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英汉翻译中文化因素造成的对原文差异性的保持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主要探讨了翻译中保持原文差异性之必要及可行与否的问题.文化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生衍繁殖进化和发展过程中的历史沉淀。在翻译中如何处理由文化差异而引起的差异性问题,这是长期以来一个复杂而又尚存争议的问题。笔者就这方面阐述了自己的一孔之见。
作者
朱璐
机构地区
咸宁学院外国语学院
出处
《咸宁学院学报》
2006年第2期87-90,共4页
Journal of Xianning University
关键词
差异保持
文化因素
限度
必要性
分类号
H059 [语言文字—语言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0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25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2
1
孙会军,张柏然.
全球化背景下对普遍性和差异性的诉求——中国当代译学研究走向[J]
.中国翻译,2002,23(2):4-7.
被引量:26
2
乐黛云.文化相对主义与和而不同原则[A].乐黛云,张辉.文化传递与形象[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二级参考文献
20
1
张南峰.
从边缘走向中心(?)——从多元系统论的角度看中国翻译研究的过去与未来[J]
.外国语,2001,24(4):61-69.
被引量:110
2
谭载喜.
翻译学必须重视中西译论比较研究[J]
.中国翻译,1998(2):11-15.
被引量:64
3
张柏然,姜秋霞.
对建立中国翻译学的一些思考[J]
.中国翻译,1997(2):7-9.
被引量:79
4
孙致礼.
关于我国翻译理论建设的几点思考[J]
.中国翻译,1997(2):10-12.
被引量:59
5
许钧.
关于翻译理论研究的几点看法[J]
.中国翻译,1997(3):5-8.
被引量:56
6
杨晓荣.
翻译理论研究的调整期[J]
.中国翻译,1996(6):8-11.
被引量:34
7
劳陇.
丢掉幻想联系实践[J]
.中国翻译,1996(2):39-42.
被引量:47
8
许钧.
一门正在探索中的科学[J]
.中国翻译,1996(1):3-5.
被引量:33
9
张南峰.
走出死胡同 建立翻译学[J]
.中国翻译,1995(4):17-19.
被引量:53
10
谭载喜.
试论翻译学[J]
.外国语,1988,11(3):24-29.
被引量:69
共引文献
25
1
谢志辉.
中国传统译论:和而不同[J]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3(1):131-132.
被引量:1
2
严春容.
杨译《红楼梦》之文化观[J]
.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2):18-19.
被引量:2
3
方梦之.
译学的“一体三环”——从编纂《译学辞典》谈译学体系[J]
.上海翻译,2006(1):1-6.
被引量:61
4
周贻.
翻译策略和翻译理论研究:民族的视角[J]
.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06,19(5):92-95.
被引量:1
5
赵刚,姜亚军.
中国译学研究的国际化——华人学者在国际翻译研究刊物上发表论文的调查及启示[J]
.国外外语教学,2007(4):46-52.
被引量:8
6
张柏然.
建立中国特色翻译理论[J]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6(3):79-83.
被引量:25
7
薄振杰,孙迎春.
中国现代译论建设:反思与前瞻[J]
.甘肃社会科学,2008(4):49-53.
被引量:6
8
夏天.
翻译理论出版与中国译学体系构建[J]
.英语研究,2008,6(4):57-61.
9
宋丙昌.
从文化转向看中国译者的视域[J]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297-299.
10
王建国.
刘宓庆翻译思想研究——《刘宓庆翻译论著全集》内容概要[J]
.英语研究,2006,4(2):33-42.
被引量:4
1
罗永辉.
浅谈文学翻译中异化的策略问题[J]
.中国科技信息,2005(13):206-206.
2
吴南松.
翻译:寻求文化的共生与融合——也谈翻译中对原文差异性的保持问题[J]
.中国翻译,2003,24(3):13-17.
被引量:65
3
余锋.
翻译标准的动态特征和原文差异性的保持[J]
.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12(4):78-80.
4
包通法,朱芫.
文化、修辞与翻译[J]
.山东外语教学,2002,23(6):89-92.
被引量:2
5
彭艳虹.
论“主动不定式表被动意义”[J]
.武陵学刊,1999,34(1):81-82.
6
徐长扬.
英汉委婉语对比研究[J]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2(1):106-108.
7
梁燕华.
英汉颜色词的文化内涵与翻译[J]
.广西中医学院学报,2002,5(3):149-152.
被引量:1
8
仝婷婷.
试论地理环境与英汉习语的差异[J]
.考试周刊,2009(26):193-194.
被引量:1
9
王景堂.
论应用写作的历史沉淀和在新时期的发展[J]
.新疆职工大学学报,1995,3(1):33-38.
被引量:1
10
杨军宁.
“殖”的两种读音[J]
.咬文嚼字,2002,0(3):40-40.
咸宁学院学报
2006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