2
5
苏伟康.
竞争或协作——论国际商事法庭与国际仲裁的关系定位[J]
.仲裁研究,2021(1):13-24.
被引量:1
6
陈磊,时界,黎家祺.
“三位一体”国际商事争端解决机制中仲裁制度的革新——从国际商事法庭与国际商事仲裁机构的关系切入[J]
.仲裁研究,2021(1):1-12.
被引量:2
7
张营营,吴允杨.
构建“一带一路”框架下公正合理的争端解决机制[J]
.仲裁研究,2019(3):37-51.
被引量:1
8
徐伟功,赖宛仪.
论我国《仲裁法》中“仲裁地”的概念[J]
.武汉仲裁,2022(1):3-25.
9
张炯,杨陶.
印度仲裁司法审查中适用公共政策的百年回顾与启示[J]
.商事仲裁与调解,2024(3):36-50.
10
刘畅.
互惠原则下被撤销的国际商事仲裁裁决的承认与执行[J]
.商事仲裁与调解,2023(5):94-108.
被引量:1
1
康敦辉.
欧盟公共政策的实践对于国际商事仲裁影响[J]
.商场现代化,2015,0(25):11-12.
2
陈玉萍.
劳动争议处理可借“他山之石”[J]
.中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2011(4):40-41.
3
香港史料[J]
.四川党史,1997(5):56-56.
4
席庆堂.
对逮捕以外的强制性侦查措施监督的若干思考[J]
.法制与经济,2009(19):81-81.
5
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亚投行协定》[J]
.公民与法治,2015,0(24):2-2.
6
中英联合声明[J]
.农村财务会计,1997,0(6):48-48.
7
陈芝兰.
中国临时仲裁制度的具体设计[J]
.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2007,20(1):81-85.
被引量:2
8
戴敬廪.
在事业单位建立人事争议调解委员会之构想[J]
.中国人才,2005(02S):44-45.
9
周沫.
试探仲裁第三人——兼论对我国《仲裁法》之完善[J]
.大观周刊,2012(4):46-48.
10
王双.
没料到邓小平来拥抱[J]
.世界知识,2004(19):28-29.
法律适用
2009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