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从言语行为的构成性规则看“法源条款”的缺失
被引量: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任何法律法规的文本都是一种言语行为,任何言语行为都有一定的构成性规则。可惜,由于缺乏法律言语行为构成性规则的意识,常常造成一些法律法规出现原本大可避免的缺失。我国法律法规中“法源条款”的普遍缺失便是法律言语行为构成性规则意识淡薄的一个表现。“法源条款”不仅仅是一个立法的语言技术问题,更是一个能不能自觉地“依法立法”的问题。
作者
陈启庆
机构地区
莆田学院中文系
出处
《修辞学习》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8-60,80,共4页
Rhetoric Learning
关键词
依法立法
法典准则
法律规范
法源条款
分类号
D90-055 [政治法律—法学理论]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4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39
同被引文献
43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14
参考文献
4
1
潘晓娣.
法律效力的再认识[J]
.河北法学,1993,11(1):20-22.
被引量:7
2
徐剑锋.
依法立法是依法治国的首要环节[J]
.上海市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15(4):48-51.
被引量:1
3
胡范铸.
基于“言语行为分析”的法律语言研究[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7(1):87-93.
被引量:34
4
阿计.
行政“霸权”,野马束缰:《行政“霸权”,野马束缰》专题报道之一 行政强制法,最后一块“硬骨头”[J]
.民主与法制,2006(02X):4-8.
被引量:1
二级参考文献
4
1
商务印书馆今年计划出版的哲学译著[J]
.哲学研究,1959(2):47-47.
被引量:285
2
胡范铸.
从“修辞技巧”到“言语行为”——试论中国修辞学研究的语用学转向[J]
.修辞学习,2003(1):2-5.
被引量:84
3
商务印书馆辞书研究中心.新华词典[M]商务印书馆,2001.
4
高玉成.司法口才学[M]知识出版社,1986.
共引文献
39
1
李琦.
论法律效力——关于法律上的力的一般原理[J]
.中外法学,1998,10(4):50-58.
被引量:14
2
陈世荣.
法律效力论[J]
.法学研究,1994,16(4):58-63.
被引量:27
3
廖美珍.
“目的原则”与目的分析(上)——语用研究新途径探索[J]
.修辞学习,2005(3):1-10.
被引量:129
4
蔡立予,周萍.
高校校园路名的功能特征和语用规则[J]
.修辞学习,2005(4):60-61.
被引量:1
5
曾范敬.
《法庭语言技巧》评介[J]
.法制与社会,2008(26).
6
胡范铸.
试论新闻言语行为的构成性规则[J]
.修辞学习,2006(1):1-7.
被引量:35
7
胡范铸.
中国法律言语行为研究的若干问题——代主持人的话[J]
.修辞学习,2006(4):1-7.
被引量:8
8
计冬桢.
由法律辞书与语文辞书的比较看法律语言的易读性[J]
.修辞学习,2006(4):23-24.
被引量:1
9
赵军峰.
法庭言语行为与言语策略[J]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7,18(2):90-93.
被引量:8
10
胡方芳.
对言语行为构成规则的重新思考[J]
.重庆社会科学,2007(5):67-70.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43
1
窦可昀.
中外法律语言学研究述评[J]
.中国市场,2006(32):78-79.
被引量:1
2
杜金榜.
从目前的研究看法律语言学学科体系的构建[J]
.现代外语,2000,23(1):99-107.
被引量:46
3
陈佳璇,胡范铸.
指称、事实、观念--看守所在押者身份称谓的社会认知语言学分析[J]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10,13(1):135-143.
被引量:5
4
邵健.
论法律语言的语体风格[J]
.山东社会科学,1997(2):79-81.
被引量:7
5
陈炯.
应当建立法律语言学[J]
.现代法学,1985,7(1):77-77.
被引量:11
6
张旭桃.
法规语病例析[J]
.语言文字应用,1999(4):94-99.
被引量:4
7
陈炯.
谈立法语言[J]
.语言文字应用,1995(3):34-37.
被引量:11
8
舒国滢.
战后德国法哲学的发展路向[J]
.比较法研究,1995,9(4):337-355.
被引量:100
9
晓鸣,京中.
谈法律语言的规范化[J]
.法学,1991(8):43-44.
被引量:4
10
吴伟平.
法律语言学:会议、机构与刊物[J]
.当代语言学,1994(2):44-50.
被引量:22
引证文献
4
1
胡范铸.
中国法律言语行为研究的若干问题——代主持人的话[J]
.修辞学习,2006(4):1-7.
被引量:8
2
童珊.
我国法律语言学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J]
.山东社会科学,2009(5):74-76.
被引量:3
3
陈佳璇.
非婚生子女“抚养义务”的义素分析[J]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7(6):154-156.
被引量:2
4
王子艺.
法律语言学发展现状及研究趋势[J]
.文化学刊,2020(12):151-153.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14
1
党德强.
公安院校学生语言能力提升路径探析——基于执法语言与公安文书视角[J]
.贵州警察学院学报,2021,33(4):123-128.
被引量:1
2
陈佳璇,胡范铸.
指称、事实、观念--看守所在押者身份称谓的社会认知语言学分析[J]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10,13(1):135-143.
被引量:5
3
陈佳璇.
非婚生子女“抚养义务”的义素分析[J]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7(6):154-156.
被引量:2
4
林大津.
言语交际当代语境观:主客体与静动态的新思考[J]
.当代修辞学,2012(1):81-88.
被引量:8
5
胡姝雯.
基于言语行为理论的法庭语言探究[J]
.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2(3):125-128.
被引量:2
6
黄震云,张燕.
法律的语言文字规范(下)[J]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7(1):104-115.
被引量:1
7
胡范铸.
幽默语言、谎言、法律语言、机构形象修辞、实验修辞学……研究的逻辑起点——基于“新言语行为分析”的思考[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47(6):1-9.
被引量:23
8
胡范铸.
理论与现象:当代修辞学研究的五十个问题(上)[J]
.当代修辞学,2016(2):1-11.
被引量:17
9
邹玉华.
法律语言学是“‘法律语言’学”还是“法律‘语言学’”?抑或“‘法律与语言’学”?——兼论法律语言学学科内涵及定位[J]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41(1):8-12.
被引量:3
10
叶洪,段敏.
中外法律语言学研究:十年回顾与展望[J]
.外语与翻译,2019,26(2):38-45.
被引量:3
1
朱时全.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思考[J]
.决策探索,2000(6):14-15.
2
李醒民.
依法治国与公民意识[J]
.前进,2002(5):35-36.
3
杨清涛.
依法治国的关键──依法行政[J]
.中国行政管理,1998(10):6-7.
被引量:3
4
魏连俊.
对于《组通字〔2015〕14号》的法律思考[J]
.考试周刊,2016,0(70):21-22.
5
崔睿.
许昌市人大召开立法工作会议[J]
.人大建设,2016,0(7):34-34.
6
韩旭.
行政立法的合法性原则[J]
.中国人大,2000(3):32-33.
7
张德江.
发挥人大立法主导作用 加快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J]
.杭州,2015(17):7-7.
8
杨立茂.
论地方立法中应注意解决的几个问题[J]
.厦门特区党校学报,1999(2):32-34.
被引量:1
9
王雨涵.
发挥人大主导作用 依法立法、为民立法、科学立法——访自治区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主任乔小南[J]
.内蒙古人大,2016,0(1):12-13.
10
灵迪,吴章敏.
依法立法 为民立法 科学立法——聚焦第二十一次全国地方立法研讨会[J]
.人民之声,2015,0(9):15-15.
修辞学习
2006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