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当前我国职教发展中的课题与问题——访华东师范大学职成教研究所所长石伟平教授
被引量:
21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本刊编辑部自去年年底以来相继采访了我国职业教育政策研究的代表人物马树超研究员和教育部主管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黄尧司长。最近,又约请到我国"学院派"职业教育研究代表人物之一的石伟平教授,请他就当前我国职业教育发展中的课题和问题谈谈看法和思考。
作者
本刊编辑部
出处
《教育发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53-59,共7页
Research in Educational Development
关键词
华东师范大学
职教发展
课题
研究所
职业教育研究
教育改革与发展
所长
成教
分类号
G719.2 [文化科学—职业技术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77
引证文献
21
二级引证文献
87
同被引文献
77
1
孟广平.
全民的终身教育与培训──通往未来的桥梁──记第二届世界技术与职业教育大会[J]
.职业技术教育,1999,20(11):16-18.
被引量:21
2
熊文华.
广西高职教育产学研结合模式的探索[J]
.教育与职业,2005(18):32-33.
被引量:8
3
李吉林.
我的情境教育探索之路[J]
.基础教育,2005,2(7):105-111.
被引量:8
4
赵蒙成.
学习情境的本质与创设策略[J]
.课程.教材.教法,2005,25(11):21-25.
被引量:111
5
李俊峰,金涛.
高职《商务英语》贯彻产学研结合的尝试——兼谈高职贯彻产学研结合的“多样化”[J]
.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06(3):47-49.
被引量:5
6
耿洁.
构建工学结合培养模式框架设想[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22(31):30-32.
被引量:167
7
马连华.
做实“工学结合”是加快高素质劳动者培养的必经之路[J]
.教育与职业,2006(35):8-10.
被引量:38
8
宋晓梅,孔德宏.
我国职业培训制度的缺陷与创新[J]
.北方经济(学术版),2006(12):45-46.
被引量:9
9
暴丽颖.
从语言习得角度探讨课堂外语教学的必要性[J]
.外语界,2007(1):61-66.
被引量:36
10
张琪.
面向企业的职业培训是高职教育的重要任务[J]
.石油教育,2007(2):17-19.
被引量:5
引证文献
21
1
刘晓丹.
浅谈中职英语教学实施策略[J]
.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83-84.
被引量:2
2
姜汉荣.
以情境教学引领中等职业教育课程开发——基于李吉林儿童情境课程开发的启示[J]
.南方职业教育学刊,2011,1(6):92-95.
被引量:1
3
张淑媛,张瑶.
高职护理英语课堂和谐教育模式实验报告[J]
.大家,2010(4):99-101.
4
葛锦林.
回归职业基础教育 开创职业教育未来[J]
.职教论坛,2009,25(7):55-57.
被引量:2
5
张彩霞.
从情境教学看高职学生英语实用能力的培养——兼谈《大学体验英语》第一册Unit3的课堂教学设计[J]
.考试周刊,2009(16):111-113.
被引量:4
6
葛锦林.
回归职业基础教育 开创职业教育未来[J]
.交通职业教育,2009(4):25-27.
7
彭慧敏.
意大利职业教育培养模式的特色与思考[J]
.比较教育研究,2010,31(1):87-90.
被引量:1
8
麻来军.
构建中职课改“区域化”实践模式之探微[J]
.职教论坛,2010,26(9):16-21.
被引量:1
9
葛锦林.
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困境及对策——基于利益相关者逆向选择的视角[J]
.交通职业教育,2009(6):49-52.
被引量:14
10
葛锦林.
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模式探索:拟境教学——以财务会计课程教学改革为例[J]
.交通职业教育,2010(5):28-29.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
87
1
宋开春,黄帅,田涛涛.
卓越高职院校国际学生教育的定位和发展趋势探究[J]
.职业技术,2022,21(11):44-50.
2
谢颖.
价值整合与平台化:高品质职业院校建设的选择和进路[J]
.教育科学论坛,2020(33):30-35.
被引量:1
3
蔡庭嘉.
基于大学生创业教育与课程改革的培养与实践——以朝夕学院研究为例[J]
.中外企业文化,2020(10):146-147.
4
罗欣瑶.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与英语教学改革的契合[J]
.区域治理,2018,0(31):151-151.
5
光昕,李沁,光昭,董晓妮,刘何.
高职工业工程专业教育教学探索[J]
.中国成人教育,2009(23):172-173.
被引量:1
6
王德鸿,沈小云.
职校专业课新教师课堂教学目标设计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
.中等职业教育,2010(12):16-17.
被引量:1
7
任钢建.
构建新型中等职业教育理念的思考[J]
.教育与职业,2011(2):5-7.
被引量:2
8
昌永红,聂立武,孙玉红.
高职院校“结对子”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以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为例[J]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3(2):91-92.
被引量:3
9
李中民.
“工学结合”理应回归对人才的培养[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1,27(27):53-55.
被引量:7
10
李中民.
人才培养:“工学结合”的理性回归[J]
.职业教育研究,2012(1):151-152.
被引量:1
1
国际视野中的农村职教改革与发展[J]
.职教论坛,2009,25(11):42-42.
2
高就业率拉不起中国职业教育的声望[J]
.天津中学生,2009(12):10-10.
3
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问题与对策[J]
.职教论坛,2009,25(19):44-44.
4
高职教育专业群建设:概念、内涵与机制[J]
.职教论坛,2012,28(4):64-64.
被引量:1
5
高等职业教育办学模式评析[J]
.职教论坛,2012,28(10):55-55.
被引量:1
6
论统筹城乡职业教育发展的制度创新[J]
.职教论坛,2011,27(4):57-57.
7
周婉萍.
浅谈职业学校图书馆的建设与发展[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0,20(16):103-105.
被引量:1
8
王金海.
浅议网络带给职业学校的机遇[J]
.硅谷,2008,1(14):193-193.
9
周启.
2000-2009年我国职业教育研究队伍的状况——基于期刊论文的著者分析[J]
.河南农业,2012(24):10-11.
被引量:1
10
《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征稿启事[J]
.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3(1).
教育发展研究
2008年 第9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