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老子“法自然”思想与当前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我国先秦时期老子的"法自然"思想中所蕴涵的效法自然,顺应自然,提倡无为,反对人为的自然伦理思想,对于我国当前的环境保护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启迪,值得我们认真加以借鉴。根据老子的这一思想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我国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应主要采取确立生态主义理念,走与自然和谐发展之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提高环保意识,建立健全环境利益协调机制等措施。
作者
于洪卫
机构地区
重庆文理学院
出处
《社会科学家》
CSSCI
2008年第10期133-135,共3页
Social Scientist
关键词
老子
“法自然”思想
可持续发展战略
分类号
B223.1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9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9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2
1
於贤德.
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必由之路——论生态主义的人学意蕴[J]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6(5):55-59.
被引量:8
2
刘松涛,郭谊.
人与自然关系视野中的和谐社会[J]
.毛泽东思想研究,2007(1):4-7.
被引量:4
二级参考文献
9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
[美]大卫·雷·格里芬编 王成兵译.后现代精神[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
3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4
胡锦涛.深刻认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扎扎实实做好工作,大力促进社会和谐团结[N].人民日报,2005-02-20.
5
[美]霍尔姆斯·罗尔斯顿.环境伦理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461.
6
[法]施韦兹·史怀泽著.陈泽环译.敬畏生命[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5.
7
[美]利奥波尔德著.侯文蕙译.沙乡年鉴[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
8
[法]塞尔日·莫斯科维奇著.庄晨燕,等译.还自然之魅--对生态运动的思考[M].北京:三联书店,2005.
9
杨通进.环境伦理与和谐社会[N].光明日报,2005—07—05.
共引文献
9
1
王泉.
论《空山》的生态叙事[J]
.小说评论,2009(S1):6-10.
被引量:1
2
胡新.
中国传统哲学的自然观与生态伦理[J]
.求索,2007(12):145-147.
被引量:7
3
米丹.
社会与自然的“共序”发展——从耗散理论看社会可持续发展[J]
.系统科学学报,2008,16(2):28-33.
被引量:3
4
郭琳.
和谐社会背景下人与自然关系的新思考[J]
.郑州牧业工程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29(2):44-46.
5
于洪卫.
老子和谐思想对我国当前和谐社会建设的启示[J]
.湖北社会科学,2009(12):109-113.
被引量:5
6
郑绍红.
个体网络学习的生态理念、要素与结构[J]
.远程教育杂志,2014,32(2):99-105.
被引量:12
7
申志清.
浅析生态主义的行政管理理念与方式[J]
.经济师,2014(11):40-43.
8
洪亘伟,刘志强.
村镇聚居空间撤并特征及优化趋势研究--以2000年以来的苏锡常地区为例[J]
.城市规划,2016,0(7):81-85.
被引量:4
9
费吴晓.
从生态文学视角解读《小王子》中的爱与责任[J]
.现代商贸工业,2019,40(8):180-183.
被引量:1
1
何涛.
《管子》的法律思想及现代意义[J]
.行政与法,2011(4):33-37.
被引量:3
2
刘春萍.
浅议西部大开发中的伦理道德问题[J]
.新疆社科论坛,2001(4):43-45.
3
孙文学.
论《道德经》中“道法自然”思想对当代可持续发展的启示[J]
.山西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01,13(1):6-10.
被引量:2
4
刘松涛,王瑛.
环境问题的根源及其出路[J]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22(3):40-43.
被引量:1
5
易顶强.
西方自然法与中国道家“法自然”思想之比较[J]
.广西社会科学,2002(4):80-82.
被引量:6
6
苏吉中.
论无为之旨的实质及意义[J]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3(5):5-11.
7
侯婉颖.
五刑起源的历史文化分析——五刑与法自然的哲思[J]
.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26(5):85-90.
被引量:2
8
黄萌.
浅析老庄道家自然思想中的可持续发展理论内涵[J]
.西部大开发(中旬刊),2012(1):97-97.
9
罗菊春.
世界观在文明发展过程中改变[J]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4):6-9.
10
刘洁章,刘梁波.
文化视角下的“法自然”非“自然法”[J]
.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94-97.
社会科学家
2008年 第10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