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石化行业节能降耗的潜力与途径
被引量:
15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对石油和化工行业几种主要产品的节能潜力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几条节能降耗的途径.到2010年,如果采用的技术措施到位,产量达到预计目标,我国石油和化工行业可以节约1200-1300万吨标准煤。
作者
钱伯章
机构地区
上海擎督信息科技有限公司金秋石化科技传播工作室
出处
《石油和化工节能》
2007年第3期7-10,共4页
Petroleum & Chemical Energy Conservation
关键词
石油和化工
节能降耗
潜力
途径
分类号
TK018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13
引证文献
15
二级引证文献
89
同被引文献
113
1
白冰,李小春,刘延锋,张勇.
中国CO_2集中排放源调查及其分布特征[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6,25(z1):2918-2923.
被引量:94
2
费维扬,艾宁,陈健.
温室气体CO_2的捕集和分离——分离技术面临的挑战与机遇[J]
.化工进展,2005,24(1):1-4.
被引量:174
3
侯玉宝,刘静翔,赵华.
重油催化裂化装置的用能分析及节能措施[J]
.炼油技术与工程,2005,35(3):21-24.
被引量:23
4
孟宪玲.
我国炼油行业节能综述[J]
.当代石油石化,2005,13(3):31-34.
被引量:25
5
龚望欣.
燕化三催化车间节能过程分析与举措[J]
.石油和化工节能,2005(3):16-19.
被引量:4
6
单永江.
石油化工行业绝热节能现状及其对策[J]
.保温材料与节能技术,2005(3):19-23.
被引量:1
7
金有海,陈建义,时铭显.
PV型旋风分离器捕集效率计算方法的研究[J]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1995,11(2):93-99.
被引量:13
8
张丽,王军.
二氧化碳降解塑料产业前景广阔[J]
.化工技术经济,2005,23(9):11-13.
被引量:7
9
李涛.
乙烯生产原料的发展状况分析[J]
.石油化工技术经济,2005,21(5):12-17.
被引量:23
10
华贲.
中国炼油企业能源构成和能量转换技术的发展趋势[J]
.炼油技术与工程,2005,35(11):1-5.
被引量:13
引证文献
15
1
李金熠,孙志强,吴凯丽,侯向陶.
石油化工节能的关键技术研究[J]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2,32(7):54-54.
被引量:1
2
李雪静,乔明,潘元青,周惠娟.
国外石化公司二氧化碳减排对策分析[J]
.中外能源,2009,14(8):90-96.
被引量:13
3
华贲.
中国炼油企业节能降耗——从装置到全局能量系统优化[J]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2009,25(4):463-471.
被引量:42
4
任京东,林敏,窦丽媛,孟祥海,宋昭峥,蒋庆哲.
我国石化行业节能减排的途径与措施分析[J]
.现代化工,2010,30(3):4-8.
被引量:17
5
朱彤.
我国石化工业能源效率与节能潜力[J]
.经济管理,2010,36(10):27-35.
被引量:9
6
姜丽萍,于春江.
CO_2减排给我国石化企业带来的挑战和机遇[J]
.辽宁化工,2010,39(10):1047-1049.
被引量:2
7
左立杰,付冬梅,董霖,向金龙.
红外及数据库技术在热网管线监管中的应用[J]
.管道技术与设备,2012(4):14-16.
被引量:3
8
李洪岩.
化工节能的意义和途径研究[J]
.中国科技博览,2012(31):571-571.
9
翟璐,金兆怀.
中国重化工关键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评析——以辽宁为例[J]
.社会科学辑刊,2013(4):97-101.
10
张凤霄.
发展石油化工节能关键技术[J]
.中国科技博览,2014(27):139-139.
二级引证文献
89
1
安亮,王喜武.
煤直接液化悬浮床加氢装置能耗分析与节能优化[J]
.内蒙古石油化工,2021,47(6):44-48.
2
张日勇.
在规划设计中优化炼油厂全局节能措施探讨[J]
.炼油技术与工程,2010,40(5):54-58.
被引量:3
3
李金熠,孙志强,吴凯丽,侯向陶.
石油化工节能的关键技术研究[J]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2,32(7):54-54.
被引量:1
4
华贲,叶剑云.
低碳时代中国石化工业的节能减排(Ⅰ)[J]
.石油石化节能与减排,2011,1(Z3):4-9.
被引量:4
5
华贲.
建设工业园区冷热电联供的能源系统[J]
.上海电力,2009,22(5):345-350.
被引量:6
6
张友波,曾宏,李龙.
国外能源公司节能减排的经验及启示[J]
.石油化工技术与经济,2010,26(2):56-59.
被引量:1
7
计海涛.
蒸汽喷射式热泵在低温热回收的应用[J]
.石油和化工节能,2010(4):24-27.
8
李秀琴,魏家瑞.
石化企业全厂动力系统节能优化方案与实施[J]
.中外能源,2010,15(10):94-96.
9
王春花,华贲.
以热出料为契机的炼油装置深度热联合研究[J]
.石油炼制与化工,2011,42(1):75-79.
被引量:5
10
周玲娟.
上海石化节能减排成效回顾与展望[J]
.石油化工技术与经济,2011,27(2):1-4.
被引量:1
1
杨玉珍.
湖北省医药行业的节能潜力与途径[J]
.湖北节能情报,1990(3):10-12.
2
刘喜文,苗琪,王鹏,孙光宇.
工业锅炉节能分析及改造措施[J]
.中国设备工程,2011(5):54-55.
被引量:4
3
孙丹.
谈火电厂的节能[J]
.热电技术,1997(3):48-52.
4
焦有梅,白慧仁,蔡飞.
山西城乡居民生活节能潜力与途径分析[J]
.山西能源与节能,2009(2):72-75.
被引量:3
5
吕鹏.
盘锦市居民生活节能潜力与途径分析[J]
.辽宁经济统计,2009(10):18-20.
6
何弘彬.
探讨实现电厂汽轮机运行节能降耗的途径[J]
.俪人(教师),2013(24):104-104.
7
丁波.
我国工业锅炉的现状及节能途径[J]
.能源研究与利用,2011(2):52-53.
被引量:17
8
本刊评论员.
节能降耗,石油和化工行业大有可为——写在第十八个全国节能宣传周[J]
.中国石油和化工,2008(12):1-1.
9
“十二五”节能减排将差别化实施[J]
.天津冶金,2011(4):67-67.
10
“十二五”节能减排将差别化实施[J]
.甘肃能源,2011(3):8-8.
石油和化工节能
2007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