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社会流动视野中有组织犯罪发展趋势探讨
被引量: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中国当前的社会流动模式是国家——市场并行的双重秩序,社会成员的流动机会增多,向上流动频率加快,但仍然存在一些制度性流动障碍。这一现状对有组织犯罪发展趋势的影响表现为:社会流动障碍的博弈决定中国有组织犯罪的数量规模将保持在高位水平,并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有组织犯罪的演变过程遵循社会流动的规律。
作者
张远煌
姚兵
机构地区
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院
出处
《山东警察学院学报》
2008年第4期92-97,共6页
Journal of Shandong Police College
关键词
社会流动
有组织犯罪
发展趋势
分类号
D917 [政治法律—法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7
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219
同被引文献
3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6
1
刘广三,杨厚瑞.
我国犯罪原因研究的现状与困境[J]
.法学论坛,2007,22(2):34-41.
被引量:14
2
王永进.
转型时期社会流动的主要特征[J]
.中共山东大学委党校学报,2006(1):107-109.
被引量:2
3
当代中国社会分层和流动课题组.
当代中国社会流动的特点和障碍[J]
.职业技术教育,2005,26(15):50-52.
被引量:8
4
陆学艺.
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的分化与流动[J]
.江苏社会科学,2003(4):1-9.
被引量:184
5
李强.
现代化对中国社会分层结构之影响[J]
.东南学术,2000(2):12-17.
被引量:18
6
(美)戴维·波普诺(DavidPopenoe)著,李强等.社会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二级参考文献
27
1
康树华.
论中国犯罪学研究现状[J]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1997,24(3):1-5.
被引量:4
2
贾宇,莫洪宪,康均心.
我国应重视犯罪生物学研究[J]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1995,17(1):51-55.
被引量:2
3
李强.
政治分层与经济分层[J]
.社会学研究,1997(4):34-43.
被引量:126
4
于真.
机制论的罪因观─—双因双化统一论[J]
.中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17(6):10-14.
被引量:3
5
赵仕品.
社会转型期价值观念的变革和引导[J]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21(2):128-134.
被引量:4
6
刘祖云.
中国社会流动的现状与趋势初探[J]
.社会科学研究,1994(6):36-39.
被引量:8
7
皮艺军.
漫谈犯罪学研究的方法论与基础理论[J]
.江西警察学院学报,1999(4):15-20.
被引量:2
8
张宛丽.
当代中国社会流动机制探讨[J]
.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4(8):25-28.
被引量:28
9
王春光.
当代中国社会流动的总体趋势及其政策含义[J]
.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4(8):28-31.
被引量:25
10
王永进,邬泽天.
我国当前社会转型的主要特征[J]
.社会科学家,2004,19(6):41-43.
被引量:42
共引文献
219
1
李晨晓,葛新斌.
教育倾斜政策助力寒门学子突围的挑战与对策——基于差别原则的探讨[J]
.郑州师范教育,2024,13(4):50-54.
2
陆佳怡,黄媛.
共现、凸显与遮蔽:基于对《人民日报》1978年和2018年读者来信的考察[J]
.中国新闻传播研究,2021(2):30-44.
3
李牧原.
论《世间已无陈金芳》中的城乡叙事[J]
.汉字文化,2022(20):143-145.
4
李宇环,邓甜,李莎莉.
新时期社会稳定风险演化及其循证性评估方法的探索[J]
.风险灾害危机研究,2021(1):107-122.
被引量:1
5
严晓兰,魏莉.
休闲农业旅游开发的社会意义探讨[J]
.农业考古,2006(6):162-164.
被引量:7
6
孙艳霞,袁桂林.
农村教育促进学生社会流动限度研究[J]
.教育发展研究,2009,29(3):28-31.
被引量:11
7
张力,孙鹏.
城乡差距、社会分层与农民工流动问题[J]
.财贸研究,2013,24(6):36-45.
被引量:7
8
王景.
高等教育对社会分层的影响[J]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08(9):20-21.
被引量:1
9
王为桃.
提高村干素质 搞好农村工作——福泉市牛场镇加强村干部培训的经验与体会[J]
.理论与当代,2002(11):26-27.
10
宋革新.
当代中国大众文本评价期待[J]
.文艺理论与批评,2005(2):102-105.
同被引文献
3
1
尹明灿.
“私力救济式”农民工犯罪原因分析及预防[J]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5(5):53-56.
被引量:14
2
浙江省流动人口青少年违法犯罪问题研究(续)[J]
.青少年犯罪研究,2008(5):42-63.
被引量:8
3
马姝.
试论中国有组织犯罪的演变及其成因[J]
.福建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社会公共安全研究),2002,16(4):28-32.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1
1
傅跃建,胡晓景.
“跑长途”犯罪现象的成因及对策[J]
.浙江警察学院学报,2010,22(6):53-60.
1
陈景新.
消防监督检查发展趋势探讨[J]
.中国公共安全(学术版),2012(2):111-116.
被引量:1
2
李剑富.
大学生村官工作的发展环境、运行机制及趋势探讨[J]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1(1):113-119.
被引量:9
3
张静.
有关国际经济法的趋势探讨[J]
.经营管理者,2011(21):176-176.
4
张文可.
新中国成立以来民法发展及其发展趋势探讨[J]
.剑南文学(经典阅读)(上),2011(2):229-229.
5
张剑东.
市场经济新环境下的公司法发展趋势探讨[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4,0(33):98-99.
6
崔雨风.
武侯区:以活动为抓手做好新阶层人士统战工作[J]
.四川统一战线,2010(11):31-31.
7
付杰.
优化党员队伍结构 严格控制党员数量--解决好“质量不高”的问题[J]
.党建文汇(上半月),2013(3):15-15.
8
韩亚光.
中国知识分子的数量规模、素质结构和社会流动[J]
.新视野,2005(2):55-57.
被引量:2
9
包志勤.
从企业走入社 区——共青团组织跨世纪发展趋势探讨[J]
.当代青年研究,1999(4):1-4.
10
马长泉.
我国边境管理区发展趋势探讨[J]
.武警学院学报,2014,30(3):5-9.
山东警察学院学报
2008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