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中国土地政策改革:一个整体性行动框架
被引量:
1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中国土地政策改革需要采取整合性方法,应该在统一与平等对待城市和农村土地这一总体目标的指导下,采取稳健的步骤来整合城市和农村的土地市场、土地权利及城乡规划与管理。
作者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土地政策改革"课题组
李青
李剑阁
蒋省三
韩俊
出处
《中国发展观察》
2006年第5期4-9,共6页
China Development Observation
基金
<中国土地政策改革研究>项目2005年度成果的一部分
关键词
农村土地
政策改革
中国
土地一级市场
土地市场
城乡规划
土地权利
分类号
F301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95
引证文献
15
二级引证文献
57
同被引文献
195
1
游珍.
集体土地市场化——构建和谐社会的理性选择[J]
.改革与战略,2007,23(8):140-142.
被引量:2
2
罗夫永.
土地二元结构制约我国城市化进程[J]
.中国房地信息,2009(10):46-49.
被引量:2
3
张岳顺.
农民上访的行动逻辑和政府行为选择——善治语境下的农民上访消解研究[J]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09,10(6):138-141.
被引量:5
4
张洪.
农地征购,我国城镇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的新焦点[J]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1997,14(6):51-52.
被引量:2
5
艾哲文.
土地一级市场垄断的效应[J]
.中国房地产业,2004,0(4):13-14.
被引量:5
6
牛若峰.
将土地产权还给农民[J]
.调研世界,2004(7):3-7.
被引量:13
7
吕萍,孙琰华.
国外农地转用价格的确定方法[J]
.中国土地科学,2004,18(3):55-59.
被引量:12
8
罗丹,严瑞珍,陈洁.
不同农村土地非农化模式的利益分配机制比较研究[J]
.管理世界,2004,20(9):87-96.
被引量:75
9
姜开勤.
征用土地增值收益分配分析[J]
.农业经济,2004(10):14-16.
被引量:23
10
钱忠好,曲福田.
中国土地征用制度:反思与改革[J]
.中国土地科学,2004,18(5):5-11.
被引量:120
引证文献
15
1
韩喜平,刘丽霞.
中国农村土地运行“悖论”的经济学解析[J]
.求是学刊,2007,34(3):59-64.
被引量:2
2
邱道持,冯玲玲,石永明,赵亚萍.
重庆市农村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探讨[J]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33(5):165-169.
被引量:13
3
杨浩,阮成,吴中全.
对“土地一级市场政府垄断”的思考[J]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7(1):11-14.
被引量:7
4
赵华,葛扬.
长三角经济增长中土地贡献的现状和趋势——对长三角主要特征城市的实证分析[J]
.南京社会科学,2011(2):15-21.
被引量:3
5
朱富强.
如何健全我国的财政分权体系——兼论土地财政的成因及其双刃效应[J]
.广东商学院学报,2012,27(1):23-32.
被引量:5
6
马晓亚,袁奇峰.
土地与中国快速发展[J]
.城市规划学刊,2012(1):83-89.
被引量:2
7
刘江涛,张波.
城市边缘区土地增值收益分配管理研究综述[J]
.经济问题探索,2012(8):59-63.
被引量:4
8
徐恒杰.
浅析土地财政的风险及相关的措施建议[J]
.经济师,2013(7):168-169.
9
詹琳.
失地农民的维权途径与反馈机制——54封失地农民来信的研究报告[J]
.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14,37(6):116-122.
被引量:1
10
张荣军.
当代中国城市空间生产与空间正义[J]
.学术探索,2015(8):81-86.
被引量:10
二级引证文献
57
1
宋道雷.
城市空间的政治生产——以城市更新为考察对象[J]
.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2023(2):28-46.
2
高原.
政府在土地市场管理中的问题研究[J]
.区域治理,2019,0(8):133-133.
3
陈雯,闫东升,孙伟.
长江三角洲新型城镇化发展问题与态势的判断[J]
.地理研究,2015,34(3):397-406.
被引量:38
4
杨庆媛,信桂新,石彦,黄海洋.
重庆市农地经营的规模问题研究[J]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1(4):143-147.
被引量:11
5
岳江山,周国富.
合肥市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现状及其转换研究[J]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7(6):11-16.
6
郑红雷,谢世友,夏凯生,冯慧芳.
重庆南川石漠化及对策研究[J]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5(1):197-201.
被引量:8
7
王琴.
土地流转背景下农民体育发展的思考[J]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0,36(6):47-50.
被引量:3
8
高毅,张孝友.
中国农业上市公司融资风险评价与控制研究[J]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8(5):34-38.
被引量:6
9
吴军,李耀华.
应对民生品被投机炒作的对策研究[J]
.价格理论与实践,2011(6):69-70.
被引量:2
10
马立军,王明成,贾慧峰,何萍.
基于政府视角的农村土地流转“双置换”制度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5):3040-3041.
被引量:2
1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土地政策改革"课题组.
中国土地政策改革:一个整体性行动框架[J]
.国土资源,2006(9):4-9.
被引量:9
2
中国土地政策改革:一个整体性行动框架[J]
.调查研究报告,2006(35):1-31.
3
中国土地政策改革:一个整体性行动框架[J]
.复印报刊资料(农业经济研究),2006(7):34-48.
4
中国土地政策改革框架浮现[J]
.致富天地,2006(8):24-24.
5
胡堃.
世行重磅报告:中国土地政策改革事关经改成败[J]
.安家,2012,0(04X):64-66.
被引量:2
6
土地政策改革框架浮现[J]
.党建文汇(下半月),2006(6):14-14.
7
中国土地改革框架浮现[J]
.人大建设,2006(7):54-54.
8
我国土地改革框架浮现[J]
.领导科学,2006(12):18-18.
9
高新民.
信息化如何带动工业化[J]
.宏观经济研究,2002(10):11-14.
被引量:6
10
中国土地政策改革取得五大成就[J]
.商业经济,2006(7):94-94.
中国发展观察
2006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