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我国高速铁路列车运行组织问题的研究
被引量: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我国高速铁路列车运行组织问题的研究朴爱华,胡安洲(北方交通大学北京)1前言自60年代日本东海道新干线成功地投入商业运营后,发展高速客运已日渐成为许多发达国家重振铁路旅客运输业的一个重要途径,各国纷纷从本国具体情况出发选择了不同的高速铁路发展模式,并在...
作者
朴爱华
胡安洲
机构地区
北方交通大学
出处
《铁道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105-110,共6页
Journal of the China Railway Society
关键词
列车
运行
组织方式
高速铁路
中国
分类号
U292.4 [交通运输工程—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
U238 [交通运输工程—道路与铁道工程]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39
引证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53
参考文献
5
1
陈应先,铁道运输与经济,1995年,1期
2
金辰虎,中国铁路,1995年,2期
3
胡安洲,1994年
4
杨肇夏,铁道学报,1993年,15卷,3期
5
孙翔,世界各国的高速铁路,1992年
同被引文献
39
1
韩小平.
高速铁路通过能力的计算[J]
.铁道运营技术,2002,8(3):12-15.
被引量:3
2
龚昕,于新安,欧阳维中.
起步中的中国高速铁路学术问题综述[J]
.铁道学报,1994,16(1):124-128.
被引量:2
3
吴汶麒.
计算机行车指挥系统[J]
.铁道通信信号,1994,30(9):34-36.
被引量:1
4
倪少权,左大杰,王慈光.
高速铁路越行站分布对通过能力的影响[J]
.中国铁道科学,2005,26(3):7-10.
被引量:26
5
杨肇夏,杨宇栋,孙全欣,周磊山,李菊.
京沪高速铁路区间通过能力计算参数及列车扣除系数的探讨[J]
.北方交通大学学报,1995,19(A01):1-8.
被引量:2
6
彭其渊,杨明伦,聂勋煌.
单线区段实用货物列车运行图的优化模型及算法[J]
.铁道学报,1995,17(3):15-20.
被引量:22
7
金辰虎.
高、中速旅客列车混行条件下的行车安全问题[J]
.中国铁路,1995(2):12-15.
被引量:3
8
时颢,朱家荷.
高速铁路区间能力的计算分析[J]
.中国铁路,1995(9):26-30.
被引量:4
9
施福根,马珊珊,吕红霞.
客运专线中间站合理站间距的探讨[J]
.铁道运输与经济,2005,27(12):78-81.
被引量:5
10
杜文.
高速铁路中间站设置对通过能力的影响研究[J]
.铁道运输与经济,1996,18(4):33-36.
被引量:7
引证文献
6
1
倪少权,左大杰,王慈光.
高速铁路越行站分布对通过能力的影响[J]
.中国铁道科学,2005,26(3):7-10.
被引量:26
2
张星臣,杨浩,朱晓宁,胡思继,胡安洲.
京沪高速铁路列车运行仿真实验系统研究[J]
.铁道学报,1998,20(4):1-7.
被引量:10
3
时颢.
我国高速铁路列车运行图采用模式的分析[J]
.铁道学报,2000,22(1):92-97.
被引量:9
4
张莉艳,贾利民.
编制列车运行图的智能控制方法[J]
.铁路计算机应用,2001,10(5):5-7.
被引量:1
5
殷勇,甘志良.
高中速列车共线运行的车站间距研究[J]
.山东交通学院学报,2015,23(3):17-22.
被引量:2
6
王宏刚,张一军,张琦,王壮锋.
京沪高速铁路列车运行的调整[J]
.交通运输工程学报,2004,4(1):66-69.
被引量:5
二级引证文献
53
1
甘志良.
蒙华重载铁路单线区段合理站间距研究[J]
.河北交通教育,2020(1):45-48.
2
王宏刚,张一军,张琦,王建英,王壮峰.
基于UML的列车运行调度系统软件模型[J]
.中国铁道科学,2005,26(5):107-111.
被引量:6
3
贾永刚,杜旭升.
我国客运专线列车运行图编制的有关问题[J]
.铁道运输与经济,2006,28(5):77-78.
被引量:6
4
王宏刚,张琦,王建英,王壮锋,张一军.
基于遗传算法的高速铁路行车调整模型[J]
.中国铁道科学,2006,27(3):96-100.
被引量:28
5
左大杰,王慈光,马驷,王琳.
西安—兰州客运专线运输组织模式研究[J]
.铁道运输与经济,2008,30(1):22-25.
被引量:1
6
汪海龙,钱勇生.
基于元胞自动机理论的客运专线通过能力模拟[J]
.铁道运输与经济,2008,30(7):82-84.
被引量:2
7
王宏刚.
客运专线综合运营调度系统Agent结构和规则描述[J]
.交通运输工程学报,2008,8(6):93-98.
被引量:3
8
景晓志,韩宝明,张琦.
客运专线节拍式列车开行方式的优势与适用条件[J]
.中国铁路,2009(1):36-39.
被引量:4
9
孟令云,杨肇夏,李海鹰,蒋熙,苗建瑞,贺振欢.
客运专线列车运行仿真系统初始映像研究[J]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2009,9(1):62-67.
被引量:3
10
孟令云,蒋熙,杨肇夏.
基于Agent的客运专线列车运行仿真研究[J]
.系统仿真学报,2009,21(6):1538-1542.
被引量:3
1
何邦模.
我国高速铁路的运输组织问题[J]
.中国铁路,1993(3):19-23.
被引量:7
2
刘向东.
浅析我国铁路的重载运输[J]
.科技创新导报,2010,7(18):237-237.
被引量:3
3
苗秋丽,张婷婷.
浅谈城市道路的交通组织[J]
.黑龙江交通科技,2005,28(10):37-37.
被引量:1
4
成都:优化交通管制实施八大“禁左”[J]
.上海城市管理,2012,21(1):94-94.
5
张道吉.
我国高速铁路列车自动控制系统制式的探讨[J]
.铁道通信信号,1992(12):6-8.
6
刘继峰.
沪杭城际高速铁路列车跑出世界运营最高速[J]
.世界轨道交通,2010(11):42-44.
7
王宏伟,梁成谷.
2006年中国铁路春运回眸[J]
.铁道运输与经济,2006,28(6):46-48.
被引量:1
8
卢宇昊.
浅谈高速铁路列车运行中的控制技术[J]
.科学中国人,2016(9X).
9
柴志明.
实现非油战略的几点思考[J]
.中国石油石化,2012(24):48-51.
10
兰寿鹿.
突发事件条件下的铁路行车组织[J]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4(16):169-169.
被引量:3
铁道学报
1996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