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从两对范畴看滕尼斯与涂尔干的学术旨趣——浅析“共同体”“社会”和“机械团结”“有机团结”
被引量:
1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滕尼斯提出的“共同体”和“社会”两对概念与涂尔干提出“机械团结”和“有机团结”相似,都是作为描述人类共同生活的基本形态的理想类型。但是两位社会学大师看待这相似范畴时观点相左,主要是因为两者分析视角不同,由此看出其在学术旨趣上的较大差距。
作者
汪玲萍
机构地区
江苏工业学院法政系
出处
《社会科学论坛(学术研究卷)》
2006年第12期8-11,共4页
关键词
滕尼斯
“共同体”与“社会”
“机械团结”与“有机团结”
学术旨趣
分类号
B2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271
引证文献
14
二级引证文献
383
同被引文献
271
1
陈汉白,张宏斌,赵琳.
大学英语课堂上用美剧进行叙事医学教学初探[J]
.叙事医学,2020,3(2):111-114.
被引量:3
2
李钊,张鹏.
基于叙事医学的胃镜诊疗医患沟通教学微视频的设计和应用[J]
.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22,21(10):1337-1341.
被引量:2
3
杨善华,侯红蕊.
血缘、姻缘、亲情与利益——现阶段中国农村社会中“差序格局”的“理性化”趋势[J]
.宁夏社会科学,1999(6):51-58.
被引量:244
4
李猛.
论抽象社会[J]
.社会学研究,1999(1):3-30.
被引量:178
5
荆学民,李旭炎.
信仰·宗教·哲学·终极关怀[J]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2):65-69.
被引量:30
6
陈俊杰,陈震.
“差序格局”再思考[J]
.社会科学战线,1998(1):197-204.
被引量:80
7
马长山.
伦理秩序、法治秩序与公民意识──兼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意识形态构建[J]
.江苏社会科学,1998(4):42-49.
被引量:37
8
李方.
后现代教学理念探微[J]
.教育研究,2004,25(11):35-40.
被引量:92
9
方文.
群体符号边界如何形成?——以北京基督新教群体为例[J]
.社会学研究,2005(1):25-59.
被引量:120
10
斯科特·拉什,王武龙.
风险社会与风险文化[J]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2,54(4):52-63.
被引量:323
引证文献
14
1
田晓康.
检察机关参与社会管理创新应坚守法治[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1(13):144-145.
被引量:1
2
蔡骐.
网络虚拟社区中的小清新亚文化[J]
.晓庄学院社会科学学报,2013,42(6):125-132.
被引量:15
3
李耀辉.
社会学视角下我国职教集团本质探究[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30(13):77-80.
被引量:5
4
蔡骐.
网络虚拟社区中的趣缘文化传播[J]
.新闻与传播研究,2014,21(9):5-23.
被引量:252
5
程猛.
寻找联合生活——人类学视野下农民加入家庭教会的原因探析[J]
.北京社会科学,2017(3):84-94.
6
史薇,李鸽,邹玉洁.
行走的灵魂:走班制度下的学生主体[J]
.上海教育科研,2017(11):40-45.
被引量:4
7
侯博文,尹海洁.
人情、面子与法治:传统型城市社区治理新思路——以哈尔滨市Y社区“道德法庭”为例[J]
.理论月刊,2018(1):161-166.
被引量:6
8
马速.
从共同体到社会:一个村庄经济活动的变迁——以鲁西南地区X回族村为例[J]
.潍坊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8,31(3):94-98.
9
彭兰.
“液态”“半液态”“气态”:网络共同体的“三态”[J]
.国际新闻界,2020,42(10):31-47.
被引量:62
10
刘成斌,万可歆.
风险社会中社群团结的嬗变逻辑[J]
.学海,2021(4):66-74.
被引量:4
二级引证文献
383
1
李佳瑞,黄梦霞.
网络趣缘社群自治规则的形成与演化:对一个知识趣缘微信群的考察[J]
.中国网络传播研究,2024(1):257-278.
2
张帅.
论互联网时代下朗诵活动的创新性发展[J]
.中国教育学刊,2019,0(S02):87-90.
被引量:1
3
原月.
新媒体语境中思政教育的媒介化思考[J]
.作家天地,2020(16):153-153.
4
韩飞,郭卿宇.
媒介演进视域下中国纪录电影发展的路径转向[J]
.中国新闻传播研究,2023(4):194-206.
5
余可欣.
互动仪式链视角下中文播客社群的虚拟交往——以小宇宙App为例[J]
.新媒体研究,2024,10(4):64-66.
被引量:2
6
王瑞萱.
中文播客的空间建构及社交化发展[J]
.新媒体研究,2023,9(18):89-91.
被引量:1
7
贾海旭,陶薇.
实践、情感与价值:主流媒体慢直播引导舆论的三重逻辑——以央视频为例[J]
.新媒体研究,2023,9(16):51-54.
8
杨志伟,张堰轩.
健康传播的进阶:基于可供性视角的媒介化叙事转向——以“健康时报”抖音号为例[J]
.新媒体研究,2022,8(24):90-93.
9
姚澍欣.
萌宠视频的声音展演与情感卷入——基于B站猫咪视频的分析[J]
.新媒体研究,2022,8(23):97-100.
被引量:1
10
王兴婉.
新媒介视角下乡村文化传播的场景化生产——以小红书为例[J]
.新媒体研究,2021(3):74-76.
被引量:3
1
谢晖.
习惯、半有机团结与人类秩序[J]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2016,8(3):54-55.
2
张巍卓.
滕尼斯的“新科学” “1880/1881年手稿”及其基本问题[J]
.社会,2016,36(2):99-122.
被引量:9
3
王虎学.
个人与社会何以维系——基于涂尔干《社会分工论》的思考[J]
.江海学刊,2015(2):55-61.
被引量:11
4
萧仕平.
以涂尔干的社会团结理论为视角看道家和谐思想的现代价值[J]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8(5):27-29.
5
池忠军.
社会生活共同体建构的德性之维[J]
.道德与文明,2008(6):63-67.
被引量:8
6
于淼.
科技伦理的创新与必要性[J]
.科教探索,2008(11):149-149.
7
李昱祺.
涂尔干社会学思想解读[J]
.群文天地,2012(4):273-274.
被引量:1
8
牛秋业.
意志与无——叔本华自由观研究[J]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2,18(3):5-8.
9
张端,胡长春.
迪尔凯姆社会整合思想对我国和谐社会建设的启示[J]
.辽宁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7(4):45-47.
10
I.西格,郭官义.
什么是社会学?[J]
.世界哲学,1979(3).
被引量:1
社会科学论坛(学术研究卷)
2006年 第1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