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论技术教育价值问题的困境与出路
被引量:
3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技术乐观论、技术悲观论和技术价值中性论都不能够全面地揭示技术的教育价值问题。本文把价值哲学的最新研究成果"效应说"作为研究的基础,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论为指导,从主客体关系的角度,提出了"教育技术化"和"技术教育化"的概念,希望借此能够彰显技术教育价值实质。
作者
李艺
颜士刚
机构地区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系
出处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9-12,共4页
E-education Research
关键词
教育
技术
价值
教育技术化
技术教育化
效应说
分类号
G434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8
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1613
同被引文献
233
引证文献
33
二级引证文献
252
参考文献
6
1
王玉樑.
论价值本质与价值标准[J]
.学术研究,2002(10):18-24.
被引量:37
2
郭湛.主体性哲学[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253.
3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68.
4
J.Ellul. The technological order[M], edited Mitcham C. philosophy and technology, The free press.1983.
5
赵勇.传统与创新[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6
王玉樑.价值哲学新探[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304.
二级参考文献
18
1
谭臻,胡寿鹤.
论价值[J]
.现代哲学,1990(1):10-13.
被引量:6
2
张岱年.
论价值的层次[J]
.中国社会科学,1990(3):3-10.
被引量:79
3
江畅.《现代西方价值理论研究》[M].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246页.
4
[日]牧口常三郎.《价值哲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20页.
5
罗素.《宗教与科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123.
6
王玉樑:《价值哲学新探》,第329页,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
7
李凯尔特.《文化科学与自然科学》.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17页
8
文德尔班.《哲学概论》伦敦版.第251页
9
詹姆士.《信仰的意志》.,..
10
[苏]图林诺夫,齐友等译.《马克思主义中的价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印.第10-11页.
共引文献
1613
1
陈晓峰.
精神产品的价值与价值实现[J]
.探求,2004(5):70-72.
被引量:2
2
胡庭树.
价值哲学视角下的翻译元价值研究[J]
.三江高教,2013,0(4):34-38.
被引量:1
3
黄小寒.
谈“技术性思维”的片面性[J]
.自然辩证法研究,2004,20(8):65-66.
被引量:2
4
王仕国.
论科学发展观的政治伦理价值取向[J]
.求实,2004(11):35-37.
被引量:1
5
魏博辉.
“会意语言”对中国传统哲学思维方式的导向[J]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4,18(6):49-55.
被引量:5
6
刘怀玉.
马克思的历史观:是“经济决定论”还是“经济支配论”——马克思“经济必然王国支配性发展”理论的当代诠释[J]
.理论探讨,2002(1):15-19.
被引量:5
7
孟庆仁.
试论唯物史观的理论创新[J]
.东岳论丛,2004,25(6):13-17.
8
布成良.
马克思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当代思考[J]
.理论探讨,2002(2):6-8.
9
李志强.
试论社会主义“三个文明”协调发展的必然性[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5(2):116-120.
10
阳端科.
关于资产评估价值的思考[J]
.湖南商学院学报,2001,8(3):65-66.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233
1
无.
教育部关于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的意见[J]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2019,0(3):60-64.
被引量:23
2
梁林梅,郑旭东.
对教育技术专业人员职业道德规范建设的思考——美国AECT的工作及启示[J]
.开放教育研究,2007,13(4):23-26.
被引量:8
3
单美贤,李艺.
教育中技术的价值探讨[J]
.开放教育研究,2008,14(2):59-66.
被引量:9
4
赵建民,郑旭东,桑新民.
教育工程学思想探源--视听教育先驱者查特斯及其学术命运[J]
.开放教育研究,2008,14(2):28-31.
被引量:15
5
金顺明.
论教育实践[J]
.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4(4):8-14.
被引量:10
6
郭元祥.
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关系的逻辑考察[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38(1):38-42.
被引量:86
7
李芒.
关于教育技术的哲学思考[J]
.教育研究,1998,19(7):69-72.
被引量:35
8
孙向晨.
马丁·布伯的“关系本体论”[J]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40(4):91-97.
被引量:46
9
邬焜.
哲学信息论要略[J]
.人文杂志,1985(1):37-43.
被引量:23
10
桑新民.
当代信息技术在传统文化—─教育基础中引发的革命[J]
.教育研究,1997,18(5):18-23.
被引量:144
引证文献
33
1
蔡旻君,景君珺,马小丹,杨学良.
教师职前与职后信息技术价值取向的比较研究[J]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10,30(6):135-138.
被引量:4
2
颜士刚,李艺.
论技术教育化是技术教育价值的创造和累积[J]
.电化教育研究,2008,29(3):5-8.
被引量:11
3
颜士刚,李艺.
教育领域中科学的技术价值观问题探索[J]
.中国电化教育,2008(4):7-11.
被引量:8
4
李康.
对教育技术学科名称及定位的反思[J]
.电化教育研究,2008,29(9):5-7.
被引量:2
5
利求实.
教育技术化[J]
.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08,7(9):9-10.
被引量:1
6
李艺,李美凤.
教育中的技术价值论研究过程与方法——兼谈对教育技术哲学研究的几点看法[J]
.电化教育研究,2008,29(10):5-9.
被引量:12
7
颜士刚.
现代信息技术异化的根源分析及其消解的可能性[J]
.现代教育技术,2009,19(1):8-11.
被引量:19
8
安涛,谢英军.
关系思维视野中的教育技术图景[J]
.电化教育研究,2009,30(10):10-14.
被引量:6
9
高铁刚.
教育技术价值负荷问题研究[J]
.中国电化教育,2010(3):16-22.
被引量:2
10
王卫军,王文君.
教学中技术应用价值取向的思考[J]
.现代教育技术,2010,20(8):11-14.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
252
1
李澄锋,王晶晶.
ChatGPT/生成式人工智能促进研究生课程教学变革[J]
.中国高等教育评论,2024(1):59-78.
被引量:1
2
辛未.
大数据时代教育的人文向度[J]
.教育研究与实验,2023(5):25-34.
被引量:11
3
何文涛,张梦丽,路璐.
人机协同的信息技术教育应用新理路[J]
.教育发展研究,2021(1):25-34.
被引量:22
4
赵亮,倪娟.
挑战与应对:“双减”政策规制下的学校内部治理——基于社会技术系统理论[J]
.中国教育政策评论,2022(2):288-305.
被引量:1
5
宣小红,史保杰.
教育学研究的热点与未来展望——对2020年度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教育学》转载论文的分析[J]
.教育研究,2021,42(3):41-52.
被引量:8
6
颜士刚.
技术哲学视野下教育信息化的本质及其相关问题研究[J]
.教育信息技术,2014(6):3-6.
被引量:1
7
王涵,牛军伟,齐明超.
语料库驱动语言信息学习技术引发“马太效应”的可能性研究[J]
.大众商务,2010(14):165-165.
8
杨绪辉,李艺,沈书生.
伯格曼技术哲学在现代教育技术研究中的启示[J]
.现代教育技术,2015,25(10):40-46.
被引量:14
9
李文宏.
论教育信息化中“以人为本”的理念[J]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8(11):19-20.
被引量:2
10
徐玉萍.
刍议教育和技术的关系——我对教育技术的再认识[J]
.考试周刊,2009(8):212-213.
被引量:1
1
吴康宁.
信息技术“进入”教学的四种类型[J]
.课程.教材.教法,2012,32(2):10-14.
被引量:67
2
颜士刚,李艺.
论教育技术化是技术教育价值的实现和彰显[J]
.电化教育研究,2007,28(12):9-12.
被引量:21
3
伍正翔.
“教育技术化”危机及其救赎之道[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29(4):15-22.
被引量:7
4
徐玉萍.
刍议教育和技术的关系——我对教育技术的再认识[J]
.考试周刊,2009(8):212-213.
被引量:1
5
王亚风.
教育信息化在初中政治运用中需要注意的问题[J]
.科教导刊(电子版),2016,0(20):44-44.
6
黎加厚.
美国第三个国家教育技术计划及其启示[J]
.远程教育杂志,2005,23(1):22-26.
被引量:12
7
王艳.
以心育心——开拓学校心理教育技术化之路[J]
.时代教育,2013(9):158-158.
8
谢金友.
以心育心:开拓学校心理教育技术化之路[J]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3(1):46-47.
9
孙西朝.
谈教育的技术化和信息化建设[J]
.邢台师范高专学报,1999,14(2):43-44.
被引量:3
10
颜士刚,李艺.
论技术教育化是技术教育价值的创造和累积[J]
.电化教育研究,2008,29(3):5-8.
被引量:11
电化教育研究
2007年 第8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