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施氮量、栽培密度对玉米浙甜7号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甜玉米品种浙甜7号不同施氮量、栽培密度的试验结果表明,浙甜7号最佳施氮量为210-240 kg/hm^2,适宜栽培密度在5.385万株/hm^2左右。
作者
郭章贤
卢华兵
郭国锦
机构地区
浙江省东阳玉米研究所
出处
《浙江农业科学》
2007年第5期549-550,共2页
Journal of Zhejiang Agricultural Sciences
基金
浙江省科技厅重点项目(011102184)
关键词
浙甜7号
甜玉米
施氮量
栽培密度
分类号
S513.062 [农业科学—作物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5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59
同被引文献
29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82
参考文献
5
1
倪玉春,王提江,高会林.
紧凑型玉米栽培密度、施肥量与产量的关系分析[J]
.吉林农业科学,1999,24(4):28-31.
被引量:16
2
何文彪,潘年华.
掖单13号玉米栽培密度、播期及施肥优化的数学模型及应用[J]
.贵州农业科学,1994,22(5):15-18.
被引量:8
3
赵勇,杨文钰.
种植密度和施氮量对粮饲兼用玉米雅玉8号产量的影响[J]
.玉米科学,2006,14(2):119-123.
被引量:23
4
牛忠林.
合玉16玉米的适宜种植密度与施氮量[J]
.玉米科学,2004,12(3):90-91.
被引量:10
5
肖荷霞,陈建忠,徐泽茹,于亮.
种植密度与氮肥施用对中低产田玉米产量的影响[J]
.河北农业科学,2003,7(4):25-28.
被引量:9
二级参考文献
25
1
马兴林,许建新,林治安,关义新,凌碧莹,王庆祥.
种植密度与施氮水平对优质蛋白玉米中单9409产量及子粒粗蛋白质含量的影响[J]
.玉米科学,2004,12(z2):107-110.
被引量:6
2
赵化春,韩萍.
玉米栽培的适宜密度问题[J]
.玉米科学,2001,9(z1):34-38.
被引量:89
3
孙秀华,许恩怀.
优质粮饲兼用型玉米新品种——农大647[J]
.农业科技与信息,2004(7):14-14.
被引量:1
4
杨引福,刘孟君,岳瑞谦.
粮饲兼用玉米品种陕单19选育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2004,20(4):119-120.
被引量:1
5
赵有来.
玉米杂交种豫玉22密度与产量数学模型研究结果[J]
.甘肃农业科技,2004,35(9):14-15.
被引量:2
6
陈颖,朱自强.
现代回归设计在间作中的应用初探——应用回归设计分析玉米在间作中的密度与方式[J]
.贵州农业科学,1993,21(2):5-10.
被引量:1
7
牛忠林.
合玉16玉米的适宜种植密度与施氮量[J]
.玉米科学,2004,12(3):90-91.
被引量:10
8
宋清斌,郑延海,贾爱君,崔广泉,张鑫.
夏玉米密度及氮磷用量高产高效栽培模式的研究[J]
.玉米科学,2004,12(4):77-78.
被引量:8
9
刘正,王波,谢孝颐.
浅析密度、氮肥对苏玉(糯)一号高产栽培的作用[J]
.玉米科学,1995,3(1):55-57.
被引量:10
10
王鹏文,戴俊英,赵桂坤,刘鹏飞.
玉米种植密度对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
.玉米科学,1996,4(4):43-46.
被引量:140
共引文献
59
1
杨世民,郑顺林,石海春,喻晓坪,柯永培,袁继超.
不同生态条件下紧凑型玉米正红6号高产密肥优化研究[J]
.玉米科学,2010,18(2):96-99.
被引量:7
2
陆大雷,刘萍,陆卫平,苏晖,王继丰,刘小兵.
苏玉19高产群体质量及密肥技术的研究[J]
.玉米科学,2006,14(3):157-160.
被引量:5
3
赵勇,杨文钰.
种植密度和施氮量对粮饲兼用玉米雅玉8号产量的影响[J]
.玉米科学,2006,14(2):119-123.
被引量:23
4
王守国.
氮磷配合施用对龙单24号玉米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
.中国科技信息,2007(3):55-57.
5
祝云芳,王天宇,陈华璋,赵晓燕,陈泽辉,蔡飞,道平惠.
玉米杂交种黔单18号丰产栽培技术[J]
.贵州农业科学,2007,35(3):109-110.
被引量:1
6
郭章贤,卢华兵,郭国锦,楼肖成.
浙甜7号播期、栽培密度与产量的关系[J]
.种子,2007,26(6):106-107.
被引量:2
7
刘社平,姚志刚,于永涛.
饲用玉米新品种中玉15号产量影响因素研究[J]
.中国种业,2007(6):34-35.
被引量:1
8
刘建娜,陈国立,祁丽敏,刘峰,李清锋,李元力,姜金.
泛玉5号高产田最佳密度与追肥量的研究初报[J]
.玉米科学,2007,15(B09):127-128.
被引量:1
9
魏国才.
玉米绥玉10高产栽培密度和施氮量的研究[J]
.农业科技通讯,2008(7):32-33.
被引量:3
10
吴鹏.
麦套姜施肥优化方案的研究[J]
.现代农业科技,2008(19):23-23.
同被引文献
29
1
张中东,王璞,何雪峰,罗坤.
不同密度处理对紧凑型玉米农大486叶片生长发育的影响[J]
.玉米科学,2004,12(z1):91-93.
被引量:17
2
郭玉秋,董树亭,王空军,郑洪建,胡昌浩,张吉旺.
玉米不同穗型品种产量、产量构成及源库关系的群体调节研究[J]
.华北农学报,2002,17(z1):193-198.
被引量:34
3
沈秀瑛,戴俊英,胡安畅,顾慰连,郑波.
玉米群体冠层特征与光截获及产量关系的研究[J]
.作物学报,1993,19(3):246-252.
被引量:127
4
罗瑶年,张建华.
种植密度对玉米叶片衰老的影响[J]
.玉米科学,1994,2(4):23-25.
被引量:36
5
刘武仁,郑金玉,冯艳春,刘凤成,罗洋,刘志全,沈海波,王兴家,张希顺.
玉米品种不同密度下的质量效应[J]
.玉米科学,2005,13(2):99-101.
被引量:56
6
徐恒永,赵君实.
高产冬小麦的冠层光合能力及不同器官的贡献[J]
.作物学报,1995,21(2):204-209.
被引量:180
7
刘正,王波,谢孝颐.
浅析密度、氮肥对苏玉(糯)一号高产栽培的作用[J]
.玉米科学,1995,3(1):55-57.
被引量:10
8
张修亭,耿忠立,牛克俭.
夏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模式研究[J]
.玉米科学,1995,3(3):31-35.
被引量:10
9
方向前,边少锋,孟祥盟,赵洪祥,谭国波,张丽华,杨粉团,柴寿江,孙国臣,付稀厚,张凤喜.
不同株型玉米单产达12000kg产量构成的研究[J]
.吉林农业科学,2005,30(6):13-14.
被引量:48
10
王庆成,牛玉贞,徐庆章,王忠孝,张军.
株型对玉米群体光合速率和产量的影响[J]
.作物学报,1996,22(2):223-227.
被引量:63
引证文献
2
1
方向前,杨粉团,付稀厚,柴寿江,孟祥盟,谭国波,张丽华,赵洪祥,闫伟平,边少锋,李伟堂,于雷,李忠芹,郑军虎,李桂梅,郑在环.
吉林省润湿冷凉区玉米吉单198丰产高效栽培技术体系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2008,24(4):199-202.
被引量:72
2
陈长青,尤丹.
种植密度和施氮量对辽单527产量的影响[J]
.玉米科学,2011,19(4):125-127.
被引量:10
二级引证文献
82
1
方向前,张志华,李道红,李敏,于德忠,陈洪海,于雷,刘春光,边少锋.
吉林省高寒山区玉米平衡施肥效果分析[J]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2):5428-5428.
被引量:7
2
方向前,张爱武,胡会军,段元才,殷春红.
吉林省高寒山区玉米丰产栽培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2011(21):95-95.
被引量:4
3
方向前,赵洪祥,李姝,邱萍,殷春红,徐秀杰,边少锋.
吉林省湿润冷凉区不同收获时期对玉米产量及产值的影响[J]
.吉林农业科学,2012,37(3):4-6.
被引量:35
4
方向前,邱萍,李姝,郑在环,殷春红,徐秀杰,张世忠.
吉林省湿润冷凉区玉米品种产量研究[J]
.吉林农业科学,2012,37(4):4-6.
被引量:3
5
方向前,包君善,段元才,边少锋.
吉林省桦甸市玉米单产超过850kg/667m^2的高产高效栽培技术[J]
.耕作与栽培,2012,32(3):63-64.
被引量:1
6
梁庆平,蒋益敏,蒙成,李体琛,吴地,赵广存.
肥料与密度对南校205玉米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J]
.广东农业科学,2013,40(4):7-9.
被引量:4
7
方向前,吴畏,丁绍文,杨宝君,付稀厚,魏代霞,边少锋.
吉林省湿润冷凉区选择春玉米品种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
.种子,2013,32(6):77-78.
被引量:7
8
王炳志,方向前,曹文明,杨占华,姜子芯,刘勤来,于凯.
吉林省湿润冷凉区提高玉米保苗率的技术措施[J]
.现代农业科技,2013(20):57-58.
被引量:2
9
刘金鹤,方向前,李忠芹,刘淑琴,李姝,杨焕茹,曹文明,付稀厚.
吉林省湿润冷凉区不同区域玉米平衡施肥效果研究[J]
.现代农业科技,2013(21):15-15.
10
李忠芹,方向前,刘金鹤,贾振宇,高德全,于晶,郑在环,邱义图.
吉林省湿润冷凉区冲积土玉米平衡施肥对产量及产值的影响[J]
.现代农业科技,2013(21):19-19.
1
马洪文,张秀珍,张骞,李安金,殷延勃.
氮肥不同施用量对水稻旱直播产量的影响[J]
.宁夏农林科技,2012,53(11):27-28.
2
王欣.
不同土壤肥力水平下甘蓝施氮、磷肥效应研究[J]
.中国园艺文摘,2011,27(7):4-6.
被引量:2
3
费永红,钟维,韦德斌,向英,黄明卡,农建步.
施氮水平对不同玉米品种产量的影响[J]
.现代农业科技,2016(11):9-10.
被引量:1
4
张婧霖.
不同施氮量和种植密度对小麦新品种阜麦8号产量的影响[J]
.安徽农学通报,2013,19(15):29-30.
被引量:3
5
章家祥,葛道林.
江淮地区机插常规粳稻高产栽培技术[J]
.安徽农学通报,2010,16(2):50-51.
被引量:1
6
杨军章,钱文友,黄韡,陈华,饶思莲.
施氮量对烤烟云烟97和云烟99生长及产量的影响[J]
.浙江农业科学,2012,53(11):1492-1494.
被引量:6
7
赵红梅,韩涉,张敏树.
成县地膜玉米“3414”试验初报[J]
.农业科技与信息,2011(1):31-32.
8
金成兵,王蓉,吕长其.
施氮量对两系杂交稻深两优5814产量影响的研究[J]
.江西农业学报,2012,24(3):69-70.
被引量:6
9
章家祥,葛道林.
国稻6号高产栽培技术初探[J]
.安徽农学通报,2009,15(24):54-54.
10
赵干贤,农海春,黄梅燕,李志翘.
不同施氮量对玉米品种产量的影响[J]
.湖南农业科学,2015(11):42-43.
被引量:1
浙江农业科学
2007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