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哲学动态》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53-59,共7页
Philosophical Trends
参考文献7
-
1休谟 关文运译.《人性论》[M].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625页.
-
2《柏拉图全集》.王晓朝译.人民出版社,2001.第737,748,752页.
-
3康德 邓晓芒译.《纯粹理性批判》[M].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471页.
-
4罗素.《人类的知识》.张金言译.商务印书馆,1989.第179页,第178页.
-
5H.H. Price,Belief, New York, Humanities Press, 1969,p. 243.
-
6D. M. Armstrong, Belief, Truth and Knowle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73 ,p. 4.
-
7Louis. P. Pojman, What can we know, An Introduction to the Theory of Knowledge, Thomson Learning Inc. , 2001 ,p. 271.
共引文献204
-
1姚俭建.信念及其机制优化的途径探讨[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1(5):92-96. 被引量:1
-
2万光侠.公平范畴的社会哲学审视[J].探索,2001(1):66-69. 被引量:11
-
3涂丽平.论康德先验想象力[J].江苏社会科学,2004(6):29-34. 被引量:1
-
4杨依山.经济增长和发展的人性因素浅论[J].山东社会科学,2004(11):58-61.
-
5孙周兴.本质与实存——西方形而上学的实存哲学路线[J].中国社会科学,2004(6):71-81. 被引量:30
-
6王彩云.“无赖假定”与宪政设计[J].社会科学,2005(1):124-128. 被引量:8
-
7张沛.比较:作为认知基本方法的隐喻机制——兼论比较研究的“哲学基础”问题[J].中国比较文学,2002(1):43-55. 被引量:4
-
8何建华.分配正义:构建和谐社会的伦理之维[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5(3):44-49. 被引量:17
-
9邓晓芒.审美判断力在康德哲学中的地位[J].文艺研究,2005(5):26-35. 被引量:15
-
10贺来.“认识论转向”的本体论意蕴[J].社会科学战线,2005(3):1-6. 被引量:24
同被引文献222
-
1陈禹.事态性否定的分化——以“并不X”“又不X”的构式竞争为例[J].外国语,2021,44(2):2-10. 被引量:5
-
2鲍宗豪.信念的思考[J].哲学动态,1991(6):17-20. 被引量:2
-
3郭锐.过程和非过程——汉语谓词性成分的两种外在时间类型[J].中国语文,1997(3):162-175. 被引量:193
-
4杨国荣.王阳明的哲学历程[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28(4):1-9. 被引量:7
-
5阿符钦尼科夫,杨进发.教师的教育信念及其形成[J].教育理论与实践,1982,2(5):25-28. 被引量:11
-
6论教育之适应与超越[J].教育研究,1996,17(2):3-6. 被引量:291
-
7李建国.文化育人的哲学省思[J].高等教育研究,2014,35(4):8-15. 被引量:36
-
8袁毓林.隐性否定动词的叙实性和极项允准功能[J].语言科学,2014,13(6):575-586. 被引量:49
-
9马真.表加强否定语气的副词“并”和“又”——兼谈词语使用的语义背景[J].世界汉语教学,2001,15(3):12-18. 被引量:99
-
10王明华.用在否定词前面的“并”与转折[J].世界汉语教学,2001,15(3):19-24. 被引量:25
引证文献28
-
1郑伟平.当代知识论信念度教条之批判[J].中国社会科学评价,2021(1):64-72.
-
2曾夷,李艳梅,赖国清,罗家芳,邱慧琳.赣州市高校女生生殖健康知行现状调查[J].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2016,29(36):333-334.
-
3王琦琦.官德匡正的信念基础[J].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4(4):49-52. 被引量:1
-
4李章吕.关于信念及其研究进路之思考——兼与高岸起博士后商榷[J].喀什师范学院学报,2008,29(4):5-8.
-
5李丽丽.浅析休谟的信念学说[J].科教文汇,2009(34):255-255.
-
6杜万松.政府信用:生成变量与现实选择[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0(4):40-44. 被引量:2
-
7黄璜.论政府知识管理及其目标选择[J].中国行政管理,2010(10):61-64. 被引量:10
-
8李伟,李润洲.论教师文化的重塑[J].教师教育研究,2010,22(6):26-28. 被引量:19
-
9陈嘉明.儒家知行学说的特点与问题[J].学术月刊,2013,45(7):37-43. 被引量:8
-
10王治伟.朱熹哲学的知识观[J].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5):86-91.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113
-
1朱茂磊,刘花果.中小学班级规则可以规定教育惩戒措施吗?——基于对现有研究和制度规定的双重反思[J].教育学术月刊,2021(8):104-111. 被引量:8
-
2孙祎.青少年人际交往适应不良与自我效能感的干预研究[J].心理月刊,2019,0(22):29-29. 被引量:1
-
3李春圆,赵洁.上海市崇明区50岁及以上成人带状疱疹疫苗接种意愿及影响因素分析[J].实用预防医学,2023,30(2):230-233. 被引量:11
-
4席艳君,王叶子,吴晓冰,黎燕,王碧侠,林银华.区域医联体内≥50岁医务人员带状疱疹疫苗接种意愿及影响因素分析[J].社区医学杂志,2019,17(23):1468-1472. 被引量:18
-
5孙彦斐,唐晓岚.环境教育课程的理路重构与实践策略[J].南京社会科学,2021(3):157-163. 被引量:3
-
6张子龙.危机与重构: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的困境与复归[J].教育伦理研究,2024(1):236-249.
-
7吕寿伟.命运、教育与正义[J].教育伦理研究,2024(1):60-68.
-
8李子晶.教育场域下学生敬畏自我生命的现实表征及调适[J].基础教育研究,2021(7):19-22.
-
9邓丽华.对鲁迅的知识的科学阐释[J].华中学术,2020(1):121-128.
-
10曾莉.作为文化者的教师[J].教育科学,2013,29(4):65-68.
-
1张青卫.柯亨历史唯物主义合法性问题解决方案的困境[J].学习与探索,2007(5):42-45. 被引量:3
-
2王佳佳,王靖鑫,屠琼芳,刘哲.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之我见[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下),2012(4):217-217.
-
3韩高良,黄春梅.信念的认识论史考查[J].理论月刊,2012(1):75-79.
-
4韩高良,黄春梅.信念的认识论史考查[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3(6):123-128.
-
5韩高良.信念问题探析[J].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21(2):7-9.
-
6吕松涛.信念范式——信念研究的新视角[J].大众心理学,2014(3):2-3.
-
7任满丽.略论王阳明的道德教育原则和方法[J].贵州社会科学,1996(3):49-51. 被引量:1
-
8李彩英.化解青年人的发展焦虑[J].中华魂,2000(10):44-45.
-
9陈少华,曾毅.人格的自我知识:准确性及其限度[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4,32(3):78-83. 被引量:3
-
10张晓瑜.理解理论视野下的学校德育[J].教育情报参考,2005(3):15-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