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习惯法的存在形式及其发展趋势
被引量: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习惯法存在具有客观性,通过习惯法存在的合理性和对与社会关系调解中的作用的论证,探究习惯法在调控民族群体的生产、生活方面的积极意义以及习惯法尤其是民族地区习惯法与国家法之间的关系,揭示习惯法存在的长期性及其对于社会进步的积极意义。
作者
吴迪
机构地区
中央民族大学
出处
《凯里学院学报》
2008年第4期53-55,共3页
Journal of Kaili University
关键词
习惯法
国家法
存在形式
发展趋势
分类号
D927 [政治法律—法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9
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160
同被引文献
19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6
参考文献
6
1
陈光国.
藏族习惯法与藏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J]
.现代法学,1989,11(5):69-72.
被引量:12
2
龙春松.
调适民族习惯法,为民族地区经济建设服务[J]
.广西民族研究,2002(2):58-61.
被引量:9
3
边继祖.
我国最大的一部法学类书——《中国大百科全书·法学》卷出版[J]
.政治与法律,1984(5):13-13.
被引量:8
4
高其才.
论中国少数民族习惯法文化[J]
.中国法学,1996(1):71-80.
被引量:85
5
田成有.
论国家制定法与民族习惯法的互补与对接[J]
.现代法学,1996,18(6):101-105.
被引量:36
6
龙大轩.
法治在民间的困惑——对羌族习惯法的考察[J]
.现代法学,2001,23(5):44-50.
被引量:24
二级参考文献
9
1
龙大轩.
历史上的羌族习惯法与国家制定法[J]
.现代法学,1998,20(6):122-129.
被引量:8
2
杨林,莫翰.
“埋岩”新说[J]
.广西民族研究,1997(2):58-60.
被引量:2
3
李富强.
壮族的都老制及其蜕变[J]
.广西民族研究,1993(1):51-54.
被引量:8
4
陈衣,陈维刚.
广西侗族的社会民俗[J]
.广西民族研究,1992(4):80-86.
被引量:3
5
龙大轩.
羌族习惯法述论[J]
.现代法学,1996,18(2):115-121.
被引量:6
6
杨进铨.
侗族民间防偷惩盗习俗初探[J]
.广西民族研究,1994(2):106-110.
被引量:5
7
参见李干芬、胡希琼著《仫佬族》P58-59,民族出版社出版.
8
见莫金山著《瑶族石牌制》P244
9
.《壮泰语诸民族历史与文化资料译丛》.,.第194页.
共引文献
160
1
王林敏.
论藏区赔命价的现代化整合[J]
.民间法,2021(3):252-268.
2
赵天宝.
德昂族习惯规范研究的回眸与前瞻[J]
.民间法,2021(1):153-174.
3
彭昕.
民族地区刑事和解的实践困境与调适方向[J]
.民间法,2021(1):76-92.
4
张邦铺.
羌族习惯法对羌区乡村治理的作用与运用[J]
.地方文化研究辑刊,2020(2).
被引量:1
5
廖永红.
民族习惯法与脱贫攻坚法治秩序建构的作用及完善[J]
.产业与科技论坛,2019,0(19):30-31.
6
刘晓明.
论民族习惯法之社会功用[J]
.贵州民族研究,2004,24(2):96-100.
被引量:14
7
马忠强,徐昶晟.
寻求正当的裁判解释——中国司法当代语境下的探讨[J]
.山东法官培训学院学报,2006,22(4):103-108.
被引量:1
8
文晓波,谷继建,徐佑敏.
习惯法对民族地区制度移植的影响研究[J]
.生态经济(学术版),2013(1):420-423.
被引量:3
9
邹渊.
习惯法与少数民族习惯法[J]
.贵州民族研究,1997,17(4):84-93.
被引量:51
10
张锡盛.
传统文化与少数民族地区的刑事法律制度[J]
.比较法研究,1991,5(3):20-28.
被引量:3
同被引文献
19
1
夏新华.
论非洲习惯法的概念与特性[J]
.西亚非洲,1999(3):62-66.
被引量:6
2
夏吉生.
非洲妇女在土地、财产继承和婚姻方面的法律地位问题[J]
.西亚非洲,1997(4):51-55.
被引量:3
3
高其才.
论中国少数民族习惯法文化[J]
.中国法学,1996(1):71-80.
被引量:85
4
贺文萍.
和平发展与非洲的妇女解放[J]
.西亚非洲,1995(5):20-25.
被引量:1
5
唐玉容,柏树义.
习惯法对我国法治建设的影响[J]
.哈尔滨学院学报,2004,25(9):112-114.
被引量:2
6
佟柔.中国民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3.
7
中国大百科全书.法学[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4.
8
贵州省人民检察院研究室.少数民族特殊案例选[Z],1988.
9
苏力.法治及其本地资源[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
10
汪勤梅.当代非洲妇女.妇女世界,:48-48.
引证文献
3
1
赵晶华.
论排除社会危害性行为的习惯法[J]
.经济与社会发展,2010,8(3):141-143.
2
申茜.
试论当代非洲习惯法下的津巴布韦妇女地位问题[J]
.大众商务(下半月),2010(1):210-210.
3
田海.
少数民族习惯法与国家制定法在刑事解纷领域的联动机制构建[J]
.社会科学家,2016,31(6):124-128.
被引量:6
二级引证文献
6
1
安然.
刑事司法视域下民族习惯的功能厘清与体系定位[J]
.民间法,2023(2):339-357.
2
王勇,吕玉玲.
民族自治地方刑事司法的实践逻辑——基于少数民族习惯影响裁判的考察[J]
.贵州民族研究,2021,42(3):31-38.
3
何晓龙.
涉民族因素社会矛盾纠纷解决机制研究的审视[J]
.四川民族学院学报,2018,27(5):23-29.
4
林洋.
民族习惯法实施路径的现代化转型[J]
.四川警察学院学报,2021,33(5):1-8.
被引量:1
5
安笑辉.
涉野生动物刑事案件中民族习惯宽宥功能的正当性检视[J]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37(1):131-137.
6
安然.
困境与疏解:民族事务治理法治化的刑事司法之维——以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的法治话语演进为切入[J]
.新疆社会科学,2022(6):110-120.
被引量:3
1
刘宗德.
论我国土家族民间法的特征[J]
.职工法律天地(下),2015,0(2):164-164.
2
刘宗德.
论土家族地区习惯法[J]
.职工法律天地(下),2015,0(2):280-280.
3
王同策.
章士钊调停毛、刘矛盾[J]
.北京档案,2003(6):42-43.
4
刘宗德.
论民间法在中国的存在(上)——以土家族地区的民风民俗为例[J]
.当代青年(下半月),2015,0(3):205-205.
5
刘宗德.
论民间法在中国的存在(下)——以土家族地区的民风民俗为例[J]
.当代青年(下半月),2015,0(3):210-210.
6
孔令宇,孙华玉.
乡规民约与国家现行法契合的研究——以甘肃腊子口民族乡为例[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4(4):5-6.
7
巫洪才,陈远菊.
论民族地区习惯法法治化归引的必要性及关键环节[J]
.社科纵横(新理论版),2013(3):81-82.
8
梁海燕.
民族地区习惯法与区域法治构建探析[J]
.民间法,2015,17(1):61-73.
被引量:2
9
韩伟.
浅谈新形势下医患关系调解[J]
.东方企业文化,2012(A06):212-212.
10
巫洪才.
关于刑事和解制度在民族地区的运用分析[J]
.学理论,2013(25):142-143.
凯里学院学报
2008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