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蒹葭》和《雨巷》的比较解读
被引量: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作为极富有象征意蕴的两首诗歌,《诗经·蒹葭》和戴望舒的《雨巷》为我们提供了求而不得、可望难即的人生启示.但是在大致相同的主题下,不同的追寻态度、不同的追寻对象、不同的外在环境又折射出或执若或幻灭的不同抒情基调。
作者
徐峰
机构地区
山东财政学院人文艺术学院 讲师
出处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
2008年第3期123-124,共2页
Modern Chinese
关键词
《蒹葭》
《雨巷》
文本故事
追寻对象
环境
分类号
I207.25 [文学—中国文学]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5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7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1
参考文献
2
1
杨晓林.
“丁香一样的姑娘”就是“我”的镜像——戴望舒《雨巷》新解[J]
.名作欣赏(鉴赏版)(上旬),2006,0(10):43-46.
被引量:4
2
余光中.评戴望舒的诗[J].名作欣赏.1992(03)
二级参考文献
5
1
郑禾,刘雨.
索解文本:《雨巷》的意味[J]
.文艺争鸣,1998(1):76-79.
被引量:2
2
叶舒宪.
中国文学中的美人幻梦原型[J]
.文艺争鸣,1992(5):80-95.
被引量:19
3
杨朴.
美人幻梦的置换变形——《荷塘月色》的精神分析[J]
.名作欣赏(鉴赏版)(上旬),2004(12):104-111.
被引量:2
4
蓝棣之.
谈戴望舒的成名作《雨巷》[J]
.名作欣赏(鉴赏版)(上旬),2002(1):37-39.
被引量:4
5
方汉文.镜子阶段与文化心理主体认证的联系──拉康的后现代文化心理阐释[J].吕梁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03)
共引文献
3
1
卢志娟.
芳草美人寄幽情——论《雨巷》与《预言》的意象艺术[J]
.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2011(2):73-75.
被引量:1
2
郭倩倩.
丁香空结雨中愁象征轻弹心间怨——《雨巷》的象征美[J]
.北方文学(中),2012(12):62-62.
被引量:2
3
苏银娜.
《珍妮的画像》:梦幻的外衣和丰富的内里[J]
.电影评介,2016(22):65-67.
同被引文献
7
1
肖绮雯.
现代象征主义话语下的“雨巷”情结——戴望舒诗歌兼收并蓄的现代风格[J]
.社科纵横,2008,23(10):93-97.
被引量:5
2
王太顺.
从论析式解诗的角度看《雨巷》[J]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5(1):99-101.
被引量:2
3
崔玉清.
芭蕉不展丁香结 同向春风各自愁——戴望舒《雨巷》赏析[J]
.时代教育,2007(07Z):61-61.
被引量:1
4
陈朝晖.
浅谈《雨巷》的朦胧美[J]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2008(4):77-77.
被引量:1
5
罗昌智.
戴望舒的“雨巷情结”与中国传统文化[J]
.文艺争鸣,2008(5):86-89.
被引量:6
6
钟敏.
《雨巷》对《诗经·蒹葭》的继承与发展[J]
.六盘水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21(5):1-3.
被引量:3
7
张细珍.
“邂逅情结”的古今联通——戴望舒《雨巷》的另一解读[J]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2(3):72-74.
被引量:3
引证文献
1
1
胡晓玲,谭玉龙.
一种朦胧幽深的美——从美学视角解读戴望舒《雨巷》[J]
.才智,2015,0(7):312-312.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
1
朱凤岚.
想象赏析法与《雨巷》阅读[J]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7,0(2X):53-53.
1
邹承辉.
对普通人物不同视角的共同关注——沈从文与卡夫卡小说的比较解读[J]
.山花(下半月),2011(8):144-145.
2
胡群慧.
文本中的文本故事——鬼子小说侧记[J]
.小说评论,2006(3):35-40.
被引量:2
3
刘玉春.
对创作和阅读文学作品“乏理性”问题的思考[J]
.北方文学(下),2014,0(8):205-205.
4
魏俊桃.
浅析《诗经·蒹葭》之美[J]
.读天下,2016,0(22):392-392.
5
一滴露水[J]
.青春男女生(妙语),2005,0(11):42-42.
6
饶本刚.
解读《诗经·蒹葭》蕴含的生命哲学[J]
.长沙大学学报,2009,23(4):64-65.
7
李英华.
情深景真 风神摇曳——《诗经·蒹葭》意境的朦胧美[J]
.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14(3):44-45.
被引量:3
8
王瓅琳.
《诗经·蒹葭》中伊人衣裳的颜色[J]
.语文教学之友,2011,30(10):37-37.
9
钟风.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浅析《诗经·蒹葭》伊人形象[J]
.北方文学(中),2013(2):31-31.
10
胡旭梅.
论《诗经·蒹葭》的艺术特质[J]
.文学教育,2010(7):75-75.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
2008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