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李志道教授腧穴教学经验点滴
被引量: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李志道,天津中医药大学教授。师源针灸世家,业擅针砭,熔铸古今,笔耕不辍,从事临床、教学、科研近五十个春秋,学验颇丰,良著诸多。学生不才,得其教诲,积水成渊,以升量石,医门拾贝,点滴成文,以飨读者。
作者
黎波
杜元灏
机构地区
天津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部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出处
《上海针灸杂志》
2009年第5期301-302,共2页
Shanghai Journal of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关键词
针灸学
腧穴教学
名医经验
分类号
R249 [医药卫生—中医临床基础]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13
同被引文献
41
引证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17
参考文献
3
1
李志道,宫宝喜.
试论《甲乙经》对于类编《内经》的重要贡献[J]
.天津中医学院学报,1995,14(3):39-41.
被引量:7
2
孟红,佟秋芬,李志道.
关于阳辅穴的定位及其当为“髓会”之己见[J]
.中国针灸,1997,17(11):657-658.
被引量:4
3
李志道,王玉琴.
应该加强腧穴功能的研究[J]
.针灸临床杂志,1996,12(4):7-8.
被引量:5
共引文献
13
1
陈汉平,杨永清.
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96年度针灸学术主要动态[J]
.上海针灸杂志,1997,16(3):1-2.
被引量:1
2
谢晓隽,裴景春.
悬钟穴临床应用浅析[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1,17(8):902-903.
被引量:5
3
穆青.
腧穴按功效分类法与按经分类法教学效果的对比研究[J]
.光明中医,2011,26(9):1935-1936.
被引量:1
4
张卫东,王丕敏.
国颁标准《经穴部位》与腧穴定位相关问题的研究现状[J]
.中国针灸,2002,22(3):207-209.
被引量:2
5
张胜春.
《针灸甲乙经》之研究现状[J]
.中国针灸,2002,22(4):279-281.
被引量:4
6
王振国,余楠楠,陈泽林,郭义.
穴性与腧穴功能的本质——影响腧穴功能与作用的因素探讨[J]
.上海针灸杂志,2014,33(8):772-774.
被引量:5
7
田丙坤,邢玉瑞.
皇甫谧《针灸甲乙经》研究进展[J]
.中国针灸,2014,34(11):1135-1140.
被引量:14
8
张建斌.
皇甫谧《针灸甲乙经》学术框架的解构[J]
.中国针灸,2015,35(1):87-90.
被引量:28
9
王甲伟,陈波,魏连海,郭义,史丽萍.
《针灸甲乙经》治热病选穴规律探析[J]
.上海针灸杂志,2016,35(1):1-3.
10
宋晓溪,周琦,柳长华.
推测《针灸甲乙经》的编撰思路和方法[J]
.环球中医药,2016,9(9):1083-1086.
同被引文献
41
1
王树人,喻柏林.
论“象”与“象思维”[J]
.中国社会科学,1998(4):38-48.
被引量:96
2
陈尚杰.
穴位主治实质的探讨[J]
.中国针灸,2004,24(11):789-791.
被引量:8
3
赵永海,王斌.
关于针灸教材中穴位主治表述的探讨[J]
.中国针灸,2003,23(10):619-620.
被引量:5
4
周恩华,邓柏颖,粟胜勇,李扬帆.
近3年针灸临床经络证治文献的分析[J]
.中国针灸,2005,25(1):41-42.
被引量:7
5
吕炳强,李志道.
坐骨神经与下肢腧穴关系之探讨[J]
.针灸临床杂志,1995,11(9):12-14.
被引量:6
6
张鑫海,程子俊.
应当重视“押手"在临床操作中的运用[J]
.针灸临床杂志,1995,11(1):1-1.
被引量:2
7
卡他一,岗卫娟(译),黄龙祥(指导).
日本针灸简介——关于针灸师手的作用[J]
.针刺研究,2006,31(5):279-279.
被引量:2
8
周兴明.
腧穴主治教学的几点体会[J]
.中医教育,2006,25(5):70-71.
被引量:1
9
袁青,余瑾,靳瑞.
论现代的针刺补泻[J]
.中国针灸,2007,27(4):303-305.
被引量:15
10
彭增福.
西方针刺疗法之激痛点与传统针灸腧穴的比较[J]
.中国针灸,2008,28(5):349-352.
被引量:93
引证文献
5
1
陈波,赵雪,王丽,陈泽林.
李志道教授针灸临证心识[J]
.中国针灸,2011,31(7):635-637.
被引量:6
2
陈文,刘世红,黄爱明.
腧穴主治理解与讲授之我见[J]
.上海针灸杂志,2013,32(6):523-524.
被引量:2
3
陈向红,陈波,谷鑫桂,师哲,陈泽林.
试论押手在针刺临床操作中的作用[J]
.中国针灸,2017,37(11):1215-1217.
被引量:7
4
姜海伦,李志道,杨俊涛,杜宇征.
李志道教授临床使用鱼际穴(LU10)经验谈[J]
.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2021,40(5):553-555.
被引量:3
5
廉金玉,陈波,郭义,陈泽林.
押手在针灸取穴中的关键操作及重要作用[J]
.中华中医药杂志,2024,39(1):103-106.
二级引证文献
17
1
王颖男,于学平.
于学平教授针灸治疗中风病经验撷要[J]
.针灸临床杂志,2012,28(5):59-61.
被引量:7
2
李孟汉,李志道,孟智宏.
浅谈驾驭针感的要素及临床应用[J]
.中国针灸,2013,33(1):43-45.
被引量:11
3
马睿杰,林咸明.
基于团队导向的问题教学法在《经络腧穴学》中的应用及案例解析[J]
.中国针灸,2015,35(12):1315-1318.
被引量:9
4
陈向红,陈波,谷鑫桂,师哲,陈泽林.
试论押手在针刺临床操作中的作用[J]
.中国针灸,2017,37(11):1215-1217.
被引量:7
5
陈文,刘世红,黄振原,汪洋,范金华.
强调内涵建设 突出特色创新——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的体会与思考[J]
.卫生职业教育,2019,37(9):7-9.
6
杜旭,陈泽林,李志道.
李志道教授四肢组合穴应用经验撷英[J]
.天津中医药,2019,36(5):434-436.
被引量:1
7
郑昊钰,侯中伟.
“轻针慢捻法”单穴临床应用浅析[J]
.中医学报,2020,35(8):1670-1672.
8
诸忠良,甘霖,赵逸彬,林咸明(指导).
从“知为针者,信其左”再探针刺“押手”的应用[J]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21,45(2):190-192.
被引量:5
9
吴嘉慧,唐纯志,陈振虎.
陈振虎教授运用岐黄针疗法治疗颈椎病的经验[J]
.中医药导报,2021,27(7):226-228.
被引量:10
10
姜晓涵,焦召华,李志道.
李志道教授“驾驭针感法”治疗失眠经验撷粹[J]
.天津中医药,2021,38(10):1251-1254.
1
朱仙芬,何佳,李志道,李平.
李志道教授胆经侧头四透为主的临床应用[J]
.针灸临床杂志,2011,27(3):52-54.
被引量:7
2
梁静.
李志道教授针药并用治疗慢性胃炎经验[J]
.针灸临床杂志,2012,28(8):45-46.
被引量:2
3
梁冰洁,林右翎,李志道.
李志道教授隔针灸临床应用举隅[J]
.四川中医,2015,33(4):95-96.
被引量:1
4
陈泽林,李志道.
导师李志道教授“三间三边”的点穴经验及其在腧穴定位教学中的应用[J]
.天津中医学院学报,2003,22(2):48-49.
被引量:5
5
陈波,张静莎,郭义,陈泽林.
李志道教授胆经五刺经验采撷[J]
.上海针灸杂志,2012,31(3):141-142.
被引量:4
6
李梦甜,李志道,吕福全,焦娟娟,许阳阳,王文斌.
李志道针药并用治疗美尼尔氏综合征经验[J]
.湖南中医杂志,2015,31(10):20-21.
被引量:1
7
孙志.
《针灸学》腧穴教学方法探讨[J]
.中医杂志,2011,52(5):448-449.
被引量:10
8
王小龙,刘少宾,孙杰.
李志湘主任医师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经验[J]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29(1):76-77.
被引量:3
9
梁静,陈波,李志道.
李志道教授运用阳和汤治疗慢性湿疹经验[J]
.四川中医,2011,29(9):8-9.
被引量:11
10
李瑞超,李岩,付源鑫,赵祥斐,孙晶,李兰媛.
李志道教授“补三气”为主临床刺法举隅[J]
.中国针灸,2014,34(8):810-812.
被引量:4
上海针灸杂志
2009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