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九二○”浓度对水稻不育系制种性状的效应研究
被引量:
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对几个不育系的制种特性及喷施不同浓度“九二○”的制种效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不育系的异交结实率、裂颖率、柱头外露率和千粒重等各性状的相关均为不显著水平;喷施不同浓度的“九二○”对各不育系的异交结实率、裂颖率、柱头外露率、包颈粒率和千粒重等特性均产生一定的影响,其中以“九二○”用量10g/666.7m2为宜,各不育系的性状间略有差异。
作者
吴王丰
许兆雄
林荔辉
周元昌
机构地区
福建农林大学作物科学学院
出处
《福建稻麦科技》
2006年第3期3-5,共3页
Fujia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Rice and Wheat
关键词
水稻
“九二○”浓度
不育系
制种特性
分类号
S51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1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50
同被引文献
191
引证文献
11
二级引证文献
21
参考文献
5
1
杨文钰 屠乃美.作物栽培学各论[M].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年..
2
周元昌,潘润森,陈志伟,林荔辉,毛大梅.
无垩白、香型优质不育系金山A-1的选育和利用初报[J]
.福建稻麦科技,2003,21(1):4-6.
被引量:14
3
陈志伟,林荔辉,周元昌,潘润森,毛大梅,吴建梅,官华忠.
应用花培技术选育优质低温敏水稻核不育系金山S-1[J]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05,27(5):648-652.
被引量:15
4
朱斌成.施用九二○对杂交水稻制种父母本农艺性状的影响[J].江西农业科学,1998,(6):4-6.
5
吕凯,魏凤娟,吴永辉,石扬娟.
施肥和激素对水稻不育系柱头外露率和结实率的影响[J]
.安徽农业科学,2003,31(4):641-642.
被引量:20
二级参考文献
11
1
李维明,陈启锋,祁建民,潘润森,江树业,季彪俊,林光霖,林荔辉,周元昌,吴为人,唐定中.
籼稻光敏不育系Hs-1的选育报告[J]
.福建农业大学学报,1996,25(3):253-259.
被引量:10
2
梅传生 张金渝 等.籼稻花培绿苗率的提高[J].江苏农业学报,1988,4(2):45-48.
3
周业强 王恩刚 孙志龙 等.改进协青早A繁殖技术获得连年高产的几点浅析[A].见:程剑主编.安徽省农业重点课题论文集[C].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7.135-136.
4
Murashige T,Skoog F. A revised medium for rapid growth and bioassays with tobacco tissue culture [ J]. Physiology Plant,1962,15:473 ~ 497.
5
汪亚明 李长秋 陈廷万 等.籼型杂交水稻制种应用生长激素的研究[A].见:程剑主编.安徽省农业重点课题论文集[C].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7.112-113,246.
6
林荔辉,李维明,潘润森,祁建民,陈启锋,周元昌,江树业,季彪俊,陈志伟,毛大梅,林培青.
应用花药培养技术选育籼稻光敏不育系Hs-3[J]
.福建农业大学学报,1999,28(4):390-395.
被引量:11
7
曾汉章,陈双龙.
福建省早稻生产的现状、发展思路与对策[J]
.福建稻麦科技,2000,18(1):3-7.
被引量:3
8
陈多璞,石英尧,吕凯,丁超尘.
中籼杂交稻恢复系和不育系生育特性观察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2001,29(1):18-20.
被引量:1
9
游年顺,雷捷成,黄利兴.
早稻生产的意义与杂交稻品质改良的思路[J]
.福建稻麦科技,2001,19(1):38-41.
被引量:1
10
龙彭年.
中国两系法杂交水稻研发成就和发展策略[J]
.世界农业,2002(8):36-38.
被引量:18
共引文献
50
1
杨烨,陈立云.
水稻两用核不育系研究进展[J]
.作物研究,2008,22(S1):328-332.
被引量:2
2
何宗陶,肖层林.
水稻雄性不育系异交特性的研究概述[J]
.作物研究,2008,22(S1):338-342.
被引量:4
3
王豪书,杨建菊.
杂交稻种子颖壳脱勾现象的形成与防治[J]
.作物杂志,2005(2):26-29.
被引量:3
4
周桂生,封超年,周青,顾魏菊,杨万玉,曾岳松.
高品质陆地棉纤维品质形成特点的研究[J]
.棉花学报,2005,17(6):343-347.
被引量:17
5
杨建菊.
杂交水稻种子的裂颖及其危害[J]
.杂交水稻,2006,21(1):57-60.
被引量:24
6
林荔辉,潘润森,陈志伟,吴建梅,官华忠,毛大梅,周元昌.
优质两系杂交早稻新组合金两优289的选育与应用[J]
.杂交水稻,2006,21(4):24-26.
被引量:9
7
范先鹏,杨利,游艾青,杨国才,刘凯,胡刚,汪光有,张爱丽.
杂交水稻两优932养分吸收特性及施肥效应[J]
.湖北农业科学,2006,45(6):737-740.
被引量:7
8
林荔辉,官华忠,潘润森,陈志伟,毛大梅,吴建梅,周元昌.
超高产两系杂交稻恢复系JXR-33及其组合金两优33的选育[J]
.福建农业学报,2006,21(4):299-303.
被引量:3
9
崔贵梅,牛天堂,张福耀,袁爱萍,孙毅.
谷子(Setaria italica Beauv.)高异交结实雄性不育系“81-16”的柱头性状观察[J]
.作物学报,2007,33(1):149-153.
被引量:18
10
张淑红,姜辉.
水稻花药培养在育种中的应用成就与展望[J]
.北方水稻,2007,37(1):9-12.
被引量:5
同被引文献
191
1
赖元洪,林国荣.
温、湿度和裂颖对杂交稻种子寿命的影响及提高种子活力的途径[J]
.种子,1996,15(4):25-28.
被引量:8
2
曹昌.
袁隆平:中国杂交水稻能解困全球粮荒[J]
.中国经济周刊,2008(17):22-23.
被引量:4
3
蔡水文,陈良碧.
水稻灌浆期温度对籽粒淀粉积累和FBP酶活性的影响[J]
.农业现代化研究,2004,25(4):310-312.
被引量:11
4
何强,陈立云,唐文邦,刘国华,邓化冰,杨益善,雷东阳.
水稻光温敏不育系C815S异交特性研究[J]
.杂交水稻,2004,19(6):19-21.
被引量:7
5
王峰,林纲,赵德明,李云武,杨从金,江青山,贺兵,包灵丰,姜方洪.
宜香1A系列组合高产制种技术[J]
.杂交水稻,2005,20(1):38-39.
被引量:19
6
王忠,顾蕴洁,高煜珠.
水稻小穗轴的结构及其在开闭颖过程中的变化[J]
.江苏农学院学报,1994,15(1):1-10.
被引量:9
7
马均,明东风,马文波,许凤英.
不同施氮时期对水稻淀粉积累及淀粉合成相关酶类活性变化的研究[J]
.中国农业科学,2005,38(2):290-296.
被引量:42
8
王豪书,杨建菊.
杂交稻种子颖壳脱勾现象的形成与防治[J]
.作物杂志,2005(2):26-29.
被引量:3
9
李雪梅,樊金娟,徐正进,张立军.
杂交水稻及亲本灌浆期籽粒和叶片内源激素的变化[J]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2005,27(2):123-127.
被引量:9
10
杨春华,李仕贵.
籼型三系杂交水稻不育系主要农艺性状配合力及遗传力分析[J]
.西南农业学报,2005,18(3):234-239.
被引量:21
引证文献
11
1
何宗陶,肖层林.
水稻雄性不育系异交特性的研究概述[J]
.作物研究,2008,22(S1):338-342.
被引量:4
2
曹文亮,王仁祥,张繁,罗潇,肖层林.
株1S系列杂交早稻组合种子发芽特性研究初报[J]
.作物研究,2008,22(3):147-150.
3
王伟中,顾大路,吴传万,杨文飞,杜小凤,文廷刚.
水稻不育系叶片表面结构电镜观察[J]
.中国农学通报,2012,28(36):28-33.
被引量:3
4
刘烨,陈秒,尹超,肖层林.
杂交水稻种子特性及稻谷籽粒物质变化研究进展[J]
.作物研究,2012,26(6):707-712.
被引量:2
5
赵飞,谢辉,段永波,华泽田,东丽,尹维娜.
Study on High-yielding Seed Production Technologies of Japonica Hybrid Rice[J]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2013,14(6):850-853.
6
邹文广,马彬林,许旭明,卓伟.
“九二〇”和插植本数对籼型不育系广抗13A繁种的影响[J]
.热带作物学报,2014,35(4):628-632.
被引量:2
7
王明,张海清,刘爱民,唐荣,蒋凌云,庞嘉.
水稻雄性不育系异交特性研究进展[J]
.作物研究,2016,30(5):594-599.
被引量:3
8
孙小文,刘延斌.
施肥、赤霉素“920”对水稻种子裂颖影响的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2019,35(22):6-9.
被引量:2
9
孙小文.
水稻种子裂颖影响因素的试验研究[J]
.农学学报,2019,9(9):1-4.
被引量:1
10
陈惠清,王天生,谢旺有,黄荣裕,陈锦文,谢少和,余文昌.
2个三系水稻不育系的生育特性和异交特性研究[J]
.福建稻麦科技,2020,38(1):5-8.
被引量:5
二级引证文献
21
1
何平,熊建平,黄洁芬,黄赞,陈信,黎兆东.
强电场辐射丰优191水稻种子的农艺性状及幼苗蛋白质的研究[J]
.中国化工贸易,2013,5(6):225-226.
2
王晓敏,李波,徐小健,陈其敏,唐启源.
影响杂交水稻制种母本异交结实率的因素[J]
.作物研究,2015,29(3):317-320.
被引量:8
3
孙出,童杰鹏,王艳,潘平川,沈圣泉.
水稻早衰突变体R7954(els)发育理化性质和亚显微结构特征[J]
.浙江农业学报,2015,27(10):1685-1691.
4
邱振国,张平湖,刘家矩,刘良成,梁铁军,钟月生.
喷施“九二○”对光温敏核不育系柱头外露的影响[J]
.广东农业科学,2015,42(20):1-3.
被引量:1
5
赵金成,裘烨,陈光辉,朱旭东.
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亮S’异交特性研究[J]
.作物研究,2016,30(5):492-496.
被引量:4
6
陈惠清,王天生,黄荣裕,谢旺有,陈锦文,谢少和,许桂芳.
籼稻三系不育系祥A的生育特性及开花习性初探[J]
.福建稻麦科技,2016,34(3):1-4.
被引量:1
7
江建华,吴爽,景春雨,王德正.
高异交率水稻籼型温敏核不育系Z913S的选育[J]
.安徽农业科学,2017,45(27):33-34.
被引量:1
8
蒋琴,龙文聪,刘安萱,肖析蒙,刘远志,李晨昊,杨瑶君.
峨眉山不同海拔高度3种竹叶片结构特征变化研究[J]
.竹子学报,2018,37(1):64-72.
被引量:6
9
黎仲冰,李斌,姚辉春.
水稻专用控释氮肥大田直播试验总结[J]
.农村科学实验,2019,0(23):57-58.
10
卢超,唐小美,柏秀芳,刘俊,李柱,周娟,贾琳,钟许成.
水稻雄性核不育系5个抽穗性状的遗传分析[J]
.杂交水稻,2020,35(6):75-81.
1
侍守佩,王志.
籼型杂交水稻新组合试制技术初探[J]
.中国种业,2007(10):57-58.
2
陈金泉,雷捷成,游学耕,黄利兴,黄国全,吴国胜.
地谷A的繁殖制种特性及其关键技术[J]
.福建农业科技,1991(3):35-36.
被引量:2
3
王元东,赵久然,冯培煜,段民孝,张华生,王荣焕,陈传永.
京科968等系列玉米品种“易制种”性状选育与高产高效制种关键技术研究[J]
.玉米科学,2016,24(2):11-14.
被引量:28
4
况浩池,曾正明,罗俊涛,陈光珍,杨扬.
高产杂交稻组合冈优615的亲本制种特性和高产制种技术[J]
.农业科技通讯,2010(11):115-116.
5
姚立生,孙明法,严国红,任仲玲,何冲霄,王爱民,朱国永,唐红生.
杂交中籼稻新组合天优1120高产制种特性与技术[J]
.江苏农业科学,2008,36(6):38-39.
6
莫永生,李永青,韦政,黎志方,赵博伟,农定国,覃彩丽.
水稻不育系95A的特征特性与繁殖制种[J]
.广西农业科学,1997(1):6-8.
7
周继勇,陈红怡,肖层林,刘爱民,肖为一,易图华.
两系杂交水稻Y两优1号母本直播制种特性初步研究[J]
.杂交水稻,2010,25(6):31-34.
被引量:7
8
陈惠查,金桃叶,游俊梅,吴宗桃,严宗卜.
耐寒杂交稻K优267亲本在贵州中高海拔地区的制种特性[J]
.贵州农业科学,2005,33(3):19-21.
被引量:2
9
孙明法,姚立生,顾来顺,严国红,唐红生,王爱民,何冲宵,朱国永.
杂交籼稻新组合汕优559高产制种特性与技术[J]
.种子,1999,18(4):38-39.
被引量:1
10
徐志灵,陈金节,张秀宽,陈廷万,张国良.
一期父本制种效果的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1996,24(4):301-303.
被引量:1
福建稻麦科技
2006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