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1期39-46,共8页
Economic Research Journal
共引文献108
-
1万广华,张茵,牛建高.流动性约束、不确定性与中国居民消费[J].经济研究,2001,36(11):35-44. 被引量:514
-
2夏永祥.关于当前我国储蓄与利率问题的思考[J].当代经济科学,2003,25(3):38-41.
-
3金孝奇,霍光宇.我国投资缺口存在条件下的效率损失测算及原因分析[J].科技风,2008(17):96-96.
-
4甘犁,刘国恩,马双.基本医疗保险对促进家庭消费的影响[J].经济研究,2010,45(S1):30-38. 被引量:164
-
5龙志和.关于我国居民收入的估算[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1(1):39-42. 被引量:1
-
6薛和生,王顺,王昊.论弱利率效应[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4(1):26-30. 被引量:2
-
7王少国.我国的金融发展对资本形成的影响分析[J].环渤海经济瞭望,2005,19(10):26-29. 被引量:3
-
8张阳,胡怡建.中国企业所得税税负转嫁与归宿的动态分析[J].财政研究,2006,22(2):63-64. 被引量:9
-
9任若恩,覃筱.中美两国可比居民储蓄率的计量:1992—2001[J].经济研究,2006,41(3):67-81. 被引量:77
-
10高振国.论利率改革的环境[J].财贸经济,1990,11(9):38-41.
同被引文献978
-
1万广华,张茵,牛建高.流动性约束、不确定性与中国居民消费[J].经济研究,2001,36(11):35-44. 被引量:514
-
2刘国光,刘迎秋.结构性松动货币 抑制通货紧缩趋势[J].经济研究,2002,37(10):3-8. 被引量:17
-
3郝雁.黑龙江省居民储蓄存款的实证分析[J].商业研究,2004(14):103-105. 被引量:1
-
4刘国光.结构性松动货币抑制通货紧缩趋势[J].金融博览,2002(12):15-16. 被引量:21
-
5雷曜.利率市场化的国际经验研究[J].金融发展评论,2012(11):61-65. 被引量:2
-
6林毅夫,蔡昉,李周.比较优势与发展战略——对“东亚奇迹”的再解释[J].中国社会科学,1999(5):4-20. 被引量:485
-
7顾书桂.稳定中逐步推进金融自由化:中国金融开放的基本准则[J].南京社会科学,1999(5):14-19. 被引量:2
-
8沈滨,夏永祥.正确认识储蓄在我国经济增长中的作用[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26(1):37-42. 被引量:1
-
9陈隆,许加银.利率政策效应分析及政策建议[J].上海金融,1999(10):15-17. 被引量:1
-
10温家宝.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促进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J].求是,1999(15):5-11. 被引量:9
引证文献118
-
1马丽雅.利率市场化条件下商业银行的风险研究[J].广东经济,2017,0(4X):98-98.
-
2万广华,张茵,牛建高.流动性约束、不确定性与中国居民消费[J].经济研究,2001,36(11):35-44. 被引量:514
-
3夏永祥.关于当前我国储蓄与利率问题的思考[J].当代经济科学,2003,25(3):38-41.
-
4郑璋鑫.美国利率上调及我国经济对策选择[J].贵州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17(4):12-15.
-
5韩其恒,李俊青.金融深化对个体行为及其福利的影响分析[J].财经研究,2010,36(6):14-25. 被引量:4
-
6高树棠,王维民.甘肃城乡居民储蓄影响因素实证分析[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12,26(2):58-63. 被引量:3
-
7李艳萍.基于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城镇居民储蓄存款影响因素分析[J].经济视角,2013,32(8):49-51. 被引量:1
-
8汪同三,李涛.中国通货紧缩的深层次原因[J].中国社会科学,2001(6):42-53. 被引量:24
-
9田岗.我国农村居民高储蓄行为的实证分析——一个包含流动性约束的预防性储蓄模型及检验[J].南开经济研究,2004(4):67-74. 被引量:25
-
10周梅.利率机制效应分析与我国深化利率改革[J].经济问题,2004(10):60-62.
二级引证文献1382
-
1彭文韬.城镇居民储蓄率的影响因素分析[J].时代金融,2021(13):30-32.
-
2张程.积极财政政策对扩大内需的动态作用分析[J].投资研究,2019,38(12):149-156. 被引量:6
-
3孙玉环,张汀昱,王雪妮,李丹阳.中国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前景[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21,38(2):43-59. 被引量:150
-
4刘彩虹.疫情对乌兰察布市居民生活影响状况的调查报告[J].内蒙古统计,2020(6):38-41.
-
5潘红虹,唐珏岚.人口老龄化对居民消费率的影响研究[J].江西社会科学,2021,41(1):51-60. 被引量:19
-
6耿德林,王文涛.公众预期对货币政策目标的时变效应研究[J].金融发展评论,2021(9):1-17.
-
7徐璐,王振兴,林昕.中国储蓄率的变动趋势及其对宏观经济的影响[J].金融发展评论,2019(10):23-37. 被引量:1
-
8程静.我国居民消费研究热点探析及展望——基于2000—2020年CSSCI文献计量分析[J].经济与社会发展,2021,19(6):37-48.
-
9黄彦彦,郭克莎.家庭负债与恩格尔系数分化——来自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的证据[J].经济学动态,2021(11):43-57. 被引量:11
-
10张松波,唐宇明,钱杨.老年居民对其子女住房贷款的代际支持行为研究[J].财经科学,2021(5):28-38. 被引量:7
-
1刘恒保.论证券市场与存款储蓄关系中的几个问题[J].中国投资管理,1992(11):4-6.
-
2王成进,潘强,余小敏.利率、虚拟经济与居民储蓄关系的实证研究[J].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25(5):48-54. 被引量:1
-
3刘恒保.证券市场与存款储蓄关系中的几个问题[J].经济学动态,1993(1):38-40.
-
4徐坤.货币供应量与外汇储备和居民储蓄关系的实证分析[J].商业文化(学术版),2007(9):53-54. 被引量:1
-
5陈金良,李余.贵州经济增长与居民储蓄关系的实证研究[J].金融经济(下半月),2013(8):158-159.
-
6裴文静,袁金宇.股市财富效应对储蓄的影响分析[J].中国科技博览,2011(31):512-513.
-
7胡颖,齐旭光.中国社会保险与居民储蓄关系的实证研究[J].广东商学院学报,2012,27(3):41-47. 被引量:4
-
8马洪涛,张秋.人口老龄化与居民储蓄关系的实证分析[J].现代商业,2015,0(11):149-150.
-
9陈炳才.国内净储蓄等于经常项目顺差吗?——关于人民币存款与贷款差距扩大的另一种解释[J].金融博览,2006(10):35-35. 被引量:2
-
10谷孝元.中国利率与居民储蓄关系的实证分析[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1999,1(3):69-7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