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二硫代氨基甲酸盐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以乙二胺、二硫化碳、金属盐等为原料,制备了二硫代氨基甲酸盐,利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二硫代氨基甲酸盐与重金属的配位性,并对其配合物进行了抑菌性能研究。实验结果表明,二硫代氨基甲酸盐与重金属离子能形成稳定的配合物,且其配位化合物对微生物的活性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作者
唐琼
刘志昌
机构地区
乐山师范学院化学与生命科学系
出处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6年第5期56-57,共2页
Journal of Leshan Normal University
关键词
二硫代氨基甲酸盐
合成
抑菌性
分类号
O621.2 [理学—有机化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5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28
同被引文献
86
引证文献
8
二级引证文献
18
参考文献
3
1
尹汉东,王传华,马春林,王勇,张如芬.
三苄基锡吗啉二硫代氨基甲酸盐的合成、表征及晶体结构[J]
.无机化学学报,2002,18(4):347-350.
被引量:10
2
邹志红,严伟,蒋立建.
N,N-二(2-苯并咪唑亚甲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的合成[J]
.精细石油化工进展,2001,2(12):4-6.
被引量:6
3
尹汉东,张如芬,马春林.
新试剂双取代二硫代氨基甲酸盐的合成研究[J]
.聊城师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12(1):38-39.
被引量:16
二级参考文献
25
1
Brown N.M.Tin-Based Antitumour Drugs,Springer-Verlag:Berlin,1990,p69.
2
Gielen M.,Boualam M.,Mahieu B.et al Appl.Organomet.Chem.,1994,8,19.
3
YIN Han-Dong(尹汉东),ZHANG Ru-Fen(张如芬),MAChun-Lin(马春林)Yingyong Huaxue ( Chin.Appl.Chem.),1998,15(6),53.
4
YIN Han-Dong(尹汉东),ZHANG Ru-Fen(张如芬),MAChun-Lin(马春林)Youji Huaxue(Chin J.Org.Chem.),2000,20,108.
5
Cunningham D.Kelly L.A.,Molloy K.C.et al lnorg.Chem.,1982,21,1416.
6
YIN Han-Dong(尹汉东),ZHANG Ru-Fen(张如芬),MAChun-Lin(马春林)Youji Huaxue(Chin.J.Org.Chem.),1999,19,413.
7
YIN Han-Dong(尹汉东),WANG Chuan-Hua(王传华),ZHANG Ru-Fen(张如芬)Wuji Huaxue Xubao (Chin.J.Inrg.Chem.),2000,16,619.
8
YIN Han-Dong(尹汉东),MA Chun-Lin(马春林)Yingyong Huaxue(Chin.Appl.Chem.),2000,17,375.
9
Nalr G.G.R.,Rao V.R.S,Murthy A.R.V.Mikrochim.Acta,1961,741.
10
ZHU Hai-Liang(朱海亮)Thesis of Master in Lanzhou University (兰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Lanzhou,1988,p49.
共引文献
28
1
尹汉东,洪敏.
具有Cl…Cl作用的一维链状有机锡配合物——二(对氯苄基)氯化锡吡咯烷氨荒酸酯的合成、表征及晶体结构[J]
.无机化学学报,2004,20(3):421-425.
2
尹汉东,李考贞,王仪洁.
一维链状配合物Bi(S_2COC_2H_5)_3的合成和晶体结构[J]
.化学试剂,2004,26(5):263-265.
被引量:1
3
尹汉东,王勇,王传华.
二(对氯苄基)锡双吗啉氨荒酸酯和二(对氯苄基)氯化锡N,N-二乙基氨荒酸酯的合成、表征及晶体结构[J]
.Chinese Journal of Structural Chemistry,2004,23(8):926-931.
被引量:7
4
蒋江平,邝代治,罗一鸣,张复兴.
有机锡化合物的合成及应用研究进展[J]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26(6):116-121.
被引量:4
5
李丽,刘伟.
一种有机硫类絮凝剂DTC的合成及性能评价[J]
.油田化学,2007,24(1):48-52.
被引量:9
6
郑怀礼,孙秀萍,廖华,彭德军.
一种重金属离子吸附捕集剂的合成及性能研究[J]
.化学研究与应用,2007,19(7):730-734.
被引量:6
7
何毓敏,任华忠,刘小琴.
朱砂中汞的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盐柱前衍生化HPLC测定[J]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2008,39(11):849-852.
被引量:4
8
董国文,王仁章,袁郑银.
DTCR合成及其在模拟含铜废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J]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29(2):38-42.
被引量:5
9
张复兴,邝代治,王剑秋,冯泳兰,许志锋,张可.
三苯基锡2-噻吩甲酸酯的微波固相合成、结构及量子化学研究[J]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11,32(6):64-69.
10
张复兴,王剑秋,邝代治,冯泳兰,许志锋,庾江喜.
二正丁基锡二(邻氯苯甲酸)酯配合物{[n-Bu_2Sn(O_2CC_6H_4Cl)]_2O}_2的微波固相合成、结构及体外抗癌活性[J]
.应用化学,2012,29(5):520-526.
被引量:3
同被引文献
86
1
赵朴素.
二烷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镉配合物的合成及结构表征[J]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1(3):60-62.
被引量:2
2
范军,殷霞,章伟光,张启交,Lai Chian-Sing,Tiekink Edward R.T.,范毅,黄庙由.
N,N-二苄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金属配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及其热稳定性研究[J]
.化学学报,2004,62(17):1626-1634.
被引量:10
3
朱西儒,陆辉,张相日,李金灿.
我国食用菌产业现状与展望[J]
.广东农业科学,2005,32(1):85-87.
被引量:21
4
马建旗,卑凤利,李俊琦,杨绪杰,陆路德,汪信.
二异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钼配合物的室温固相合成、表征及晶体结构[J]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4,28(6):648-652.
被引量:3
5
杨桂强,姚建仁,郑永权,董丰收.
EBDCs杀菌剂及代谢物ETU的毒理学研究进展[J]
.现代农药,2005,4(1):6-9.
被引量:27
6
宋金,华秀红.
主要食用菌病虫表现与综合控制[J]
.中国食用菌,2005,24(5):68-70.
被引量:10
7
张拦,乔元彪.
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铁的溶剂热合成、晶体结构及电化学性质[J]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7(1):20-23.
被引量:2
8
张拦,王玮.
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钴[(C_5H_(10)NS_2)_3Co(Ⅲ)]的溶剂热合成、晶体结构及电化学性质[J]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7(2):108-111.
被引量:1
9
姚俊兵.
润滑油脂抗磨极压添加剂研究进展[J]
.润滑油,2006,21(3):29-37.
被引量:21
10
姚俊兵.
锑化合物——优秀的润滑油脂添加剂[J]
.润滑油,2006,21(4):29-34.
被引量:6
引证文献
8
1
却梅,章于川.
TDEC和ZDC对EPDM的硫化促进性能的影响[J]
.世界橡胶工业,2010,37(1):4-7.
2
张志朋,钟国清,蒋琪英.
氨荒酸盐的合成及配位性能[J]
.精细化工,2010,27(2):201-204.
被引量:6
3
杨小兰,钟国清,张志朋,张艳.
N-甲基-N-哌嗪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锑的合成与表征[J]
.精细化工,2012,29(4):357-360.
被引量:1
4
侯兰凤,陈少峰,张红印.
[(HOC_2H_4)_2NCSS]_3Cr配合物的合成及结构表征研究[J]
.化工技术与开发,2012,41(4):6-10.
被引量:1
5
李来兴,吴兵,章于川.
N,N-二正丁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锑的合成与表征[J]
.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36(3):85-89.
6
黄东瑜,陈骏佳,段德雄,钟志才,曹惠华.
二硫代氨基甲酸盐在制糖工艺中的安全性研究[J]
.甘蔗糖业,2013,42(1):32-37.
被引量:1
7
贺东霞.
柱前衍生-HPLC法测定香菇中二硫代氨基甲酸盐类农药残留量[J]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4,24(23):3354-3357.
被引量:10
8
侯兰凤,陈少峰.
金属二硫代氨基甲酸配合物的合成与应用[J]
.化工技术与开发,2015,44(4):32-35.
二级引证文献
18
1
杨小兰,钟国清,张志朋,张艳.
N-甲基-N-哌嗪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锑的合成与表征[J]
.精细化工,2012,29(4):357-360.
被引量:1
2
张志朋,宋玉侠.
砷、锑、铋的氨荒酸类配合物的研究进展[J]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13,28(2):28-36.
3
郭应臣,冯玉全,乔占平,陈书阳,黄深振.
氨荒酸配合物([M(MeBnNCS2)3],M=Sb(Ⅲ),Bi(Ⅲ)的合成、晶体结构及抑菌活性[J]
.无机化学学报,2014,30(5):1031-1037.
被引量:3
4
贾佳,吕剑伍,郭应臣,王倩,谢写.
二羟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锑配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及抑菌活性[J]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14,13(12):16-19.
5
侯兰凤,陈少峰.
金属二硫代氨基甲酸配合物的合成与应用[J]
.化工技术与开发,2015,44(4):32-35.
6
张文红,张慧,邵辉.
代森联在葡萄和土壤中的残留和消解规律[J]
.天津农业科学,2016,22(1):13-17.
被引量:2
7
邵辉,刘磊,李辉,李娜,李晶,张玉婷,郭永泽.
溶剂吸收-气质联用法测定蔬菜和粮谷中代森铵残留[J]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17,8(8):2966-2972.
被引量:9
8
李柱梅,王毅红,朱其丛,韩洛利.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香菇中29种农药残留[J]
.化学分析计量,2019,28(3):68-73.
被引量:2
9
马倩,迟臣华,黄晓晖,代荣逵,陈武帅,唐毅.
柱前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水中二甲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J]
.广州化学,2019,44(5):47-51.
被引量:2
10
张晶,谭莹,冯靓,倪竹楠,王军淋,蔡增轩.
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香菇中残留的福美双、丙森锌和代森联[J]
.卫生研究,2020,49(2):267-271.
被引量:11
1
杨玉芬,陈啟虎,张永晖,崔建兰.
杯芳烃配位性质的研究进展[J]
.化工中间体,2010,6(10):19-24.
2
刘育,戚爱棣,陈荣悌,张有明.
双冠醚配位作用的热力学性质 Ⅴ.双(苯并-15-冠-5)与稀土(Ⅲ)硝酸盐在无水乙腈溶液中分子内夹心配位作用[J]
.化学学报,1997,55(11):1091-1096.
被引量:3
3
刘国勇,张建成,沈悦,罗愉,江树涛.
非配位性溶剂中CdS纳米颗粒的生长动力学及其机理研究[J]
.人工晶体学报,2006,35(6):1222-1226.
4
黄晓萍,梁伟俊,王研雪.
铁矿石溶解方法的改进[J]
.广州化工,2013,41(8):103-104.
被引量:3
5
罗世霞,张笑一,朱淮武,胡继伟,卫钢.
双β-二酮配体配位性的理论研究[J]
.化学学报,2009,67(15):1784-1790.
被引量:5
6
冯艳茹,姜雪雁,赵艳丽,邵玉萍.
光存储用偶氮镍的合成及其配位性质的研究[J]
.佳木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28(6):900-903.
7
吴国清,刘快之.
Nafion Schiff碱化学修饰电极的研究[J]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1991,12(10):1300-1303.
被引量:4
8
曾蕾,易诚,周崇文,陈科.
洞庭湖沉积物腐殖酸的配位性与酸碱性研究[J]
.资源调查与环境,2010,31(2):136-143.
被引量:2
9
曾蕾,易诚,周崇文,陈科.
洞庭湖沉积物腐殖酸的配位性与酸碱性[J]
.灌溉排水学报,2010,29(1):113-116.
10
高胜利,何水样,姜相武,杨秉勤.
硝酸钬水合物热分解及配位性质的研究[J]
.无机化学学报,1991,7(2):249-251.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6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