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碳化硅陶瓷的性能与应用
被引量:
5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详细的介绍了碳化硅原料的生产,碳化硅陶瓷的抗氧化、耐酸碱等化学性能,微观结构、色泽、热膨胀和导热系数、硬度、韧性等物理性能。并阐述了3种常用碳化硅陶瓷的致密化技术以及碳化硅在耐火材料、军事、航空航天、钢铁、电气和电工等工业部门的应用以及优越的性能和未来的应用前景。
作者
李缨
黄凤萍
梁振海
机构地区
咸阳陶瓷研究设计院
陕西科技大学化工学院
出处
《陶瓷》
CAS
2007年第5期36-41,共6页
Ceramics
关键词
碳化硅
陶瓷
性能
应用
分类号
TQ174.758 [化学工程—陶瓷工业]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1
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72
同被引文献
569
引证文献
52
二级引证文献
171
参考文献
7
1
王零森.特种陶瓷[M].长沙:中南工业大学出版社,1996..
2
黄清伟,高积强,金志浩.
反应烧结碳化硅材料研究进展[J]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1999,22(1):49-54.
被引量:21
3
郝寅雷,赵文兴.
反应烧结碳化硅陶瓷的制备及烧结机理[J]
.耐火材料,2000,34(6):313-315.
被引量:14
4
马晓红.
Starlight~重结晶碳化硅窑具的开发与应用[J]
.中国陶瓷工业,1999,6(2):28-30.
被引量:7
5
龚汩清.
碳化硅加热元件的电性能和使用[J]
.微细加工技术,1996(2):71-78.
被引量:5
6
肖俊明,刘铭,李志强,魏军,王宗玉,赵博.
碳化硅窑具的发展及应用[J]
.金刚石与磨料磨具工程,1998,18(2):43-45.
被引量:18
7
刘春侠,赵俊国,张治平,王文武.
氮化物结合碳化硅窑具材料抗氧化性能研究[J]
.陶瓷,2005(5):18-21.
被引量:9
二级参考文献
21
1
翁通绪,毛伯明,王兆金.
薄型碳化硅棚板的制造及应用效果[J]
.江苏陶瓷,1994(1):32-33.
被引量:1
2
肖俊明,李志强,刘铭,林锋,王爱珍,刘中奎.
Si_3N_4结合SiC窑具的研制及应用[J]
.中国陶瓷,1996,32(1):19-21.
被引量:15
3
杨进飞译.碳化硅耐火材料的选择[J].国外耐火材料,1966,(7):24-29.
4
高积强,陶瓷工程,1997年,增刊,13页
5
She J H,Ceram Int,1993年,19卷,347页
6
She J H,Mater Lett,1992年,14卷,240页
7
Yet Mingchiang,Mater Sci Eng A,1991年,144卷,63页
8
Lim C B,J Mater Sci,1989年,24卷,4144页
9
Hong J D,Ceramuragia Int,1979年,5卷,155页
10
M.E.Washburn. A silicon carbide refractory bonded with silicon oxynilride. The Refractories Journal, 1963(10) :412 - 416.
共引文献
72
1
肖俊明,刘丽萍,梁雪娟,刘铭,赵博,魏军.
浇注成型Si_3N_4-SiC制品的研究[J]
.金刚石与磨料磨具工程,2009,29(1):58-61.
2
王改民,张红霞,陈金身,胡余沛.
烧液化气梭式窑在陶瓷磨具行业中的应用前景[J]
.金刚石与磨料磨具工程,2004,24(4):72-74.
3
汤波.
TiC基金属陶瓷的性能与发展[J]
.湖南冶金,2004,32(5):7-10.
被引量:8
4
肖俊明,汤峰.
氮化硅结合碳化硅管状制品的研制[J]
.中国陶瓷工业,2004,11(3):14-17.
5
肖俊明.
Si_3N_4结合SiC板材及其标准[J]
.中国陶瓷,2005,41(1):65-67.
被引量:1
6
肖俊明,江世璟,王爱珍.
Si_3N_4-SiC真空氮化炉三相负载不对称时的功率分析[J]
.金刚石与磨料磨具工程,2005,25(2):47-49.
被引量:1
7
肖俊明,姜宏伟.
氮化硅结合碳化硅板材标准及应用[J]
.陶瓷,2005(5):15-17.
8
张煜东,苏勋家,侯根良.
高温透波材料研究现状和展望[J]
.飞航导弹,2006(3):56-58.
被引量:9
9
于海蛟,周新贵,张长瑞,曹英斌,刘荣军,张玉娣.
SiC反射镜及其制备工艺的研究进展[J]
.新技术新工艺,2006(5):26-30.
被引量:6
10
张煜东,苏勋家,侯根良,刘朝辉,刘亚兰.
氮化硅反应烧结的研究进展[J]
.无机盐工业,2007,39(2):10-11.
被引量:4
同被引文献
569
1
冷金凤,武高辉.
SiCp+Gr/2024Al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和加工性能[J]
.稀有金属,2006,30(z2):20-23.
被引量:5
2
姚克俭,章渊昶,王良华,胡松平.
大通量高效DJ系列塔板的研究以及在乙烯工业中的应用[J]
.化工进展,2005,24(z1):52-56.
被引量:5
3
孙兰义.
双层导向浮阀塔板的流体力学与传质性能研究[J]
.化工进展,2005,24(z1):162-165.
被引量:5
4
穆柏春,孙旭东.
稀土对Al_2O_3陶瓷烧结温度、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J]
.中国稀土学报,2002,20(z2):104-107.
被引量:65
5
李柱峰.
数字信号处理的动态弹性模量测定新方法[J]
.仪器仪表学报,2002,23(z2):557-558.
被引量:5
6
万隆,李德意,刘文超,魏坤,唐绍裘.
温度对碳热还原合成SiC晶须的影响[J]
.陶瓷学报,2001,22(4):220-223.
被引量:6
7
蒋庆哲,宋昭峥,彭洪湃,董莹.
塔填料的最新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J]
.现代化工,2008,28(S1):59-62.
被引量:14
8
郝岩,孙洪鸣,李娅洁,王朝华.
高性能碳化硅窑具的特点及在电瓷领域的应用[J]
.辽宁建材,2009(2):34-36.
被引量:3
9
朱燕,熊丹柳,张秋香.
组合波纹导向浮阀塔板压降的研究[J]
.化工进展,2007,26(z1):43-48.
被引量:6
10
陈万里.
宋末——清初中国对外贸易中的瓷器[J]
.文物,1963(1):20-24.
被引量:26
引证文献
52
1
段健健,沈宏芳,马聪聪,万治清,张笑,陆有军.
锂电池正极材料承烧用匣钵材料及其性能研究进展[J]
.现代技术陶瓷,2024,45(1):110-129.
2
马丽莉,铁生年,汪长安.
碳化硅粉体湿法研磨中机械力化学效应研究[J]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13,42(S1):388-391.
被引量:8
3
郭鹏,王刚,袁波,韩建燊.
PCS原位热解法低温制备自结合碳化硅材料的研究[J]
.耐火材料,2016,50(3):185-188.
被引量:2
4
李缨.
碳化硅晶须及其陶瓷基复合材料[J]
.陶瓷,2007(8):39-42.
被引量:6
5
王静,张玉军,龚红宇.
无压烧结碳化硅研究进展[J]
.陶瓷,2008(4):17-19.
被引量:16
6
路学成,任莹.
先进结构陶瓷材料的研究进展[J]
.佛山陶瓷,2009,19(1):37-43.
被引量:12
7
李晓池,刘明刚,朱海马.
烧结助剂对重结晶SiC电热元件性能的影响[J]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2010,30(2):217-221.
被引量:3
8
李树杰,陈孝飞,刘文慧,贺跃辉,范学涛.
采用聚硅氧烷(HPSO-VPSO)和Al-Si粉连接无压烧结SiC陶瓷[J]
.复合材料学报,2011,28(1):88-93.
被引量:2
9
孟昭,杜珊,张向涛.
制备重结晶碳化硅用α-SiC微粉的表面改性[J]
.耐火材料,2011,45(6):430-432.
被引量:1
10
刘霞,李洪,高鑫,李鑫,王磊,段虹,李鑫钢.
泡沫碳化硅陶瓷材料的研究进展[J]
.化工进展,2012,31(11):2520-2525.
被引量:16
二级引证文献
171
1
王佳宁,王超会,王铀,李广书,王春圻,荣芷艺,刘慧男.
稀土硅酸盐环境障涂层综述[J]
.中国表面工程,2021,34(6):21-32.
被引量:4
2
赵明臻,周留煜.
新型陶瓷的发展及其对环境保护的适应探讨[J]
.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自然科学与医学版),2013,34(1):61-69.
被引量:1
3
郝斌.
微波烧结碳化硅的制备[J]
.材料热处理学报,2015,36(5):39-44.
被引量:5
4
路学成,任莹.
先进结构陶瓷材料的研究进展[J]
.佛山陶瓷,2009,19(1):37-43.
被引量:12
5
郭晓明,闫永杰,陈健,黄政仁,刘学建.
挤出成型碳化硅陶瓷的力学性能和显微结构[J]
.无机材料学报,2009,24(6):1155-1158.
被引量:9
6
王秋红,郑勇,孙帆,高小龙.
碳化硅晶须的制备及其在复合材料增韧中的应用[J]
.硬质合金,2010,27(1):49-54.
被引量:12
7
郭朝邦,李文杰.
高超声速飞行器结构材料与热防护系统[J]
.飞航导弹,2010(4):88-94.
被引量:37
8
周健儿.
高技术陶瓷产业发展前景与热点技术[J]
.中国陶瓷工业,2010,17(4):50-54.
被引量:6
9
陈银娟,李强,蒋丹宇.
氮化硅陶瓷的熔盐腐蚀研究进展[J]
.现代技术陶瓷,2010,31(3):3-7.
被引量:3
10
刘伟,罗永明,徐彩虹.
硅基聚合物陶瓷前驱体作为连接剂的研究进展[J]
.宇航材料工艺,2011,41(1):14-19.
被引量:5
1
全荣.
影响碳化硅和碳化硼原料纯度的碳定量分析[J]
.耐火与石灰,2010,35(5):19-20.
2
张树格.
燃烧合成及其实用技术[J]
.粉末冶金材料科学与工程,1996,1(2):43-46.
被引量:1
3
李小池,王涛,朱海马.
碳化硅颗粒级配优化的理论与实验研究[J]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2012,32(4):509-513.
被引量:3
4
潘裕柏,江东亮.
碳化硅陶瓷粉末制备的发展[J]
.硅酸盐通报,1994,13(4):46-51.
被引量:5
5
高威,张卫方,韩杰才,习年生,陶春虎.
材料成分对燃烧合成TiC-Al_2O_3-Fe复合材料致密度的影响[J]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24(S1):263-266.
被引量:2
6
熊焰,傅正义.
二硼化钛基金属陶瓷研究进展[J]
.硅酸盐通报,2005,24(1):60-64.
被引量:15
7
陈宁娜.
气体容量法测定碳碳化硅耐火材料中碳化硅[J]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2005,41(4):273-274.
被引量:2
8
张军伟,杨强,郭强,李亚伟,桑绍柏.
碳氮化含钛高炉渣对铁沟捣打料抗氧化性及抗渣性的影响[J]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2011,34(1):42-46.
被引量:2
9
张卫方,韩杰才,杜善义,陶春虎,习年生.
燃烧合成同时致密化制备TiC-Al_2O_3/Fe复合材料[J]
.自然科学进展(国家重点实验室通讯),2001,11(2):211-216.
被引量:3
10
傅正义.
陶瓷材料的SHS超快速致密化技术(英文)[J]
.硅酸盐学报,2007,35(8):948-954.
被引量:3
陶瓷
2007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