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无氮三相泡沫防灭火技术在综采放顶煤工作面的应用
被引量: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结合枣庄新安煤矿的实际情况,研究了利用压缩空气代替氮气的三相泡沫防治采空区和综采支架后方自燃火灾治理和扑灭隐蔽火源的技术,尤其是对大范围采空区火灾、采空区隐蔽火源及高位火源、综放及俯采工作面煤炭自燃防治的难题,具有良好的效果,是防治煤炭自燃的有效技术手段。
作者
马汉鹏
王德明
机构地区
华北科技学院
中国矿业大学
出处
《煤矿安全》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31-34,共4页
Safety in Coal Mines
基金
2007年度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安全生产科技发展计划项目(07-360)
华北科技学院博士基金项目
关键词
综放工作面
无氮泡沫
压缩空气
防灭火
分类号
TD752.2 [矿业工程—矿井通风与安全]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5
参考文献
9
共引文献
227
同被引文献
12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11
参考文献
9
1
高广伟.
中国煤矿氮气防灭火的现状与未来[J]
.煤炭学报,1999,24(1):48-51.
被引量:44
2
邓军,徐精彩,王洪权,王春跃,文虎.
新型复合胶体防灭火技术及应用[J]
.煤矿安全,2001,32(12):42-44.
被引量:33
3
张如意.
煤矿用防火材料及阻化剂[J]
.矿业安全与环保,1999,26(1):6-7.
被引量:18
4
王德明.
矿井防灭火新技术——三相泡沫[J]
.煤矿安全,2004,35(7):16-18.
被引量:98
5
秦波涛,王德明,陈建华.
三相泡沫阻化特性实验研究[J]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1(1):5-8.
被引量:3
6
王德明,李增华,张仁贵,等.防治煤炭自燃的三相泡沫发生装置.专利号:ZL02148411.2;国际专利主分类号:E21F5/08.2004.
7
周福宝,宋体良,王德明,张玉良,李祥.
特大型火区的地面钻孔注三相泡沫灭火技术[J]
.煤炭科学技术,2005,33(7):1-3.
被引量:15
8
王德明,章永久,张玉良,周福宝,税晓云,李祥.
高瓦斯矿井特大火区治理的新技术[J]
.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2006,23(1):47-51.
被引量:19
9
马汉鹏,陆伟,王德明,戴广龙,仲晓星.
煤自燃过程物理吸附氧的研究[J]
.煤炭科学技术,2006,34(7):26-29.
被引量:25
二级参考文献
25
1
王德明.
矿井防灭火新技术——三相泡沫[J]
.煤矿安全,2004,35(7):16-18.
被引量:98
2
蔡康旭,王泳涛,张复胜,龚子来.
塑性石膏浆喷注防煤自燃技术[J]
.煤矿安全,1994(10):20-20.
被引量:2
3
李正乾,周蒲生.
分层综采放顶煤注氮防火的探讨[J]
.煤矿安全,1994(12):32-36.
被引量:2
4
陆伟,王德明,周福宝,戴广龙,李增华.
绝热氧化法研究煤的自燃特性[J]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05,34(2):213-217.
被引量:51
5
张人伟,李增华.
新型凝胶阻化剂的研究与应用[J]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1995,24(4):46-51.
被引量:27
6
戚颖敏,钱国胤.
煤自燃倾向性色谱吸氧鉴定法与应用[J]
.煤,1996,5(2):5-9.
被引量:23
7
李增华.
煤炭自燃的自由基反应机理[J]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1996,25(3):111-114.
被引量:115
8
杨胜强.
氢氧化钙对高硫煤的阻化实验及机理分析[J]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1996,25(4):68-72.
被引量:20
9
高广伟,旷裕光,赖挺春,徐扬,陶云春,黄福昌.
膜分离与膜分离制氮装置[J]
.煤炭科学技术,1996,24(11):21-24.
被引量:4
10
[2]WANG D M,QIN B T,LIANG X Y,et al.A new approach of three-phase foam in controlling mine fire[A].WANG Y H.M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5th) [C].Netherlands:A A Balkema,2004.159-163.
共引文献
227
1
贾廷贵,娄和壮,刘剑,曲国娜.
不同水分含量煤自燃过程热特性实验研究[J]
.煤炭学报,2020(S01):346-352.
被引量:26
2
吕继恒,李鹏,赵衍广.
内蒙古能源某矿灭火技术现状及探究[J]
.煤炭科学技术,2020,48(S02):53-56.
被引量:4
3
陈思涵,方全国.
温和氧化对高硫无烟煤微观结构的影响[J]
.煤炭科学技术,2020,48(S01):199-207.
被引量:2
4
李琨.
综采工作面综合防灭火技术研究[J]
.煤炭工程,2019,51(S1):97-99.
被引量:21
5
任万兴,王德明,周福宝,别小飞.
松软巨厚煤层高冒区自然发火原因及防治技术[J]
.煤炭科学技术,2007,35(5):24-28.
被引量:30
6
马尚权,陈学习,梁为,梁玉龙,程根银,郭德.
三相泡沫封堵钻孔裂隙特性试验研究[J]
.煤炭科学技术,2007,35(8):72-75.
被引量:3
7
徐永亮,王德明,仲晓星,任万兴,张玉涛.
高瓦斯油气伴生易自燃煤层防灭火技术[J]
.煤矿安全,2008,39(10):53-56.
被引量:2
8
赵云锋,姬财柱,李建民,胡绍勇.
三相泡沫治理巷顶煤层自燃隐患技术与实践[J]
.煤炭科学技术,2008,36(7):54-56.
被引量:4
9
陆伟.
高倍阻化泡沫防治煤自燃[J]
.煤炭科学技术,2008,36(10):41-44.
被引量:16
10
赵维国,王春生,冯德谦.
东荣二矿18层七面防火治理[J]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31(5):733-736.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12
1
李增华.
煤炭自燃的自由基反应机理[J]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1996,25(3):111-114.
被引量:115
2
李增华,位爱竹,杨永良.
煤炭自燃自由基反应的电子自旋共振实验研究[J]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06,35(5):576-580.
被引量:24
3
位爱竹,李增华,杨永良.
破碎、氧化和光照对煤中自由基的影响分析[J]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1(4):19-22.
被引量:8
4
罗道成,刘俊峰.
不同反应条件对煤中自由基的影响[J]
.煤炭学报,2008,33(7):807-811.
被引量:20
5
仲晓星,王德明,徐永亮,辛海会.
煤氧化过程中的自由基变化特性[J]
.煤炭学报,2010,35(6):960-963.
被引量:21
6
朱学栋,朱子彬,韩崇家,张成芳.
煤中含氧官能团的红外光谱定量分析[J]
.燃料化学学报,1999,27(4):335-339.
被引量:89
7
何飞,王德明,雷丹,张祎.
煤低温氧化升温速率与自由基浓度的特性分析[J]
.煤矿安全,2011,42(8):15-18.
被引量:5
8
戴广龙.
煤低温氧化过程中自由基浓度与气体产物之间的关系[J]
.煤炭学报,2012,37(1):122-126.
被引量:48
9
王彩萍,邓军,王凯.
不同煤阶煤氧化过程活性基团的红外光谱特征研究[J]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2016,36(3):320-323.
被引量:11
10
李娜,刘全生,甄明,赵斌,冯伟,宋银敏,智科端,何润霞.
不同变质程度煤燃烧反应性及FTIR分析其热解过程结构变化[J]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16,36(9):2760-2765.
被引量:15
引证文献
2
1
杨庆朝.
易自燃煤低温氧化过程中表面活性反应分析[J]
.煤炭技术,2018,37(7):167-169.
被引量:1
2
刘培森.
基于自由基反应的易自燃煤低温氧化过程分析[J]
.煤矿安全,2018,49(7):164-166.
被引量:10
二级引证文献
11
1
张嬿妮,刘春辉,宋佳佳,王安鹏.
长焰煤低温氧化主要官能团迁移规律研究[J]
.煤炭科学技术,2020,48(3):188-196.
被引量:20
2
王思栋,刘英忠,徐超.
煤矸石自燃氧化过程中自由基变化规律研究[J]
.工矿自动化,2020,46(4):34-37.
被引量:10
3
蒋孝元,杨胜强,周全超,周步壮.
低温氧化过程中氧浓度对煤体自由基反应特性的影响[J]
.煤矿安全,2020,51(8):37-42.
被引量:8
4
杨德金,杨胜强,季广瑞,赵建明,王吉斌.
不同氧浓度下煤体低温氧化过程中物化参数变化规律研究[J]
.煤矿安全,2021,52(4):39-44.
被引量:9
5
张镭,郑万成,赵波.
同一煤层煤和煤矸石氧化过程中自由基及CO的变化规律研究[J]
.能源与环保,2021,43(11):147-152.
被引量:2
6
张志旭,杨胜强,蔡佳文,周步壮.
基于加权马氏距离-灰靶决策模型的煤自燃程度判定方法[J]
.中国科技论文,2022,17(5):508-515.
被引量:5
7
邵华娣,杨胜强.
MgCl_(2)及Vitamin C抑制煤自燃效果的实验研究[J]
.煤炭技术,2022,41(12):135-139.
被引量:1
8
刘志荣.
过渡金属对煤自燃影响的实验研究[J]
.中国矿业,2023,32(5):153-159.
9
武帅,赵晓夏.
易燃煤层综放工作面撤架期间防灭火高效阻化技术研究[J]
.煤炭技术,2023,42(12):212-215.
被引量:1
10
赵瑞旭,赵波.
煤在贫氧条件下升温过程中的自由基反应研究[J]
.能源与环保,2024,46(4):26-31.
被引量:2
1
刘家臣,岳祥文.
综采放顶煤工作面及相邻采空区煤炭自燃防治[J]
.煤矿现代化,2007(6):25-26.
2
赵俊鹏.
ZF3200/16/24B放顶煤液压支架优化设计[J]
.机械工程师,2015(9):247-248.
3
白福臣,蔡鸿坡.
俯采工作面的瓦斯抽放[J]
.煤矿设计,1993(4):5-7.
4
张德鹏,段西凯.
葛亭煤矿俯采面采空区自然发火防治技术[J]
.煤矿安全,2017,48(3):79-81.
被引量:3
5
庞矿安.
MG400/920-WD型采煤机在杨庄煤矿俯采工作面的使用情况[J]
.煤矿机电,2011,32(3):107-108.
6
涂磊.
俯采工作面采空区“三带”分布研究[J]
.能源技术与管理,2017,42(2):53-55.
7
周锋.
综采安全回采中的防灭火技术[J]
.能源与节能,2016,0(10):156-157.
8
彭良伟.
大俯采工作面综合防治水探索和实践[J]
.科技资讯,2013,11(6):107-107.
9
郭召顺,赵庆民,薄其山.
多巷布置自燃煤层俯采工作面自然发火原因分析与治理[J]
.煤矿安全,2012,43(B10):151-154.
被引量:2
10
赵杨.
综合机械化俯采工作面供水系统的优化设计[J]
.安徽科技,2014(3):47-47.
被引量:1
煤矿安全
2008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