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解读《诗经·蒹葭》蕴含的生命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诗经·蒹葭》通过情景的具象观照出人生的抽象,蕴含着深刻的生命哲学。抒情主人公永远追求"伊人"却又永远追求不到的困境,形象地阐释了理想是奋斗的动力,同时更说明了生命的意义在于过程的人生哲理。设置一个崇高而美好的理想,不断地去追求,从而引出一个精彩的过程,这才是人生真谛之所在。
作者
饶本刚
机构地区
广州大学人文学院
出处
《长沙大学学报》
2009年第4期64-65,共2页
Journal of Changsha University
关键词
抒情主人公
伊人
理想
过程
分类号
I206.2 [文学—中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219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5
1
孔颖达.毛诗正义[M].香港:香港中华书局,1964.
2
姚际恒.诗经通论(第7卷)[M].香港:香港中华书局,1963.
3
方玉润.诗经原始[M].北京:中华书局,1986..
4
余冠美.诗经选[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
5
亚里士多德.诗学[M].罗念生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
共引文献
219
1
李金坤.
《风》《骚》“弃妇情结”探论——以《氓》、《谷风》、《柏舟》与《离骚》为中心[J]
.北方论丛,2004(6):19-25.
被引量:1
2
张红.
略论温庭筠词景色意象[J]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6):17-23.
3
刘五一.
诗骚与天中文化[J]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8(5):117-119.
被引量:2
4
潘雁飞.
封建社会君臣和谐张力的失衡与重构——《世说新语》“宠礼·元帝正会”考论[J]
.广西社会科学,2005(10):155-157.
5
程嫩生.
戴震诗说研究[J]
.北方论丛,2006(1):21-24.
6
刘霞.
《诗经·国风》女性审美特征探析[J]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06,23(1):94-97.
被引量:6
7
刘精盛.
《诗经·王风·丘中有麻》质疑[J]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06,23(2):117-119.
8
程嫩生,陈海燕.
论戴震的诗经学[J]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37(4):125-129.
9
宋娟.
从《诗经》看周人生命意识的觉醒[J]
.学术交流,2006(10):163-166.
10
黄元英.
论“风俗诗”及其独立地位[J]
.宁夏社会科学,2007(2):147-150.
1
魏俊桃.
浅析《诗经·蒹葭》之美[J]
.读天下,2016,0(22):392-392.
2
一滴露水[J]
.青春男女生(妙语),2005,0(11):42-42.
3
李英华.
情深景真 风神摇曳——《诗经·蒹葭》意境的朦胧美[J]
.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14(3):44-45.
被引量:3
4
王瓅琳.
《诗经·蒹葭》中伊人衣裳的颜色[J]
.语文教学之友,2011,30(10):37-37.
5
钟风.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浅析《诗经·蒹葭》伊人形象[J]
.北方文学(中),2013(2):31-31.
6
胡旭梅.
论《诗经·蒹葭》的艺术特质[J]
.文学教育,2010(7):75-75.
7
江帆.
也说《诗经·蒹葭》的主题[J]
.厦门教育学院学报,2001,3(4):76-77.
8
何建蓉.
《诗经·蒹葭》新解[J]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16(4):65-66.
被引量:1
9
李桂娥.
试论《蒹葭》艺术上的超时代性[J]
.作家,2009(8):117-117.
10
岳喜浩.
《诗经·蒹葭》的意象分析[J]
.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28(4):85-86.
被引量:1
长沙大学学报
2009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