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粤泰A(HL)与珍汕97A(WA)育种特性评价 被引量: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1993~1995年通过在南京等地的试验,对红莲型(HL)CMS水稻粤泰A和野败型(WA)CMS水稻珍汕97A的育种特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1)在1994年高温年份8月14日以后,粤泰A的花粉可育率和套袋自交结实率均与珍汕97A无显著差异;(2)粤泰A在春季播种至抽穗天数比珍汕97A长20±2天,这样粤泰A的利用可缩短播差期,减少田间操作用工;(3)粤泰A在柱头外露率、异交结实率和单位面积总颖花量性状上均显著高于珍汕97A,制种产量比珍汕97A高38.1~61.9%;(4)粤泰A千粒重低于珍汕97A,但其米粒细长,垩白米率比珍汕97A低82%。以粤泰A与恢复系R938育成的杂交稻新组合不仅产量水平明显高于汕优63,而且品质和抗白叶枯病性状也显著优于汕优63。粤泰A在育种中的应用。
出处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4-7,共4页 Jiangsu Agricultural Sciences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江苏省应用基础研究基金资助项目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2

  • 1刘克明,王连生,魏建昆,朱小阳,吴全安.水稻野败型雄性不育细胞质对稻瘟病菌侵染的反应(简报)[J]中国农业科学,1992(02).
  • 2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杂交水稻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M]学术期刊出版社,1988.

同被引文献43

引证文献7

二级引证文献46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