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生物工程专业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被引量: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强化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培养本科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实现目前高等教育目标的重要内容。笔者陈述了在生物工程的专业课中,从课程内容、教学模式、思维培养和考核办法等方面加强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作者
张宏梅
谭竹钧
唐国军
机构地区
广东工业大学轻工化工学院
出处
《中山大学学报论丛》
2007年第5期230-232,共3页
Supplement to the Journal of Sun Yatsen University
关键词
本科教学
创新能力
生物工程专业
分类号
Q81-4 [生物学—生物工程]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7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179
同被引文献
46
引证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8
参考文献
2
1
刘东平.
试论创新人才的培养与课程改革[J]
.菏泽师专学报,2000,22(1):69-71.
被引量:8
2
郑金洲.
创新能力培养中的若干问题[J]
.中国教育学刊,2000(1):13-16.
被引量:173
二级参考文献
7
1
[美]克雷奇 周先庚 译.心理学纲要(上册)[M].北京:文化教育出版社,1982..
2
[美]吉尔福特JP.创造性才能.施良方等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41
3
Guilford J P.The structure of intellect.in Psychlolgical Bulletin,1956(4).21
4
[美]索里JM,特尔福特CW.教育心理学.高觉敷,刘范,林传鼎,等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2.296,290
5
Torrance E P,etal.Creative learning and teaching.1970.261
6
[美]梅斯基等.幼儿创造性活动.林崇德等译.北京:北京出版社,1983.13
7
J·P·吉尔福特,唐晓杰,沈剑平.
创造力与创造性思维新论[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0,8(4):9-18.
被引量:14
共引文献
179
1
朱文宝.
兴趣、参与和创新——体育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思考[J]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5,2(10):128-130.
2
姜桂兰,凤优游,季桂娟,马玖彤.
要把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放在教学首位[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21(z2):114-115.
3
徐云庆.
影响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三方面因素[J]
.嘉兴学院学报,2002,14(z1):194-196.
被引量:2
4
赵双新,王苏敏.
论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
.沈阳大学学报,2004,16(5):40-43.
被引量:7
5
朱德超.
创新教育与课堂教学[J]
.西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14(4):52-53.
6
王云,段玉清,朱帜,周越,蔡健荣.
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
.高师理科学刊,2010,30(3):118-120.
被引量:2
7
彭康清,程强.
关于创新教育的几点思考[J]
.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0,25(2):97-98.
被引量:2
8
唐剑岚.
数学创新思维的心理机制及其能力的培养[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36(S2):183-187.
被引量:2
9
陆丽娟.
让创新教育与语文教学同行[J]
.新课程学习(下),2010(8):98-98.
被引量:4
10
孙玉玲,侯亚林.
数学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
.魅力中国,2009,0(15):152-152.
同被引文献
46
1
欧阳藩.
以人为本发展生物技术和生化工程[J]
.重庆工学院学报,2002,16(4):1-14.
被引量:2
2
陈长华,宫衡.
生物工程专业教学计划制定的思考[J]
.化工高等教育,1999,16(4):20-23.
被引量:6
3
李雯.
探索高校教学与科研互动的途径[J]
.理工高教研究,2004,23(3):84-85.
被引量:35
4
吴克,刘斌,吴茜茜,张洁,蔡敬民,潘仁瑞.
生物工程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探索[J]
.合肥联合大学学报,2001,11(2):86-89.
被引量:14
5
乔长晟,贾士儒,谭之磊,陈宁.
生物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讨[J]
.中国轻工教育,2006,9(3):65-66.
被引量:46
6
王广顺,陈小雷.
论大学生的科研能力及培养途径[J]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8(6):95-97.
被引量:53
7
周萍华.会计学实践教学的思考[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7(30).
8
邹长军,吴雁,兰贵红,陈秀丽.
生物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环节的改革与实践[J]
.实验室科学,2007,10(6):1-2.
被引量:17
9
李常健,黄光文.
新建本科院校生物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7,28(12):31-33.
被引量:19
10
魏群,于大禹,刘月华,等.生物工程专业“学科交叉、产学研结合”多元化毕业设计(论文)模式的改革与实践研究[J].读与算,2012,65:301-302.
引证文献
6
1
陈玲琳,潘立生.
浅谈企业经营模拟在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中的应用[J]
.科学大众(智慧教育),2009(5):118-119.
被引量:1
2
吴国杰,张燕,禹慧明.
生物化工专业教学与科研互动的探索[J]
.广东化工,2010,37(4):218-219.
被引量:1
3
胡化广,张振铭,陈慧.
新建本科院校生物工程专业学生应用能力构成体系[J]
.林区教学,2012(5):9-10.
4
付永前,朱华跃,尹龙飞,蒋茹.
地方院校生物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
.广州化工,2014,42(1):167-168.
被引量:2
5
张晓娟,陈文强,霍科科,赵辉.
生物工程专业学生创新及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研究[J]
.高师理科学刊,2015,35(1):103-106.
被引量:4
6
伍国强,李善家,巩慧玲,刘左军.
工程教育背景下的《专业产品设计》教学改革与实践[J]
.中国食品工业,2016,0(5):50-52.
二级引证文献
8
1
曾小飚.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生物化工专业实习体系的构建[J]
.广东化工,2011,38(5):262-263.
被引量:1
2
袁静.
高校经济管理跨专业建设“企业经营模拟”课程的模式探讨[J]
.沿海企业与科技,2013(6):97-99.
3
林建国,王常高,杜馨,蔡俊.
省属高校生物工程国家特色专业的建设与问题探讨[J]
.高教学刊,2015,1(4):51-52.
被引量:6
4
孙世卫,卢艳敏,牛玉璐.
大学生应用与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的探索——以衡水学院环境生态工程专业为例[J]
.现代农村科技,2017(8):83-84.
被引量:1
5
林艳,林丽美,夏伯侯,张智敏.
产教融合理念下的中医药院校生物工程应用人才培养[J]
.新校园(上旬刊),2017,0(12):10-10.
被引量:1
6
何彩梅,吴桂容.
生物工程专业产学研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以贺州学院为例[J]
.教育界(高等教育),2016,0(9):97-97.
7
徐大勇,郭瑞雪,曾昕,曾化伟,熊明华,张辉,刘远,张标,李峰.
基于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生物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J]
.淮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0,41(1):88-91.
被引量:2
8
张晓娟,张辰露,陈琛,张涛,王令,陈锐.
基于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生物工程综合实验教学改革研究[J]
.高师理科学刊,2020,40(9):91-95.
被引量:3
1
刘胜贵,张应军.
生物工程专业本科生导师制的研究与实践[J]
.怀化学院学报,2008,27(8):98-100.
被引量:2
2
葛雅琨,张元新.
生物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教学的改革与实践[J]
.广东化工,2015,42(21):208-208.
被引量:1
3
但飞君,廖照江,李瑞萍.
优化生物工程专业有机化学教学内容实践[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22):48-48.
被引量:3
4
谭之磊,贾士儒,乔长晟.
生物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
.广州化工,2012,40(11):199-200.
被引量:2
5
杨宇.
湖南省高校生物工程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抽查有感[J]
.考试周刊,2011(25):209-210.
6
许正宏.
浅谈如何提高生物工程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J]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2006,21(8):87-88.
7
刘金锋,车程川,杨革.
地方院校生物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J]
.教育教学论坛,2014(25):216-217.
被引量:4
8
张兴博.
念念不忘 必有回响——写给高三学生的一些话[J]
.高校招生(高考指导),2015(3):8-9.
9
韦琴,梅辉.
本科院校基于CDIO理念的生物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与实践[J]
.黑龙江畜牧兽医,2017(1):273-275.
被引量:4
10
兰时乐,林元山,邓林伟,刘树玲,谢达平.
生物工程专业微生物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思考[J]
.科技创新导报,2009,6(18):168-169.
被引量:9
中山大学学报论丛
2007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