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论民营科技企业自主创新环境体系的构建
被引量: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民营科技企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一支重要新生力量,民营科技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决定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在我国,民营科技企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需要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体系支持。为此,要从创新法律和政策制度体系与创新促成体系两大方面构建民营科技企业自主创新环境体系,从而推动民营科技企业自主创新,提升民营科技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实现民营科技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
白云
机构地区
哈尔滨师范大学政法学院
出处
《北方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38-141,共4页
The Northern Forum
关键词
民营科技企业
创新环境体系
分类号
F276.44 [经济管理—企业管理]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5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23
同被引文献
4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3
参考文献
4
1
[美]E.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M].邓正来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
2
[美]R.H.科斯、社会成本问题[A].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产权学派与新制度学派译文集[C].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1-53.
3
丛颖超.
山东省民营科技企业创新服务体系建设对策研究[J]
.理论学刊,2007(1):60-63.
被引量:1
4
马有才,赵友宝.
基于高新技术产业安全的民营科技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培育研究[J]
.生产力研究,2007(12):124-126.
被引量:7
二级参考文献
15
1
刘伟,陶树人.
模糊综合评价在煤炭产业安全中的应用[J]
.安全与环境学报,2005,5(1):89-92.
被引量:24
2
龚艳萍,耿娜.
我国高科技产品进出口分析与政策调整[J]
.对外经贸实务,2005(6):3-6.
被引量:5
3
王绪松.七成企业近三年有资金缺口[N].山东商报,2006—12-04.
4
乔显佳.科技工作者,过得好吗[N].齐鲁晚报,2004—09—23.
5
山东省科技厅科技情报研究所.山东省2000-2005民营科技企业发展状况概览(内部资料).
6
国家科技部.2005全国及各地区科技进步统计监测结果[EB/OL].http://www.most.gov.cn.
7
山东省科技厅政策法规处.现代服务业学习资料(内部资料).
8
杨玲秀.制造业利润低竞争遭瓶颈--产业安全暗存隐忧[N].中国经营报,2005,(1).
9
戴斌.北京旅游的产业安全与成长要素[R].北京市社科规划项目,2003.
10
朱安东.加强国家科研体系改革.中国经济研究通讯,2004,(5).
共引文献
23
1
梁丽芳,张彩虹.
构建森林生态服务市场的经济学分析[J]
.理论探索,2007(6):78-80.
被引量:2
2
胡海容.
煤炭与煤层气矿业权争议的成因及对策研究[J]
.华东经济管理,2008,22(7):71-75.
被引量:11
3
余其营.
基于法学教育的法律职业伦理塑造[J]
.教育与职业,2009(8):116-118.
被引量:5
4
郭春,张光明.
高新技术产业自主创新能力研究——基于因子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J]
.工业技术经济,2009,28(6):79-83.
被引量:12
5
张红.
关于拐卖妇女、儿童罪的反思[J]
.西部法学评论,2010(4):74-78.
被引量:5
6
曹钟安.
在道德与法律之间抉择——对物权法中遗失物拾得制度的法理透视[J]
.九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9(3):70-72.
7
汪勇.
阶层分化视阈下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及其“大众化”[J]
.天水行政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12(4):36-39.
8
邓馨阳,肖燕红.
高新技术企业持续创新能力评价研究[J]
.商业经济,2011(20):63-65.
被引量:8
9
王威.
公司社会责任的法理学思考[J]
.北方经贸,2012(3):40-40.
10
吕金柱,石明旺.
论习惯在地方立法中的实现路径[J]
.学术探索,2012(4):32-35.
被引量:4
同被引文献
4
1
赵鹏,苏慧文.
我国企业技术创新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
.技术与创新管理,2008,29(2):116-120.
被引量:5
2
蒋玉宏,江洋.
创新环境运行机制研究综述[J]
.科技与法律,2009(2):3-6.
被引量:7
3
刘锦英.
地方政府在区域创新系统中的作用探析[J]
.科技管理研究,2009,29(8):40-42.
被引量:12
4
严红.
四川科技创新的现状、问题及其对策研究[J]
.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09(5):84-87.
被引量:3
引证文献
1
1
张根文,朱卫东.
合芜蚌试验区经济发展与创新环境建设[J]
.特区经济,2010(10):182-184.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
3
1
郑晓明.
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中小企业“十二五”发展路径探究——以专利权质押融资为背景[J]
.商,2013(9):51-51.
2
江振龙,王芳,童和正.
基于合芜蚌自主创新试验区下蚌埠市的新发展[J]
.对外经贸,2015(6):93-94.
3
李晴昀,陶超,陈成.
我国县城居民幸福指数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安徽省定远和凤阳县的统计调查[J]
.中外企业家,2016(7X):222-224.
1
董芹芹,谢科范,翟运开.
中部崛起的科技创业支持体系分析[J]
.科技进步与对策,2007,24(8):5-7.
被引量:2
2
林加奇.
以体制创新促成江西经济的后发优势[J]
.江西改革,2001(7):4-7.
3
孙彦军.
跨行政区域的中原经济区创新体系构建[J]
.经济论坛,2011(9):39-41.
4
刘春玲.
中原经济区跨行政区域创新体系的构建思路[J]
.当代经济,2011,28(11):100-101.
被引量:1
5
王岚.
关注环境质量 唤回碧水蓝天[J]
.福建质量管理,2012(9):37-40.
被引量:1
6
江苏省如皋经济开发区[J]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5(4):81-81.
7
2016上海商务经济:转型升级亮点多[J]
.新民周刊,2016,0(34):59-59.
8
雷国雄.
理解经济集聚——从静态的知识最优利用到动态的知识创新促成[J]
.贵州社会科学,2012(12):119-125.
9
许祖华.
陕西设立科技奖鼓励科技创新促成果转化[J]
.中国西部科技,2002,1(3):51-51.
10
秦健,左平熙,程洁.
河南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环境体系的若干问题分析[J]
.河南科技,2003,22(11):12-13.
北方论丛
2008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