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社会主义荣辱观与大学生价值观教育
被引量:
9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新时期道德建设的重要标杆,对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按照社会主义荣辱观要求,加强大学生价值观教育,要突出大学生道德价值观教育、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教育、和谐社会思想教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德教育等。要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指导,进一步加强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课堂教学环节、校园文化建设和社会实践活动。
作者
徐振祥
机构地区
湖南理工学院宣传部
出处
《思想教育研究》
2006年第5期33-36,共4页
Studies in Ideological Education
关键词
荣辱观
价值观
道德教育
分类号
G641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9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16
同被引文献
61
引证文献
9
二级引证文献
8
参考文献
4
1
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讲话精神,切实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通知.[R].教党组[2006]4号.
2
何会宁.
论当代大学生价值观教育[J]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05,21(6):95-98.
被引量:11
3
蒋耘中,类延旭,祁金利.
青年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探讨[J]
.理论界,2005(9):117-118.
被引量:6
4
陈新华.
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理论体系的构建[J]
.石油教育,2005(5):64-67.
被引量:2
二级参考文献
9
1
吴小鸥.
课堂“关怀型”情感场对大学生品格建构的影响[J]
.江苏高教,2004(4):82-84.
被引量:6
2
黄蓉生.
高校应始终把理想信念教育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内容[J]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4(8):57-60.
被引量:22
3
张道理.
大学生价值取向个体性倾向研究[J]
.思想教育研究,2004(9):27-29.
被引量:6
4
王伦光.
转型时期大学生价值观研究[J]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1,13(6):37-39.
被引量:3
5
[6]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R].人民日报,2004
6
班华.
德育理念与德育改革——新世纪德育人性化走向[J]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4):73-80.
被引量:224
7
詹万生,许建争.
社会转型时期学校德育的反思与构建[J]
.教育研究,2002,23(9):3-8.
被引量:48
8
马艳芳.
论当代青年大学生价值观的特征[J]
.郑州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18(3):68-70.
被引量:4
9
高良,孔祥悦.
功利主义:德育实效性低迷的归因诊治[J]
.教育科学研究,2003(9):54-57.
被引量:19
共引文献
16
1
刘方涛.
当代高职学生价值观多向性分析及教育路径思考[J]
.大家,2010(3):284-285.
2
李向军.
新时期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研究综述[J]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08,0(15):67-69.
被引量:7
3
马长世.
论当代高职学生的价值观特点及教育路径[J]
.教育与职业,2008(30):91-93.
被引量:4
4
王娟.
高职学生价值观特点研究综述[J]
.辽宁高职学报,2009,11(1):87-88.
被引量:1
5
李影.
改革开放以来吉林青年价值观变迁轨迹与发展趋向[J]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2(1):43-44.
6
周可卫.
当代青年价值观引导探析[J]
.科教文汇,2009(9):2-3.
被引量:1
7
姚永平,方延洪,王宇红.
大学生恋爱观现状及引导——基于对重庆大学学生的调查分析[J]
.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3(7):169-171.
被引量:9
8
欧阳华勇.
高职学生价值观特点及教育路径初探[J]
.职业教育研究,2009(12):125-126.
被引量:3
9
王晓漪.
“80后”青年责任感的现状调查与分析[J]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09,25(6):151-154.
被引量:3
10
刘方涛.
当代高职学生价值观多向性分析及教育路径思考[J]
.考试周刊,2009(50):207-208.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
61
1
张丽,韩新宝.
对大学生荣辱观教育的多维度思考[J]
.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06(3):49-50.
被引量:1
2
孙卫华,张霞.
当代女大学生思想特点与思想政治工作研究——对中华女子学院经济管理系学生的调查与分析[J]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5,17(4):65-68.
被引量:8
3
赵存生,宇文利.
树立和坚持社会主义荣辱观——学习胡锦涛总书记关于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论述[J]
.求是,2006(7):21-23.
被引量:31
4
邱伟光.
坚持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价值导向[J]
.新德育.思想理论教育(综合版),2006(5):30-33.
被引量:3
5
高庆珍.
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丰富发展校园文化[J]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1(2):141-142.
被引量:7
6
赵存生.
社会主义荣辱观与科学发展观[J]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6(4):39-40.
被引量:6
7
何事忠.
把社会主义荣辱观贯穿于领导活动全过程[J]
.领导科学,2006(9):7-8.
被引量:2
8
赵海峰.
社会主义荣辱观与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
.社会科学论坛(学术研究卷),2006(5):168-169.
被引量:2
9
马来平.
社会主义荣辱观:核心思想与践行关键[J]
.山东干部函授大学学报,2006(5):27-28.
被引量:2
10
叶桐.
论高校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J]
.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20(2):52-54.
被引量:3
引证文献
9
1
孙卫华.
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开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新局面[J]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6,18(S1):43-45.
2
施鹏.
论高校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增效原则与方法[J]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4):11-15.
被引量:1
3
颜文皎.
提高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实效性的途径探索[J]
.理论月刊,2006(12):183-185.
被引量:2
4
宇文利.
社会主义荣辱观研究述评[J]
.高校理论战线,2007(4):60-64.
被引量:2
5
胡余波.
基于校园文化建设的大学生荣辱观教育[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21(5):118-121.
被引量:3
6
谢勇.
高职生荣辱观教育之“三字经”[J]
.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08,17(2):85-87.
7
汤文隽.
论社会主义荣辱观对大学生成长的促进作用[J]
.吉林教育,2008(29):13-14.
8
贾畅宇,刘少广.
当代社会大学生人生价值观教育问题的思考[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5):245-246.
9
瞿岳荣.
高职院校大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途径与方法[J]
.文史博览(理论),2010(6):76-78.
二级引证文献
8
1
马奇柯.
社会主义荣辱观研究述论[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8(S1):12-16.
被引量:1
2
李戎戎,张俊.
论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教育[J]
.云南财贸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2(2):2-4.
3
李振峰,杨爱国,武延树.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学生德育现状调查与分析[J]
.滨州学院学报,2009,25(4):75-79.
被引量:1
4
陈克娥.
“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内涵与结构验证性研究[J]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29(6):114-116.
5
孙梅,哈刚.
论以校园文化建设推进大学生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J]
.中国电力教育,2011(5):138-140.
6
王岩.
大学生价值观的教育方法创新[J]
.产业与科技论坛,2013,12(18):212-213.
被引量:1
7
王蕾,邱强.
依托校园文化平台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思考[J]
.文教资料,2013(30):68-69.
8
樊星烁.
专统荣辱观与大学生道德自觉研究——基于重庆交通大学学风版“八荣八耻”的思考[J]
.科教导刊(电子版),2016,0(16):14-14.
1
晓平.
关于新时期道德建设的思考[J]
.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18(1):45-48.
2
高顺发.
应重视对高中学生进行经济道德教育[J]
.政治教育,2000(9):45-46.
3
陈为.
加强大学生和谐社会思想教育的原则及途径[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5(12):49-50.
被引量:2
4
张晓艳.
学校德育视野中的经济道德教育[J]
.经济研究导刊,2010(12):239-240.
5
冯巧玲.
情感认同在大学生道德价值观教育中的作用[J]
.新疆职业大学学报,2016,24(2):88-91.
被引量:3
6
顾文兵.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推进大学生道德价值观教育[J]
.新疆社科论坛,2015(1):97-101.
7
娄宗林.
浅谈对大学行进行传统美德教育的意义和途径[J]
.江南论坛,1995(6):55-56.
8
吴菊云.
如何进行校园经济道德教育[J]
.教育艺术,2007(3):15-15.
9
肖国丰,邱洁瑞.
社会主义荣辱观与当代大学生责任教育[J]
.现代经济信息,2008(8):100-101.
10
胡艳玲.
对新时期大学生道德价值观教育的思考[J]
.安顺学院学报,2007,9(2):19-22.
被引量:1
思想教育研究
2006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