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解读我国高储蓄现象之谜
被引量: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我国自1996年起,中国人民银行连续8次降息,使利率降低了78.4%,达到历史最低水平。在这种背景下,我国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却屡创新高,截止到今年4月份,高达15.12万亿元。存款为何还增长这么快?百姓为何如此青睐储蓄?巨额存款是否会成为威胁市场的“笼中虎”?围绕这些问题,有必要对我国从2003年至今社会各界一致关注的“高储蓄”现象做一个全面的剖析。
作者
曹朝晖
康琳婕
机构地区
河北广播电视大学
出处
《商场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07年第01Z期369-371,共3页
关键词
高储蓄
负利率
货币幻觉
分类号
F832.22 [经济管理—金融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9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2
参考文献
5
1
易宪容:《高储蓄是经济发展动力而非风险》,《每日经济新闻》,2006-3-20
2
傅勇:《中国的高储蓄之谜并不另类》,第一财经日报,2006-4-12
3
董素玉 ,聂焱:《存款增多为何不敢花钱三座大山成不能承受之重》,中国青年报,2006-1-16
4
BUSINESS.SOHU.COM(搜狐财经):《万元存款一年蒸发90元负利率时代投资应多元化》,2005年5月8日15:39来源:[燕赵都市报]
5
.《万元存款一年蒸发90元负利率时代投资应多元化》.燕赵都市报,.
同被引文献
9
1
余永定.
世界经济与金融的发展及其对中国的影响[J]
.国际经济评论,2006(1):14-15.
被引量:3
2
黄宾.
我国居民储蓄与利率的实证分析[J]
.技术与市场,2006,13(06A):60-61.
被引量:3
3
崔守航.
居民储蓄的影响因素分析[J]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2007,41(5):579-583.
被引量:3
4
苏基溶,廖进中.
中国城镇居民储蓄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三类储蓄动机的实证分析[J]
.经济评论,2010(1):58-64.
被引量:9
5
李焰.
关于利率与我国居民储蓄关系的探讨[J]
.经济研究,1999,34(11):39-46.
被引量:118
6
李军,张丹萍.
国民储蓄率的决定机制与中国储蓄之谜分析[J]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2,29(8):92-101.
被引量:5
7
魏静,朱俊杰.
中国居民储蓄的利率敏感性实证研究[J]
.金融与经济,2014,0(12):29-32.
被引量:3
8
平海龙.
我国实际负利率与高储蓄并存的原因分析[J]
.经济视野,2016,0(11):112-112.
被引量:1
9
张文中,田源.
物价、利率与储蓄增长——中国:1954—1987年的实证分析[J]
.经济研究,1989,24(11):39-48.
被引量:17
引证文献
3
1
李国英.
流动性过剩成因及对策研究[J]
.特区经济,2007(9):212-213.
2
王玮.
我国居民高储蓄率成因分析[J]
.商业经济,2011(11):45-47.
被引量:2
3
张锐.
负利率下我国居民储蓄敏感性探究[J]
.池州学院学报,2017,31(4):61-65.
二级引证文献
2
1
郑璋鑫.
江苏省城镇居民高储蓄率及其应对对策——基于不确定性的分析[J]
.华东经济管理,2013,27(9):5-9.
被引量:1
2
窦宇.
居民储蓄影响因素分析[J]
.合作经济与科技,2016,0(15):64-65.
被引量:1
1
仝鲁闽,刘杰.
在我国高储蓄现象的背后[J]
.改革与理论,2001(1):15-17.
2
刘杰.
高储蓄现象的背后[J]
.中国第三产业,1999(6):9-11.
3
刘杰.
透视我国的高储蓄现象[J]
.经济世界,2000(7):24-25.
4
刘杰.
在我国高储蓄现象的背后……[J]
.金融经济,1999(5):4-7.
5
景少华.
我国高储蓄现象研究分析[J]
.现代商业,2011(17):81-81.
6
正确看待“高储蓄”现象[J]
.时事报告,2003(3):39-40.
7
侯松,刘玉泽.
大庆市:低消费高储蓄现象初探[J]
.统计与咨询,2005(2):19-19.
被引量:1
8
原晓虹.
临汾市高储蓄现象解读[J]
.山西金融,2003(2):45-46.
9
刘杰.
在高储蓄现象的背后……[J]
.党员干部之友,2001,0(10):34-35.
10
段小明,赵昊阳.
对我国居民高储蓄现象的理性分析[J]
.价值工程,2007,26(8):143-145.
被引量:1
商场现代化
2007年 第01Z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