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周边地区对中原文明化进程的影响——从河南古玉文化的起源与发展谈起
被引量: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中原地区的文明化进程,同时也是中原与周边地区文化融合的过程,文化的融合性是贯穿于中原地区文明进程的主旋律。河南古玉文化从不发达到走向繁荣,是接受来自东方、南方和北方玉文化影响的结果,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原地区在文明化进程中受到周边地区先进文化因素的影响,也是中原文明赖以形成和发展的动力之一。
作者
张得水
机构地区
河南博物院
出处
《东岳论丛》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1-45,共5页
DongYue Tribune
关键词
周边地区
中原
文明化进程
河南
古玉文化
起源
分类号
K207 [历史地理—中国史]
G127.61 [文化科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72
参考文献
17
共引文献
448
同被引文献
49
引证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27
参考文献
17
1
王建中.
南阳古代独玉初探[J]
.中原文物,2002(2):51-55.
被引量:7
2
王吉怀.
河南新郑沙窝李新石器时代遗址[J]
.考古,1983(12):1057-1065.
被引量:35
3
安金槐,李京华.
登封王城岗遗址的发掘[J]
.文物,1983(3):8-20.
被引量:46
4
张居中,潘伟彬.
河南舞阳贾湖遗址2001年春发掘简报[J]
.华夏考古,2002(2):14-30.
被引量:25
5
张得水.
中原文明形成过程中的几个特点[J]
.华夏考古,2002(4):48-53.
被引量:4
6
方西生,孙德萱,赵连生.
河南汤阴白营龙山文化遗址[J]
.考古,1980(3):193-202.
被引量:55
7
南阳师范学院召开中国南阳独山玉文化研讨会[J]
.中原文物,2004(2):88-88.
被引量:1
8
赵青云.
河南临汝大张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简报[J]
.考古,1960(6):1-4.
被引量:15
9
杨伯达.
中国远古北南两系玉文化的交融[J]
.美术观察,1996(4):73-74.
被引量:6
10
张翔宇.
中原地区大汶口文化因素浅析[J]
.华夏考古,2003(4):39-45.
被引量:13
二级参考文献
72
1
张玉石,赵新平,乔梁.
郑州西山仰韶时代城址的发掘[J]
.文物,1999(7):4-15.
被引量:129
2
高炜,杨锡璋,王巍,杜金鹏.
偃师商城与夏商文化分界[J]
.考古,1998(10):66-79.
被引量:68
3
傅宪国.
试论中国新石器时代的石钺[J]
.考古,1985(9):820-833.
被引量:33
4
洛阳矬李遗址试掘简报[J]
.考古,1978(1):5-17.
被引量:76
5
1975年豫西考古调查[J]
.考古,1978(1):23-34.
被引量:18
6
谈谈大汶口文化[J]
.文物,1978(4):58-66.
被引量:16
7
欧潭生,李绍曾.
河南淮滨发现新石器时代墓葬[J]
.考古,1981(1):1-4.
被引量:21
8
河南商水发现一处大汶口文化墓地[J]
.考古,1981(1).
被引量:29
9
河南郸城段砦出土大汶口文化遗物[J]
.考古,1981(2):187-188.
被引量:16
10
武津彦.
略论河南境内发现的大汶口文化[J]
.考古,1981(3):261-265.
被引量:29
共引文献
448
1
韩鼎.
饕餮纹渊源研究[J]
.形象史学,2022(4):3-51.
被引量:5
2
苏润青,方晓阳,潘伟斌.
图像处理技术在贾湖骨笛三维重建模型中的应用[J]
.西部考古,2019(2).
被引量:1
3
谷朝旭.
谈谈青铜爵的起源问题[J]
.陕西历史博物馆论丛,2020(1).
被引量:1
4
张超华.
史前时期海岱地区原始礼制研究[J]
.三代考古,2023(1):367-379.
5
王青.
试论镶嵌铜牌饰的起源和传布——从日照两城镇遗址的新发现说起[J]
.三代考古,2018,0(1):151-177.
被引量:3
6
秦存誉.
秦王寨文化研究的回顾与思考[J]
.洛阳考古,2021(3):41-49.
被引量:1
7
沈长云.
中华文明起源的历史学、考古学与人类学考察[J]
.历史研究,2021(1):43-52.
被引量:6
8
张国文,甘恢元,林留根.
淮河流域新石器时代中期先民生计方式研究[J]
.南方文物,2023(1):161-169.
被引量:1
9
吴卫红,辛宇.
淮河流域新石器时代考古的历史、问题与趋势(一)[J]
.南方文物,2023(1):28-41.
10
黄磊,何努.
二里头国家社会象征图形符号系统——国家社会象征图形符号系统考古研究之三[J]
.南方文物,2022(6):1-14.
被引量:3
同被引文献
49
1
高炜,杨锡璋,王巍,杜金鹏.
偃师商城与夏商文化分界[J]
.考古,1998(10):66-79.
被引量:68
2
杨虎,刘国祥.
内蒙古敖汉旗兴隆洼聚落遗址1992年发掘简报[J]
.考古,1997(1):1-26.
被引量:147
3
傅宪国.
试论中国新石器时代的石钺[J]
.考古,1985(9):820-833.
被引量:33
4
贾兰坡,盖培,尤玉桂.
山西峙峪旧石器时代遗址发掘报告[J]
.考古学报,1972(1):39-58.
被引量:180
5
马得志,周永珍,张云鹏.
一九五三年安阳大司空村发掘报告[J]
.考古学报,1955(1):25-90.
被引量:165
6
杨伯达.
论中国古代玉器艺术[J]
.故宫博物院院刊,1995(S1):144-167.
被引量:15
7
田昌五,方辉.
论郑州商城[J]
.中原文物,1994(2):73-80.
被引量:6
8
仇士华,蔡莲珍,冼自强,薄官成.
有关所谓“夏文化”的碳十四年代测定的初步报告[J]
.考古,1983(10):923-928.
被引量:39
9
夏鼐.
汉代的玉器——汉代玉器中传统的延续和变化[J]
.考古学报,1983(2):125-145.
被引量:85
10
何平立.
略论先秦玉器文化[J]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1(3):43-49.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5
1
王建中.
南阳古代独玉初探[J]
.中原文物,2002(2):51-55.
被引量:7
2
叶舒宪.
竹节与花瓣形玉柄形器的神话学研究——祖灵与玉石的植物化表现[J]
.民族艺术,2014(1):30-37.
被引量:2
3
刘成纪.
石与玉:论中国社会早期玉文化的形成[J]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15(3):40-48.
4
沈薇.
《周礼》所见玉礼器资料的研究价值[J]
.兰台世界,2016,0(5):145-147.
5
陈雪香.
二里头遗址墓葬出土玉器探析[J]
.中原文物,2003(3):23-37.
被引量:19
二级引证文献
27
1
宋爱平.
郑州商城出土商代玉器试析[J]
.中原文物,2004(5):46-58.
被引量:7
2
张天恩.
天水出土的兽面铜牌饰及有关问题[J]
.中原文物,2002(1):43-46.
被引量:41
3
张得水.
周边地区对中原文明化进程的影响——从河南古玉文化的起源与发展谈起[J]
.东岳论丛,2006,27(3):41-45.
被引量:5
4
江富建,王建中,周世全.
南阳黄山新石器时代独山玉器调研的意义[J]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7,6(2):77-79.
被引量:6
5
陈梅花.
南阳玉文化旅游开发研究[J]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7,6(12):52-55.
被引量:3
6
江富建,王建中,周世全,刘国旭,曾照阎,岳紫龙,辛晓十,焦国胜,张海军,南阳师范学院2003级一班全体同学,王歌莺,吕昊男.
南阳黄山遗址独山玉制品调查简报[J]
.中原文物,2008(5):4-9.
被引量:11
7
余琳.
试论二里头夏文化遗址中礼器符号类型与表意途径[J]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2012(1):16-21.
被引量:1
8
张锟.
论陕北地区发现的玉器[J]
.文物世界,2012(2):15-21.
被引量:1
9
叶舒宪.
从玉教神话看“天人合一”——中国思想的大传统原型[J]
.民族艺术,2015(1):30-37.
被引量:8
10
汤洁娟.
中原先秦城址遗产资源的价值与开发利用[J]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42(3):105-109.
被引量:1
1
华彬.
古代玉猪[J]
.东南文化,2002(4):58-61.
2
中山清隆,宁波.
中中国东北地区的史前玉器-以黑龙江省的资料为中心[J]
.博物馆研究,2001(3):58-73.
3
方向明.
良渚文化玉器用料探秘[J]
.大众考古,2015(3):53-57.
被引量:7
4
耿喜波.
谈福建泉州畲族的祖先崇拜[J]
.黑龙江史志,2009(10):41-41.
被引量:1
5
王敬之.
游牧儿女的吉祥物[J]
.艺术与投资,2006,0(12):64-65.
6
薛世平.
华夏古玉文化探微[J]
.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1993,11(1):77-80.
7
张兰香.
辽金民族特色玉器[J]
.大美术,2007(5):64-65.
8
王双怀.
明代从海外引入华南的粮食作物[J]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8,13(1):77-86.
被引量:3
9
李东屿.
明月照天涯──明代海南盛世寻踪[J]
.新东方,2000,9(1):72-74.
被引量:1
10
亦蓝.
中国古玉文化品鉴会[J]
.上海文化年鉴,2015(1):248-248.
东岳论丛
2006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