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医学微生物教学改革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被引量:4
出处
《右江医学》
2007年第1期97-98,共2页
Chinese Youjiang Medical Journal
参考文献4
-
1周正任 李凡.医学微生物学[M](第6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232-237.
-
2靳秋月,王瑞珉,陈立军,程世翔.培养创新型医学人才的思考[J].医学教育探索,2006,5(1):48-49. 被引量:20
-
3陆荣柱,肖德生,车力龙,李永金,许化溪.改革医学基础实验教学 培养医学生创新能力[J].医学教育,2005(5):62-64. 被引量:11
-
4伦永志,韩美君,孙慎侠,刘亚力.医学微生物实验教学体系改革的探讨[J].大连大学学报,2005,26(6):53-55. 被引量:15
共引文献58
-
1吴伟.解脲支原体与不良妊娠的关系[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4,4(12):2064-2065. 被引量:3
-
2张炳华,沙衣甫加马丽.热苏力,朱明.沙眼衣原体和解脲脲原体感染与不孕症的关系[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05,28(4):364-365. 被引量:8
-
3顾冠彬,房红莹,徐培君,万海燕.酮康唑、克霉唑抗假丝酵母菌活性的研究[J].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2005,15(2):295-296. 被引量:2
-
4陈斌,贺圆圆,余枫华,杨绍金,周红雨,袁方玉.一起腺病毒感染爆发的流行病学调查与应急处理[J].疾病控制杂志,2005,9(5):470-472. 被引量:5
-
5王剑,盘晓娟,刘平娥,唐冬英,彭丽花,蒋光清,陈友元,蒋秋云.乙肝病毒前S_2抗原与乙肝血清标志物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J].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2006,22(5):623-624. 被引量:4
-
6张晓红.小学生乙型肝炎疫苗免疫效果的探讨[J].河南职工医学院学报,2006,18(4):306-307.
-
7张文平,王小丽,马廉兰,张瑞其.β-内酰胺酶的检测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赣南医学院学报,2006,26(5):722-722.
-
8李君,姜欣,李海权,马国秀.黄连解毒汤加味透皮吸收剂对口腔菌群及溶菌酶影响的实验研究[J].中医外治杂志,2006,15(6):7-9.
-
9胡劲涛,谢宗德,陈平洋,贺晓日,王涛,薄涛.新生儿肺炎克雷伯菌败血症临床分析[J].中国急救医学,2007,27(1):27-29. 被引量:11
-
10陈登宇,刘勇,冯锡才,夏佩莹.革兰阴性菌L型与其原菌内毒素含量比较[J].蚌埠医学院学报,2007,32(2):130-131. 被引量:4
同被引文献16
-
1苏琦华,訾自强,李晓霞,李晓眠.改革教学方法,培养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J].天津医科大学学报,2004,10(S1):234-235. 被引量:5
-
2章跃陵,黄通旺.推进微生物教学改革 培养合格人才[J].高教论坛,2005(3):65-67. 被引量:31
-
3杜敏,郭迪,李脉.生物制药技术专业微生物学课程改革探索[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07,20(6):71-72. 被引量:7
-
4汪正清,黎庶,胡晓梅,陈炜,张俊磊,王嘉丽.微生物学教学中培养本科生创新性自学能力探讨[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10,12(11):1049-1051. 被引量:9
-
5谷兆侠.用整体观指导生物化学教学[J].西北医学教育,2010,18(6):1181-1183. 被引量:3
-
6李波清,周秀芝,李娜,耿丽,乔媛媛.以临床医学观念为基础的病原生物学课程整合探讨[J].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2011,6(4). 被引量:14
-
7马伟峰,范宏英.兴趣法在医学微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J].基础医学教育,2011,13(11):959-961. 被引量:5
-
8李晓华,黄小凤,曾怡,黄衍强,赵丽娟,韦红玉.PBL教学法在医学微生物学中的应用探索与体会[J].微生物学通报,2012,39(4):572-577. 被引量:60
-
9乔媛媛,李波清,李娜,张玉梅,张珍.以提高教育质量为核心的医学微生物学教学改革的研究[J].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2012,7(3). 被引量:4
-
10黄干荣,黄政月,黄衍强,陆云地,韦连登,黄小凤,李晓华,覃艳春.浅谈在西部民族医学院校《医学微生物学实验》实施TBL教学的体会[J].吉林医学,2013,34(10):1995-1996. 被引量:2
引证文献4
-
1雷凯健,王天晓.生物制药专业微生物学教学改革的几点体会[J].检验医学教育,2010,17(2):24-25. 被引量:4
-
2赵英会,于广福,庄东明,王玉,韩子强,潘少波,景学安,于爱莲.结合医学微生物学诺贝尔奖进行授课体会[J].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2013,8(1):94-95. 被引量:7
-
3赵建.高职高专中医专业病原生物学教学的改革与实践[J].中医临床研究,2016,8(18):147-148.
-
4李晓华,黄衍强,赵丽娟,黄干荣,李有幸,廖丽娟,罗昊翔,韦红玉,曾怡.混合式教学法在病原生物学课程中的应用探讨[J].右江医学,2021,49(10):794-797.
二级引证文献11
-
1唐丽杰,魏颖,王立群.生物制药专业医学微生物学课程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经济研究导刊,2011(23):273-274.
-
2蔡晶晶,王雅洁,宋小平.高职教育中《药用微生物技术》课程教学探索与改革[J].安徽医药,2012,16(8):1215-1216. 被引量:3
-
3封少龙,曹朝晖,胡小波,龙石银.讨论式教学法在卫生微生物学理论教学中的运用[J].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2014,9(7). 被引量:10
-
4王继华,杨世君,苑泽宁,张珊珊.高等学校微生物学教学方法改革的研究[J].林区教学,2014,0(11):7-8.
-
5彭晓娅.微生物学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J].山东工业技术,2014(21):210-210. 被引量:2
-
6陈萍,周亚莉,杨帆,郭晓芳,魏继东,黄青松,李敏.论医学微生物学各部分内容特点及教学对策[J].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2015,10(5):480-480. 被引量:7
-
7黎志东.医学微生物学特色教育研究与实践[J].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2015,10(5). 被引量:9
-
8柏晓辉,董丽丽,胡长玉,胡晓倩,毕淑峰.应用型本科建设背景下《微生物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黄山学院学报,2017,19(3):135-137. 被引量:2
-
9李梦茜.《药用生物制品学》教学实践的探索[J].大众科技,2018,20(10):75-77.
-
10齐艳伟,马长玲.在病原生物学课堂教学中开展基于诺贝尔奖案例的课程思政实践探索[J].广州医科大学学报,2021,49(1):85-88. 被引量:8
-
1程惠娟,汪长中,官妍,王艳,云云.形成性评价在医学微生物教学中的应用体会[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12,24(11):1044-1045. 被引量:11
-
2徐美华,王坚毅.医学微生物教学中德育渗透问题的探索[J].丽水学院学报,2009,31(2):111-114. 被引量:3
-
3魏琼.护理专业微生物免疫教学初探[J].中国科技投资,2014(A05):560-560.
-
4蒋小平,裴瑞青.民办大学医学微生物教学改革初探[J].科教导刊,2012(30):179-180.
-
5施彦青.谈PBL教学法在医学微生物教学中的应用[J].西部素质教育,2016,2(12):145-146.
-
6王春敏,李丽秋,李俭,杨春佳,李美玉.医学微生物实验教学与微生态理论相结合的益处初步体会[J].黑龙江医药科学,2003,26(6):44-44. 被引量:1
-
7刘萍萍,李倩如.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教学中开展自主综合性实验的探讨[J].河南职工医学院学报,2014,26(6):747-749.
-
8厉荣玉,董群,刘辉.PBL教学法在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教学中的初探[J].继续医学教育,2014,28(9):79-81. 被引量:11
-
9受刺激的到底是什么细胞?——广东生物卷第29题第(1)小题分析[J].中学生物教学,2008(11):59-59.
-
10幼教博览[J].家庭教育(幼儿版),2006,0(Z1):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